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羊网记者 张华
图/受访者提供
作为奋斗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分分钟都有可能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周宁,从1月21日开始,出现突发高热、寒战、极度乏力、眩晕、腹泻和咳嗽的症状,高度怀疑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因为属于轻症,在五天时间,他居家隔离治疗至今,体温基本正常,症状基本消失。
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很可能会出现恐慌而不能够正确处置,导致一窝蜂地涌到医院,增加本来已经不堪重负的防疫机构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将自己暴露在致病环境之中,进一步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事实也证实,正确的居家隔离治疗,对轻症感染患者有帮助。
隐患
1月17日中午,同济中法新城院区手收治了一个心动过速无休止发作的病人,心率达240次/分,已经出现了心源性休克的症状。食道心电图明确诊断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虽然暂时心跳正常了,但是随时还会发作,极快的心跳会让他出现低血压和晕厥的症状,十分危险,因此必须要尽早给他做射频消融根治。
得知患者的情况后,周宁在床边给其体检,鉴于最近的肺炎疫情,周宁习惯性地问了他有无发热和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患者当时全部予以否认。病人入院时确实体温正常、没有咳嗽等症状,所以医生除了日常口罩帽子防护之外,没有提高防护级别。
回想起来,正是这一疏忽,不仅让周宁,也让他的同事们很有可能和新冠状病毒有了亲密接触。
手术安排在1月19日上午,手术很顺利,一个小时左右就结束了。1月21日上午办理出院手续的时候,患者突然告诉医院的护士,他入院之前曾经发过烧,而且在12月初还去过华南海鲜市场,更要命的是,他是厨师,经常会处理从华南海鲜市场流出来的活禽和野生动物。
简直的天雷滚滚。再一次追问,原来患者12月3最后一次去华南海鲜市场,但是后续仍在接触市场中流出的活物,12月上旬开始发热,治疗后于12月30号好转出院,但仍有间断咳嗽症状。于1月17日因为心慌和头晕到同济科室住院。
周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取消了他的出院医嘱,安排其再次做肺部CT检查。幸好没有发现明确的病毒性肺炎的证据。而他自己也强行要求出院,在将相关情况上报领导以及通报兄弟科室以后,医生让他离开了医院。叮嘱他千万要隔离,防止出现家人感染。
回过头来仔细梳理了一下自己和他的接触史。有两个地方,周宁有很大的暴露风险:
周宁回顾,有两个重要时期导致其感染:
第一、18号术前谈话的时候,虽然戴着口罩,但是和患者没有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有过长时间的近距离谈话;
第二、在手术成功之后,自己曾摘下口罩和他握手致意过,而且交谈过几句话。
很可能就是这两次亲密接触,埋下了疑似感染的祸根。
1月21日起病第一天
1月20号是周宁24小时内科二线班。上午处理完病人,午饭后就开始感觉有点眩晕,乏力。到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乏力感越来越重,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周宁此时还没怀疑自己发热,开车走在二环线上,这种眩晕感越来越强,好几次差点把车撞上了护栏,好不容易才把车开回了家。
这个时候周宁已经有了不详的预兆,怀疑自己可能过了潜伏期,开始出现症状了。预示他又加了一层口罩进了家门,直接去卧室洗了个热水澡。叮嘱父母,不要碰换下来的衣物。
这一点很重要!从医院环境回家之后,外层的衣物上都可能沾有致病病毒,是导致病毒传播的重要渠道。
周宁换上干净家居服,戴着口罩爬上了床。此时,症状开始明显,恶心、腹泻,强烈的眩晕感一阵接一阵涌上来,接着出现寒战。胸口和腹部捂着两个热水袋还止不住地颤抖。一会儿量体温,显示已经烧到了38.9℃。
冠状病毒感染了?!
发热、乏力、腹泻加上与高度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没有流涕、鼻塞等卡他(卡他:临床术语,指流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症状,临床可高度疑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经过最初的恐惧之后,周宁很快冷静下来,立刻开始自救。
首先,要有诊断客观依据。周宁赶到医院急诊内科做了血常规、高敏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ET)等检查。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全副武装戴了双层口罩,裹得严严实实,一个人从家步行到同济医院急诊科。平时10分钟的路程,走了近半小时。
血象显示白细胞总数基本正常,中性粒细胞偏高,而淋巴细胞显著降低。这是病毒感染的典型血象。
周宁的同事、呼吸科的教授,综合了病史、症状和密切接触史认为,从临床上来讲,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是现在还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的症状,告之不用紧张,先居家隔离治疗,多喝水,多休息,加强营养,同时服用抗病毒药,观察两天,没有加重的话,继续治疗1周。如果出现了明显的气促或呼吸困难,再来住院治疗。
居家隔离治疗开始!
