新闻中心>中国>中国聚焦

李洱:中国到出大作家的时候了

来源:金羊网 作者:吕楠芳 发表时间:2019-09-22 19:40
分享到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系列专访之三

文/金羊网记者 吕楠芳

8月16日,《应物兄》几无悬念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现象级作品甫一出世,就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争鸣。正如李敬泽所言,批评家们很久没这么兴奋过了,因为这是一部只有这个时代才会有的小说。

虚己应物,恕而后行。只有理解了这句话,你才能找到解读《应物兄》的钥匙——一个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如何穿梭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和周遭的官员、商人、同侪等展开精神博弈——作家李洱用了13年时间,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知识分子经验书写,让我们得以洞见中国当代知识阶层的头脑风暴:他们有理想,也有困惑,他们偶尔绝望,却始终保有期盼。

《应物兄》之厚重,不在于它长达85万字,也不在于它塑造了近百个小说人物、引用了四百多种典籍著作,而在于它掘进思想之深。换言之,如果你对文学阅读的期待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或语言辞藻的层面,你很难轻松地走进《应物兄》的世界。

李洱只想和真正的读者对话。每次接受记者采访前,他都要先问:“小说看了吗?”茅奖结果公布后,本就低调的他更加警惕公开谈论自己的作品。不过,他自己也很清楚,“在个人经验和已被言说的传统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个阐释的空间,它召唤着你来‘阐幽’,把它打开,再打开。”

那么,让我们一起打开《应物兄》,打开李洱——

有些意外,也不太意外

谈

茅奖:

金羊网:恭喜您摘得茅盾文学奖!这些天有没有跟家人朋友好好庆祝一下?

李洱:我的工作还是比较忙的,需要按时上下班,需要处理很多事情。没什么庆祝。前几天与阿来、江南一起出席一个阅读活动,晚上吃饭时阿来建议喝两杯。江南开了一瓶酒,朋友们举了一下杯子,如此而已。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不会有什么变化。

金羊网:《应物兄》2018年底在《收获》杂志发表后一直备受关注,拿茅盾文学奖的呼声也很高,您自己获知得奖结果的时候意外吗?

李洱:有些意外,也并不太意外。我的作品,写到了哪一步,我是比较清楚的。

金羊网:2002年,您的小说《花腔》曾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转眼17年过去了,在您心中,《应物兄》和《花腔》分别是什么样的地位?对于读者来说,想要了解李洱,您会推荐从哪部作品入手?

李洱:感谢还有不少朋友记得《花腔》。这几天,我听到不少朋友说,他们很喜欢《花腔》。这似乎说明,《花腔》的现实感依然存在。《花腔》和《应物兄》处理的问题,有连续性,但有很多不同。读《应物兄》,可以了解我对人世的看法。

已经卖了15万套

谈

《应物兄》:

金羊网:《应物兄》出版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说,《应物兄》是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也是近年来推出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不过到目前为止,您似乎还没有参加过一次书店推销?

李洱:我至今没有出京签售,也婉拒了很多媒体采访。我不怎么关心销量。但出版社告诉我,获茅奖之前,《应物兄》已经卖了15万套。编辑说,这个销量在纯文学作品中算是比较大的。

金羊网:我看您为了《应物兄》重新开始写微博,您平时上网多吗?会不会关注网上对《应物兄》的评价?

李洱:我用电脑写作,所以上网还是比较多,主要是浏览体育新闻,英超、西甲。重新写微博,是受新浪微博的邀请。当时新浪读书评出了2018年小说排行榜,希望我转发一下。我多年不上微博,密码都忘了。他们帮我重新设置了一下,我就上去发了两条。我没想到,微博上关于《应物兄》有很多讨论,也有很多私信。

金羊网:《应物兄》分上下册,多达85万字,在这个流行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堪称“巨著”。有人说《应物兄》太长了,也有人说《应物兄》是一本无论是哪里开始都能进入的书,对这些评价您怎么看?

