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羊网 记者王莉
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9)》。
一线城市男性住房、养老、教育压力大
蓝皮书调查显示,总体上一线城市的男性在住房、交通、收入、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就业压力上显著高于三、四线城市的男性,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男性也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但与三、四线城市间的压力感差异并不是特别突出。
与男性一致,总体上一线城市女性的压力感较大,然而不一致的是,除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分级间虽有些差异但并非特别突出,且女性对于医疗的压力感更为凸显。
拥有相同受教育程度的个体,不管身处何种分级的城市,均具有较相似的压力感。个人月收入7000元及以下的个体在一线城市将承受较大的压力。
收入和就业是影响幸福感的两个最重要的压力
从压力感对不同分级城市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情况来看,压力感主要集中于收入、交通、社会关系、婚姻或恋爱、工作或学业、就业、物价,但每个分级城市在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面除有共性外,也有着自身特性。
就共性来说,除五线及以下城市外,收入均位居分级城市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最重要压力因素。除五线及以下城市外,就业成为影响主观幸福感另一个重要的压力因素。因此要切实提高居民的美好生活体验,还需要从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就业入手。交通、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除五线及以下城市外,社会关系在所有城市中均对主观幸福感有着积极的影响,表明并非所有的压力感都会对主观幸福感造成负向的影响,有些类型的压力感如交通、社会关系可能反映的是个体处于某种较为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就特性来看,不同分级城市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小不同,突出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对于二线及以上城市,婚姻或恋爱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也可能与本轮调查样本量较年轻有关。工作或学业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端的城市,也就是二线及以上城市和五线及以下城市,而对三线和四线城市并不明显。物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新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等中间段的城市,对于两端的城市影响并不明显。
一线城市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较为突出的表现是交通压力感,新一线城市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较突出表现是社会关系的压力感,二线城市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较突出表现是家庭成员关系,三线和四线城市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较突出表现是就业的压力感,五线及以下城市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较突出表现是工作或学业的压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