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符畅、黄宙辉报道:10月26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开幕。在当天下午的平行研讨会二——“一带一路”与产业合作上,来自巴基斯坦、希腊、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政治家、学者、企业人士等与中国参会代表一同聚焦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并分享观点和建议。
“一带一路”倡议有力促进沿线国家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给沿线各国带来了什么?中国的好朋友、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坦言,“‘一带一路’给巴基斯坦带来了极大发展。”
他介绍,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早期开展合作的国家之一,彼时,他尚在巴基斯坦政府任职,见证了中国与巴基斯坦在瓜达尔港口的重要合作。“当时,我们接受了来自中国施工方的投标,并选择了其中一家合作。现在瓜达尔港口已经远近闻名。”
港口的建设,实际上也是完善基础设施的一个方面。肖卡特·阿齐兹指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就会成为发展经济的最大制约。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带来了成千上万的工作机会,极大提升了巴基斯坦人民的民生福祉。
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也表示,希腊的发展也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我就任希腊总理时,希腊遇到了非常大的经济危机,是中国伸出援手,投资帮助建设希腊几个城市的海港,这一举措极大振奋了经济危机下,希腊人民的信心和士气。”他说。
他还提到,中国是东方文化的起点,希腊是西方文化繁荣的地方,中国和希腊之间的合作,象征了东方和西方的合作,对全世界都有重要意义。“未来,希望中国更多关注欧洲,深化中国和欧洲的战略合作。‘一带一路’正好为中国和欧洲之间实现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全球化不只是经济和贸易,还应关注新的内容
针对新一轮全球化,阿拉伯国家联盟前秘书长阿姆鲁·穆萨提出了新的观点。他指出,不应只把全球化定义为经济和贸易的概念。全球化应该拥抱新的文化,应该为所有人服务。在新一轮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的民心交往、艺术的相通、教育的繁荣也必须成为全球化新的一部分。
“全球化不应成为富人的特权,应该多关注中产地区以及贫困人民的福祉,通过投资和教育,我们可以携起手来,实现社会的新格局。”他说,而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责任来帮助世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起发展经济、对抗贫穷。
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马欣也分享了他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他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哲学智慧对当今全球治理的探索和创新。而“一带一路”靠什么实现?他回答了三个字:“靠创新”。
马欣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前无古人,套用现行已有的机制,其实都不一定合适。例如,多边合作机制是先有规则,后有合作,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从未有过所谓的“规则”。“因为规则的建立是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前提下,经过妥协达成一致。而‘一带一路’恰恰否定了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互为中心,或者没有中心。”
他还指出,互联网具有开放、包容、透明、共享的自然属性,这些精神特质恰好和“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相吻合。“互联网将成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精神的外延和平台,‘一带一路’则是发展互联网的内涵和动力。”马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