到家后,周宁杜绝和父母的一切近距离接触。睡觉也戴着口罩,关上房门,监测体温。
先遵医嘱口服盐酸阿比多尔(琦效)两片,莫西沙星(拜复乐)一片。复测体温,还是38.9℃。用双氯芬酸钠栓12.5mg纳肛降温,为了防止大汗导致容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1小时内饮用温盐水(温白开水加食用盐)约1500毫升(约3瓶矿泉水)。
需要指出的是,盐酸阿比多尔和莫西沙星都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不到半小时,汗透了其两身贴身衣物,体温也降到了37.8℃。整个人感觉轻松了很多。但是眩晕感仍然没有减轻。
整晚昏昏沉沉中,醒了又睡,睡了又醒。中途还起来拉了两次肚子,夜间再次饮用温盐水1000毫升,整个人感觉轻飘飘的。
1月22日起病第二天
早上醒过来睁开眼第一件事情就是量体温,38.6℃。起床的时候感觉有点轻微的气急,本来稍放松的心情又紧绷了。起来打电话给呼吸科老师,她建议我还是去查一个肺部CT更放心一些。
于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周宁从家里出发去医院做胸部CT。
幸运的是肺部还没有出现病毒性肺炎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说明就算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还属于轻型,没有实质性地累及肺组织。
考虑可能传染给父母,于是他搬出来住,一个人隔离起来,并且准备了一些牛奶、果蔬和肉。把家里的暖气开到最大,开始卧床休息,没有必要绝不下床,每两个小时测一次体温,监测发现一整天的体温波动在37.8℃-38.6℃。
因为没有明显的畏寒感觉,体温也不是很高,所以也就没有采用降温措施(适度的低烧对于抵抗病毒还有一些好处,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体温降至正常范围)。
继续口服盐酸阿比多尔片(一天三次,每次两片)和莫西沙星片(一天一次,每次一片)。继续狂饮温盐水,今天饮用温盐水量大约2000毫升。
经过一天的治疗,体温没有上升,眩晕感也有所减轻,精神状态也有一点好转,也有点食欲了。这样自救的信心就更加坚定了,隔离治疗应该是有效的。当天晚上睡眠好了许多,没有中途频繁醒来。仅仅腹泻了一次,再次坚信会迅速康复。
1月23日起病第三天
这天早上醒来以后,感觉整个人轻盈了许多,脑袋也不像昨天那样眩晕和昏昏沉沉的了。赶快自测体温,37.6℃,比昨天早晨又降低了1℃。真是好现象!
周宁决定继续昨天的用药方案,继续大量饮用温盐水。家里还有面条,各色蔬菜,自己起床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连平时都不敢吃的巧克力(怕胖),都吃了好几块。
午饭后口服了盐酸阿比多尔和莫西沙星,谁料半小时出现明显的恶心。可能是莫西沙星的胃肠道反应,于是趴在床上睡了一个多小时,醒来以后明显缓解了。
再次复测体温37℃。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后面体温就再没有升起来过了。
除夕夜,周宁远距离“看”完年夜饭,就回到了自己的隔离屋
1月24日除夕,起病第四天
早上睡到了9:30,周宁醒来,立刻自测体温36.8℃。神清气爽,自觉没有任何异常,披着单衣起床,给自己做早餐。厨房没有开暖气,窗户也没关严实,一阵冷风吹过来,顿时寒毛直竖,他赶紧回卧室加衣,这个时候就感觉身上有不适感了,果然不到一会儿开始咳嗽,紧跟着腹部绞痛。马上开始出现了腹泻症状。于是,周宁赶紧继续吃药,同样是盐酸阿比多尔两颗。
咳嗽有些剧烈,又加服了阿斯美胶囊两颗。吃完早餐赶紧乖乖的躺下休息。但咳嗽却不见明显好转,这让周宁有一些懊恼。
后记
经过这一次风波,周宁认为对待这次疫情,有以下几点体会:
1、提高警惕,加强防护,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对于发热症状完全消失的病人,也要有2周的隔离期。否则与之接触的人,仍有被感染风险。
2、如果有密切接触史或发热史,请一定告诉医务人员你有这样的病史。刻意隐瞒病史不会让你得到额外的好处,反而只会让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同样,医院也绝不会因为你有发热或暴露史就不会给你治疗。
3、没有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在没有明显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单纯的发热、乏力、咳嗽、腹泻,推荐居家隔离治疗。
盲目一窝蜂涌到医院,不但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被收治住院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现在的床位主要是供应那些确诊或是较重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