李洱:如果你看完了这部小说,你就知道它为什么需要写这么长,你也可能知道,惜墨如金其实是我的写作信条之一。它本来可能更长的。

金羊网:《应物兄》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哲学、美学、经学、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处理如此庞杂的信息量,您是怎么做到的?

李洱:有些是记忆里本来就有的,有些是专门做了案头工作的。我们通常认为,马尔克斯是靠想象力写作的作家,其实他也是做了很多案头工作的。他的名言之一是,小说正文有多长,注释就应该有多长。

金羊网:这部小说花费了您13年时间,写作途中也经历了许多生活变故,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李洱:我不是职业作家,但我有着职业作家的心态。作家的使命就是写作。我有自己的读者,为了不负读者的期待,我也得坚持写下来。

金羊网:您曾经说对《应物兄》并不是百分百地满意,如果给您时间继续打磨,也许不止13年?

李洱:没有人对自己的小说百分之百满意。我暂时也不会对小说进行大幅度的修订。

任何时代都应保持精神独立

谈

知识分子:

金羊网:有人评价《应物兄》是在为当代的学院知识分子画像,您觉得这个评价准确吗?

李洱:《应物兄》确实写了几代知识分子。不过,一个人是不是知识分子,跟他是否在大学教书,关系不是很大。有人说这本书是忧愤之作,也有人说是伤感之作,还有人说它是孤独之书,这都是正常的讨论。凡是正常的讨论,我都是尊重的。

金羊网:“知识分子”这个概念,近一个世纪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整个知识阶层包括高校教师的精神生态和过去都很不一样了,这对您的写作是否有所触动?

李洱:高校的精神生态,包括文学教育生态,确实有不少变化。但是,任何时代,认真做学问、认真教书的人总是有的。知识人的良知不会轻易丢失,因为他只要做学问,他就在传统之内。传统当然一直在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新的可能性,“传统”这个词也就不能成立。但只要有变化,人们就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写作的人,对这种现象,是比较敏感的。

金羊网:毕飞宇说,“我愿意通过写作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分子”,您对自己的期待或“人设”是什么?

李洱:毕飞宇的话,好像是替我说的。

金羊网:所以,小说的主人公应物兄就是你自己吗?挣扎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知识分子?

李洱:如果包法利夫人等于福楼拜,阿Q等于鲁迅,卡列宁等于托尔斯泰,那么应物兄就等于我。

金羊网:在这个精神总是被物质驱逐的时代,知识分子该如何保持精神独立?这在您的小说中有给出答案吗?

李洱:真正的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会保持精神的独立性。《应物兄》中,这样的人物并不少见。

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重要的代表性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等,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花腔》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中国十佳长篇小说。2019年8月16日,《应物兄》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应物兄》故事主轴事件是“济州大学”拟建儒学研究院,儒学家应物作为召集人,穿梭在官员、泰斗、同侪、学生、商人、僧人、风水和养生大师之间的故事。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言谈举止和思想轨迹。李洱以为,从“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西方价值就有一种自然的倾慕,从此到对中国文化再次确立身份认同感,大概走了100年。于是,李洱以更为宏观的知识分子境遇为依托,梳理出最近20年人文知识分子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即所谓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最宝贵的品质是“才识”

谈

写作:

金羊网: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小说的?是什么原因让您成为一名作家?

李洱:我大学时在华东师范大学求学,华东师大的文学创作风气很浓,受那种风气的影响,我大二的时候开始写小说。大学毕业那年,我同时发表了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一篇评论。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写下来了。

金羊网:您曾经写您的祖父评价您的小说,“跟马尔克斯没法比”。您的父母支持您写作吗?您母亲去世前看过您的小说吗?她怎么评价?

李洱:至少有二十年时间,我没有再摸过《百年孤独》。母亲当然看过我的小说,但她生前没有告诉过我她怎么看这些小说。父亲经常和我讨论小说,也经常催促我不要被杂事缠绕,尽可能多写一点,免得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金羊网:写作对您来说是一种享受吗?您一般在什么时候写作?

