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梁栩豪 通讯员粤环宣报道: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达标率(AQI)要达到92.5%以上,2015年PM2.5未达标的6个城市浓度下降9%;7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4.5%以上,基本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记者从1月18日召开的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了解到,广东今年生态环保工作将继续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去年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表示。
2019年全省大气质量继续领跑先行,大气质量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5年达标,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27微克/立方米,21个地级以上市的PM2.5首次实现全部达标。深圳、珠海、惠州等7市PM2.5降至25微克/立方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实现重大转折,7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断面同比增加3个,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4个,其余5个劣Ⅴ类断面12月份有4个水质达Ⅴ类,首次实现基本消除劣Ⅴ类,为2020年全年达标打下坚实基础。
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完成全省农用地3.26万个点位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发布首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纳入三年行动计划的49个固体废物项目,已建成22个,动工20个,新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126.92万吨,新增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置能力30.06万吨/年,提前一年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25万吨缺口整改任务。
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约束性指标
会议指出,对照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广东省达标形势仍然十分严峻,2020年要全面贯彻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2020年1号令要求,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约束性指标。
以臭氧协同防控为核心,确保完成AQI目标任务。“今年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是,AQI达标率力争达到92.5%以上。”鲁修禄表示。此外,要加强石化、印刷、家具等VOCs重点排放源,柴油货车、散乱污企业以及陶瓷、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监管。到2020年,全省VOCs和NOx排放总量比2015年分别减排38.75万吨和5.54万吨。
强化全流域系统治理,确保攻克未达标断面。鸦岗、深圳河口、石碧等3个断面要巩固扩展消除劣Ⅴ类成果。共和村、海门湾桥闸、紫溪和旗岭等4个断面要围绕重点区域、关键环节查漏补缺,确保水质稳定达Ⅴ类。
强化综合防控能力,确保土壤环境安全。推进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强化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储备、出让、收回等环节的环境监管。加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高标准服务全省重大发展战略
会议指出,要以“双区”建设牵引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完成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实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无废”试验区、蓝色海湾建设。全面深化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交流合作,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抓紧制订广东省碳排放达峰时间表、路线图。赋予广州、深圳和珠海横琴新区省级审批权限,
高效服务企业绿色发展,积极探索从倒逼型环境治理向激励性环境治理的转变。统筹推进环评和排污许可改革,建立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清单。做到排污许可证应发尽发,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对于暂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未批先建”等存在问题的排污单位,给予合理整改期,加强帮扶指导,引导规范排污行为。
知多D:
2019广东生态保护“成绩单”
持续推进碳排放交易,全省碳市场累计成交碳排放配额1.39亿吨、成交额27.1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严格环境执法,全省共处罚环境违法案件16623宗,罚没金额14.8亿元。其中,按日连续处罚31宗,移送行政拘留484宗,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388宗,工作力度居全国前列。
“放管服”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全省登记表备案14.6万份,占环评总数的82.7%。环境执法宽严相济,实现了更精准的“管”。
深化省级环保督察,建立由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办公室和4个区域专员办公室组成的“1+4”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体系。
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落实落地,探索损害赔偿案件筛查和索赔实践,确定案件13宗,评估鉴定赔偿金额约4000万元。
广东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最美水站”,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深圳市福田区、佛山市高明区、江门市新会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深圳市南山区被命名为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广东代表队包揽全部4个奖项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