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永久
文/图 金羊网记者 张璐瑶
近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创新与发展论坛在中大珠海校区举行。在论坛上,广东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戴永久分享了他和团队近期的科研成果,以及当选院士的感受。来自中山大学、珠海市、国家气象中心、广东省气象局、中国民用航空局、海洋局南海分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师生、校友代表出席。
31年研究搭建全球数据库
“圈外人”可能不太了解这位低调的新晋院士。记者了解到,31年来,戴永久一直坚持做好一件事——数值天气/气候/地球系统模式的陆面模式研究。
这项研究要用极其复杂的数学物理模式、数值来描述地球陆地表面的物理、化学、生物、水文等的所有过程。这些模式和数据,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的准确性息息相关。
“坚持,砥砺前行,永远奋斗。”戴永久说,“这就是我当选院士的体会。”
记者了解到,戴永久用了8年,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陆面模式;用了6年,建立了通用陆面模式;用了17年,建立了陆面模拟系统……为了搜集尽可能详尽的资料,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几乎寻遍了北京城。
让戴永久引以为傲的是,他和团队关于高分辨率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其模式和数据被中科院、哈佛、剑桥、NASA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等采用上万次,并产生了一系列发表在《自然》《科学》等知名期刊上的高影响分子的文章以及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部分研究数据还为我国目前自主研发的天气预报系统进行精准预测提供了重要支撑。
未来,戴永久还将深入挖掘全球土壤信息,搭建全球高分辨率土壤物理系统,为更高分辨率、更精准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提供更精细的数据。
戴永久说,当下科学研究迎来了一个好时代,中山大学这个集体的团结、奋进也一直鼓舞着他。他勉励年轻学生、学者们,要珍惜这个奋进的环境,心怀感恩。“无论做任何事情,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做到世界最顶端。”
中大大气科研“成绩单”亮眼
论坛上,广东省教学名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黎伟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袁文平,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环珠江口地区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范绍佳,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杨清华等专家也“组团”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科研“初心”。
袁文平介绍,目前,学院正重点建设两个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开放实验站。实验室围绕全球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泛南海气候变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水文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及预警预测,空间天气,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领域展开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
范绍佳介绍了2018年成立的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研究进展。该观测站研究环珠江口台风、暴雨、高温等天气过程和PM2.5、臭氧、二氧化氮污染过程等机理,为改善环珠江口、粤港澳大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杨清华则分享了自己开展北极海冰预测研究的经历。他在报告中指出,过去40年,北极海冰厚度和范围显著减少,北极航道通航显著减少从东亚到欧洲的航程,这迫切需要准确的北极海冰预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