李洱:写长篇小说,是综合性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眼力劳动、心血管劳动。周一到周五我要上班,只能晚上写作。周六周日白天晚上都在写。

金羊网:您觉得有什么品质是一个小说家必须具备的?

李洱:写作人最需要的品质是“才识”二字,但这话不是我说的,是钱谷融先生说的。钱先生说,“才”是爹妈给的,“识”是后天培养的,是读书阅世得来的。

金羊网:您看好同时代的作家吗?作家们之间的交流多吗?

李洱:现在好作家很多,比读者想象的要多得多,数不过来。我经常说,中国到了出大作家的时候了。平时跟我有交流的作家,也很多。倒不一定见面。只要你看他们的书,你就是在跟他们交流。这种交流是有益的,可以让你知道,目前的写作进展到了哪一步。

金羊网:您是否认为中国的很多好作家都被低估或湮没了?

李洱:好作家总是孤独的,从来如此。曹雪芹在他的那个时代是孤独的,在今天仍然是孤独的。懂得曹雪芹的人从来都是屈指可数。

编辑:空明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科普游新目标:8处新命名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约你来

  • 首届广东瑶族丰收节本月登场 2019-09-19
  • 国庆和全国车主“相约”自驾 2019-09-19
  • 悉尼邦迪海滩——南半球的“夏威夷” 2019-09-18
  • 日本人把“古着”穿出新时尚 2019-09-18
  • 游进佛山,游向全国 2019-09-16
  • “一城千面”广州吸客 2019-09-16
  • 中秋节,一家人齐齐整整过节去 2019-09-16
  • 歌诗达·威尼斯号年底入驻深圳母港 2019-09-12

哈弗F7周年限量版上市售15.37万元 全球限量777台

  • 售11.99万元 全新宋MAX新增1.5TI自动智联睿动型越享版 2019-09-16
  • 全新一代路虎Defender亮相 新增全新涉水模式 2019-09-11
  • 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EQS概念车亮相法兰克福国际车展 2019-09-11
  • 红旗S9全球首秀 新红旗品牌亮相法兰克福车展 2019-09-11
  • 吉利全新SUV定名“icon” 高度还原CONCEPT ICON概念车 2019-09-11
  • 沃尔沃S60 T8海外售价公布约44万人民币 2019-09-04
  • 西雅特Tarraco FR将于法兰克福车展亮相 2019-09-04
  • 抗衡主流竞品 途观L七座版成都车展将上市 2019-09-04

任正非之后,华为一票否决权将由谁继承?

  • 最受美国应届生青睐的雇主企业排行榜! 2019-09-20
  • 行业“新物种”!华为智慧屏:三大卖点带来AI体验 2019-09-20
  • 这次“稳”了?华为Mate 30系列发布:麒麟990 5G/徕卡四摄 2019-09-20
  • 2019应届生起薪5610元,一线城市吸引力首次跌破30% 2019-09-19
  • 华为Mate 30今晚8点发布!除了价格,这些配置已无悬念 2019-09-19
  • 以为牙掉了!加拿大男子吃生蚝 竟吐出48颗珍珠 2019-09-18
  • 拒绝讲话?俄太空机器人返回地球后无法启动 2019-09-18
  • 马斯克获评“最鼓舞人心科技领袖”,马云排第5 2019-09-18

敦煌现代“藏经人”:藏经书作品逾万件 冀融合教育共享世界

  • 议“炎黄”论“尧舜” 专家学者聚焦中国五帝时代 2019-09-20
  • 浙南大山里的“绘廊桥人”:让中国廊桥在世界绽放光彩 2019-09-20
  • 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名家原作首次公开呈现 2019-09-20
  • 约吗?“男版天鹅湖”9月20日首登广州大剧院 2019-09-19
  • 赞!《龙腾港珠澳摄影作品展》走进梅州 2019-09-19
  • 樊锦诗唯一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重磅问世 2019-09-19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系列专访——李洱:真正的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会保持精神独立 2019-09-18
  • 《又见平遥》开启实名制购票 系全国文旅行业首家 2019-09-18

