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2020年8月17日,由泰国和马来西亚提交的2个新台风名字“山陀儿”(Krathon)和“普拉桑”(Pulasan)正式对外发布,它们将代替在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51次届会上宣布除名的台风“山竹”和“温比亚”,列入日后新的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使用。
山陀儿水果 中央气象台微博图
据悉,为规范统一各成员对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自2000年起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命名表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制订,包括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在内的14个成员,各自推荐一批名字,用于区内生成的台风命名。截至2020年,中国推荐的台风名称中,尚有海葵、玉兔、风神、杜鹃、木兰、悟空、白鹿、海神、电母、海棠等名字在使用。
中国喜欢将与雷电有关的神话故事角色用于台风命名,其他成员也会根据各自的特点提供名字作为台风名。作为盛产水果的东南亚国家,泰国曾提供榴莲、山竹等水果名字作台风名使用。拥有众多美食的中国澳门,曾将葡式牛奶布丁“贝碧嘉”提供为台风名字。同样有很多美食的中国香港,当地天文台在向市民征集台风命名时,曾有市民提议“菠萝包”也可作为台风名,不过最后在投票时不敌“狮子山”、“万宜”等同样具有中国香港特色的命名而淘汰,避免了天气预报中出现“菠萝包袭港”的幽默。
普拉桑水果 中央气象台微博图
巧合的是,那些最终通过层层命名把关的“食物台风”,不少又跟广东“很有缘”。2001年,首次被使用的“榴莲”,当年7月2日以强热带风暴强度登陆广东湛江;“贝碧嘉”曾在2000年、2013年、2018年三度出现并影响广东;最让老广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食物台风”,可能是“山竹”,2018年9月16日其登陆广东台山,广东、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均吃尽其带来的风雨。也因为其“作恶多端”,“山竹”之名被除名停用,在8月17日由“山陀儿”取代。
据悉,“山陀儿”为一种黄皮圆形水果,其打开后如山竹般具有分瓣的圆形效果;“普拉桑”则是一种果皮红色带毛刺,果肉泛白的水果。不过这两个名字,暂时不会用在目前预计8月19日晚正面袭击广东的热带低压上。按照命名排序,该热带低压增强至热带风暴后,预计会被命名为“海高斯”(Higos)。巧合的是,这个由美国提供的查莫罗语名字,含有“无花果”之意,理论上“还是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