吃吃吃!酥脆酱香的肉夹馍 引吃货们PK

  • 一年一度鲱鱼节来袭 就问你敢不敢吃? 2019-07-01
  • 初夏五月 白芦笋相伴 2019-05-16
  • 又到海鲜季 不这么吃就白瞎了! 2019-05-06
  • 春日食游 鲜味先行 2019-04-12
  • 草头、香椿、螺蛳“抱团”上市 春天在南京菜中萌发 2019-04-10
  • 又到一年刀鱼季! 2019-03-15
  • 节后消脂润肠 试试黑木耳粟米清脂汤 2019-02-19
  • 美食打探:顺德鱼揸,吃出一个鲜字 2019-02-12
金羊图库
  • 热带风暴“洛雷娜”袭击墨西哥 道路被淹一片狼藉
  • 美国得州遭遇暴雨13个郡成为灾区 车辆泡水中
  • 智利举行阅兵式庆祝独立日 小奶狗成抢镜王
  • 云南迪庆梅里雪山现“日照金山”景观
  • 兰州街头现“丝路荧光壁画”
  • 中央芭蕾舞团将举办建团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 南昌车辆段开展动客车秋季整修确保安全
  • 比利时战机在法国境内坠毁 飞行员受困高压电线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东银保监局: 制造业贷款规模超万亿元
2019-09-21 08:50:11
番禺区:130个项目获2000万创业补贴和奖金扶持
2019-09-21 09:07:29
越秀区发出首张外资企业营业执照
2019-09-21 09:07:29
黄埔区95%以上小区楼道已撤垃圾桶
2019-09-21 08:48:53
“开国大典”珍贵历史影像经高清修复将彩色呈现
2019-09-21 07:50:5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李洱:中国到出大作家的时候了
金羊网  作者:吕楠芳  2019-09-22
8月16日,《应物兄》几无悬念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现象级作品甫一出世,就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争鸣。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系列专访之三

文/金羊网记者 吕楠芳

8月16日,《应物兄》几无悬念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现象级作品甫一出世,就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争鸣。正如李敬泽所言,批评家们很久没这么兴奋过了,因为这是一部只有这个时代才会有的小说。

虚己应物,恕而后行。只有理解了这句话,你才能找到解读《应物兄》的钥匙——一个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如何穿梭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和周遭的官员、商人、同侪等展开精神博弈——作家李洱用了13年时间,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知识分子经验书写,让我们得以洞见中国当代知识阶层的头脑风暴:他们有理想,也有困惑,他们偶尔绝望,却始终保有期盼。

《应物兄》之厚重,不在于它长达85万字,也不在于它塑造了近百个小说人物、引用了四百多种典籍著作,而在于它掘进思想之深。换言之,如果你对文学阅读的期待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或语言辞藻的层面,你很难轻松地走进《应物兄》的世界。

李洱只想和真正的读者对话。每次接受记者采访前,他都要先问:“小说看了吗?”茅奖结果公布后,本就低调的他更加警惕公开谈论自己的作品。不过,他自己也很清楚,“在个人经验和已被言说的传统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个阐释的空间,它召唤着你来‘阐幽’,把它打开,再打开。”

那么,让我们一起打开《应物兄》,打开李洱——

有些意外,也不太意外

谈

茅奖:

金羊网:恭喜您摘得茅盾文学奖!这些天有没有跟家人朋友好好庆祝一下?

李洱:我的工作还是比较忙的,需要按时上下班,需要处理很多事情。没什么庆祝。前几天与阿来、江南一起出席一个阅读活动,晚上吃饭时阿来建议喝两杯。江南开了一瓶酒,朋友们举了一下杯子,如此而已。该怎么过还怎么过,不会有什么变化。

金羊网:《应物兄》2018年底在《收获》杂志发表后一直备受关注,拿茅盾文学奖的呼声也很高,您自己获知得奖结果的时候意外吗?

李洱:有些意外,也并不太意外。我的作品,写到了哪一步,我是比较清楚的。

金羊网:2002年,您的小说《花腔》曾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转眼17年过去了,在您心中,《应物兄》和《花腔》分别是什么样的地位?对于读者来说,想要了解李洱,您会推荐从哪部作品入手?

李洱:感谢还有不少朋友记得《花腔》。这几天,我听到不少朋友说,他们很喜欢《花腔》。这似乎说明,《花腔》的现实感依然存在。《花腔》和《应物兄》处理的问题,有连续性,但有很多不同。读《应物兄》,可以了解我对人世的看法。

已经卖了15万套

谈

《应物兄》:

金羊网:《应物兄》出版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说,《应物兄》是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也是近年来推出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不过到目前为止,您似乎还没有参加过一次书店推销?

李洱:我至今没有出京签售,也婉拒了很多媒体采访。我不怎么关心销量。但出版社告诉我,获茅奖之前,《应物兄》已经卖了15万套。编辑说,这个销量在纯文学作品中算是比较大的。

金羊网:我看您为了《应物兄》重新开始写微博,您平时上网多吗?会不会关注网上对《应物兄》的评价?

李洱:我用电脑写作,所以上网还是比较多,主要是浏览体育新闻,英超、西甲。重新写微博,是受新浪微博的邀请。当时新浪读书评出了2018年小说排行榜,希望我转发一下。我多年不上微博,密码都忘了。他们帮我重新设置了一下,我就上去发了两条。我没想到,微博上关于《应物兄》有很多讨论,也有很多私信。

金羊网:《应物兄》分上下册,多达85万字,在这个流行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堪称“巨著”。有人说《应物兄》太长了,也有人说《应物兄》是一本无论是哪里开始都能进入的书,对这些评价您怎么看?

李洱:如果你看完了这部小说,你就知道它为什么需要写这么长,你也可能知道,惜墨如金其实是我的写作信条之一。它本来可能更长的。

金羊网:《应物兄》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哲学、美学、经学、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处理如此庞杂的信息量,您是怎么做到的?

李洱:有些是记忆里本来就有的,有些是专门做了案头工作的。我们通常认为,马尔克斯是靠想象力写作的作家,其实他也是做了很多案头工作的。他的名言之一是,小说正文有多长,注释就应该有多长。

金羊网:这部小说花费了您13年时间,写作途中也经历了许多生活变故,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李洱:我不是职业作家,但我有着职业作家的心态。作家的使命就是写作。我有自己的读者,为了不负读者的期待,我也得坚持写下来。

金羊网:您曾经说对《应物兄》并不是百分百地满意,如果给您时间继续打磨,也许不止13年?

李洱:没有人对自己的小说百分之百满意。我暂时也不会对小说进行大幅度的修订。

任何时代都应保持精神独立

谈

知识分子:

金羊网:有人评价《应物兄》是在为当代的学院知识分子画像,您觉得这个评价准确吗?

李洱:《应物兄》确实写了几代知识分子。不过,一个人是不是知识分子,跟他是否在大学教书,关系不是很大。有人说这本书是忧愤之作,也有人说是伤感之作,还有人说它是孤独之书,这都是正常的讨论。凡是正常的讨论,我都是尊重的。

金羊网:“知识分子”这个概念,近一个世纪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整个知识阶层包括高校教师的精神生态和过去都很不一样了,这对您的写作是否有所触动?

李洱:高校的精神生态,包括文学教育生态,确实有不少变化。但是,任何时代,认真做学问、认真教书的人总是有的。知识人的良知不会轻易丢失,因为他只要做学问,他就在传统之内。传统当然一直在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新的可能性,“传统”这个词也就不能成立。但只要有变化,人们就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写作的人,对这种现象,是比较敏感的。

金羊网:毕飞宇说,“我愿意通过写作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分子”,您对自己的期待或“人设”是什么?

李洱:毕飞宇的话,好像是替我说的。

金羊网:所以,小说的主人公应物兄就是你自己吗?挣扎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知识分子?

李洱:如果包法利夫人等于福楼拜,阿Q等于鲁迅,卡列宁等于托尔斯泰,那么应物兄就等于我。

金羊网:在这个精神总是被物质驱逐的时代,知识分子该如何保持精神独立?这在您的小说中有给出答案吗?

李洱:真正的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会保持精神的独立性。《应物兄》中,这样的人物并不少见。

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重要的代表性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等,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花腔》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中国十佳长篇小说。2019年8月16日,《应物兄》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应物兄》故事主轴事件是“济州大学”拟建儒学研究院,儒学家应物作为召集人,穿梭在官员、泰斗、同侪、学生、商人、僧人、风水和养生大师之间的故事。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言谈举止和思想轨迹。李洱以为,从“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西方价值就有一种自然的倾慕,从此到对中国文化再次确立身份认同感,大概走了100年。于是,李洱以更为宏观的知识分子境遇为依托,梳理出最近20年人文知识分子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即所谓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最宝贵的品质是“才识”

谈

写作:

金羊网: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小说的?是什么原因让您成为一名作家?

李洱:我大学时在华东师范大学求学,华东师大的文学创作风气很浓,受那种风气的影响,我大二的时候开始写小说。大学毕业那年,我同时发表了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一篇评论。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写下来了。

金羊网:您曾经写您的祖父评价您的小说,“跟马尔克斯没法比”。您的父母支持您写作吗?您母亲去世前看过您的小说吗?她怎么评价?

李洱:至少有二十年时间,我没有再摸过《百年孤独》。母亲当然看过我的小说,但她生前没有告诉过我她怎么看这些小说。父亲经常和我讨论小说,也经常催促我不要被杂事缠绕,尽可能多写一点,免得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金羊网:写作对您来说是一种享受吗?您一般在什么时候写作?

李洱:写长篇小说,是综合性劳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眼力劳动、心血管劳动。周一到周五我要上班,只能晚上写作。周六周日白天晚上都在写。

金羊网:您觉得有什么品质是一个小说家必须具备的?

李洱:写作人最需要的品质是“才识”二字,但这话不是我说的,是钱谷融先生说的。钱先生说,“才”是爹妈给的,“识”是后天培养的,是读书阅世得来的。

金羊网:您看好同时代的作家吗?作家们之间的交流多吗?

李洱:现在好作家很多,比读者想象的要多得多,数不过来。我经常说,中国到了出大作家的时候了。平时跟我有交流的作家,也很多。倒不一定见面。只要你看他们的书,你就是在跟他们交流。这种交流是有益的,可以让你知道,目前的写作进展到了哪一步。

金羊网:您是否认为中国的很多好作家都被低估或湮没了?

李洱:好作家总是孤独的,从来如此。曹雪芹在他的那个时代是孤独的,在今天仍然是孤独的。懂得曹雪芹的人从来都是屈指可数。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习近平进行大部署
13:13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
16:05
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习近平这些话字字千钧
13:14
羊城晚报记者追忆曾宪梓博士:他是梅州人尊敬的“宪梓伯”
09:01
23日15时50分“秋分”: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10:58
《雪人奇缘》国庆上映 呈现原汁原味中国故事
10:54
天河千余人开展多元活动为祖国点赞
10:54
南水北调背后:江水奔流千余公里入京 调度24小时值守
10:54
北京大兴机场配“无感通关”系统 每人过关时间仅3到4秒
10:55
粤港澳大湾区大型考察团到访江门推动青年合作交流
10:55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