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正以革故鼎新的闯劲拼劲,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首善之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宋金峪 摄
从特区到试验区,汕头以大干特干的精神,凝聚华侨力量,焕新“特区明珠”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映光 蚁璐雅 王漫琪 实习生 韩妙銮
40年前,汕头市郊龙湖1.6平方公里的荒滩上,迅速矗立起一栋栋通用厂房,掀开了汕头经济特区跨越式发展的序幕;40年后,作为得风气之先的特区发祥地,龙湖升级为汕头实施重大发展战略的新引擎,正以革故鼎新的闯劲拼劲,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首善之区,主动扛起了推动新时代汕头经济特区再出发的责任使命。
人多地少、交通基础差、资金欠缺、远离经济核心区……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刘峰曾回忆称,初创时期,1.6平方公里的荒地要如何承载汕头的“特区梦”,是摆在特区建设者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对此,当时的特区管委会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出“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获益一片”的滚动式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软件机制上破题,诞生了诸多领全国风气之先的制度,如叫响海内外的“24小时内答复”“全国经济特区唯一顾问委员会”等。
建设标准厂房是汕头经济特区创设初期招商引资、发展特区经济的模式之一。1983年,随着龙湖工业区第一栋通用型厂房顺利竣工,第一批外商迅速进驻,汕头特区“大干特干”的序幕就此拉开。与此同时,龙湖1.6平方公里土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也倍道而进,全国至今都罕见的没有围墙的特区管委会办公大楼、龙湖宾馆、海关、银行等多个单位也在周边陆续落成,一个全链条开放式多功能区逐步成型。
“特区效率”和“特区服务”带来的良好营商环境,也吸引着众多知名厂家前来投资落户,包括耐克在内等国际知名服饰品牌都曾先后在特区设厂生产。
成立于1983年的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公司,当年几乎包揽了特区范围内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1987年到该企业上班的王瑜,便是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看着如今高楼林立、环境优美的龙湖区,王瑜坦言,特区初创期满目荒芜的模样已在她脑海中逐渐模糊,但高效的“特区速度”和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始终让她印象深刻。
确实如此,相关统计资料显示,龙湖区的GDP从1992年的14.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22.6亿元,年均增长约14%;人均GDP达9.3万元,高于全国、全市水平,与全省水平接近。
除了亮眼的经济数据外,龙湖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民生事业上大手笔投入,今年5月底,龙湖区首家按国家四星级养老机构标准建设的福利院正式开业运营,成为该区构建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擦亮了龙湖区“幸福养老”的民生品牌,切实提高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可以说,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龙湖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特区建设之路、经济跨越之路、人民富足之路。
亲历者
一批报关员见证了特区的建设征程——
“每天都有新变化”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这是卢曼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汕头经济特区最深的感受。
从一片尚未开发的浅海滩涂到楼宇林立,汕头龙湖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如破茧之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与卢曼一样的一批年轻人也跟随“特区速度”高举前进的“冲锋令”,见证了特区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建设征程,并在历练中走向成熟。
如今高楼大厦本是一片荒地
1985年,刚满18岁的卢曼随转业的父亲,第一次踏上了汕头经济特区的土地。刚刚起步的特区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这给卢曼留下深刻印象。
“那时候龙湖宾馆后面还是一大片等待开垦的荒芜土地,龙湖沟从远处蜿蜒而来,沟两旁的荆棘野草极其茂盛,相比如今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卢曼回忆道。
而更让卢曼记忆犹新的是,她第一次到刚开业不久的龙湖宾馆参观的经历。作为当时龙湖区最高级的建筑,无论是宾馆内优雅大气的环境还是穿着统一制服、漂亮时尚的潮汕“雅姿娘”服务员,都深深震撼着初来乍到的她。
1988年,汕头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特区政策红利的支撑,吸引了无数国内外商客前来龙湖工业区投资设厂。在这一年,卢曼前往龙湖工业区的一家进出口公司就职货物报关员,负责公司出口货物的报关、报检等工作,汕头经济特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码头货如轮转的繁荣景象都令她难以忘怀。
“那时汕头特区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每天码头上的货柜进进出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受这些场景感染,我每天出去工作都精气神十足。”卢曼告诉记者,那时海关人员检验进出口货物时仔细认真的态度,她仍历历在目。
海关人员上门服务凌晨下班
作为特区第一批持证上岗的报关员,现任汕特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汕头经济特区轻化发展总公司法人代表杨仰东对此也感触颇深。“当时由于海关没有专门的查货场,我经常要专程驾车载着海关工作人员到产地检查装货。”杨仰东告诉记者,那个时候由于每天报关的业务量非常庞大,汕头特区的海关工作人员经常要工作到凌晨才下班,而这也恰恰是汕头特区经济高速发展的最有力见证。
此后,随着特区红利不断释放,对外开放逐渐提速,进出口货物“通关便捷、到货准时、服务配套”等特区模式,极大方便了企业货物的进出口流程,基本一日搞定的办事效率为许多人免去了多次奔波之苦。
“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龙湖是一块风水宝地,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因此我相信龙湖不仅有值得回味的过去,更有无限美好的未来。”卢曼感慨道。
再出发
工业厂房改造变身、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特色经济越来越旺……
打破产业发展瓶颈 转型升级增强活力
作为汕头经济特区最初腾飞的地方,龙湖区办公大楼周边仍矗立着一栋栋涵盖服装、机绣、电子、食品、毛织、印刷、文具等行业的工业厂房,它们承载着特区初创时期的经济命脉,也见证了时代的潮起潮落。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龙湖工业区应如何自我革新才能永葆活力,龙湖区又将如何扛起新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龙湖区委区政府经统筹谋划,决定对龙湖工业区分阶段推进改造升级,通过加快辖区老旧厂房升级改造等方式破解用地难题,盘活资源,充分运用特区发祥地、城市中轴线等核心元素,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城市文化发展新地标。
如今,当年龙湖工业区的第一栋通用厂房已变身为龙湖区新经济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迎来了它的新使命。而在昔日龙湖工业区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龙湖工业园区,如今也已踏上了新征程——今年3月份,汕头龙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揭牌,成为粤东地区首个县区级省级高新区,范围涵盖了万吉、龙盛、珠津三个片区,实行现行的省级高新区政策。
汕头龙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龙湖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之一,龙湖区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围绕省级高新区建设的目标要求和“扩园、提质、增效”这一主线,构建“两区五园”的创新发展格局,打造“4+1”的产业发展体系,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龙湖高新区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地区开放创新引领区、粤东地区创新创业示范区、经济特区产城融合智慧园区样板。
龙湖区将每年的11月30日设定为“龙湖创新日”,多措并举扶持打造多个双创空间和科创平台,持续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目前,龙湖区已建成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3家,并以夜间经济、旅游经济、庭院经济、网红经济等“特色经济”为发展突破口,积极探索新经济,使得当地的营商环境、营创环境、营智环境有了质的飞跃提升。
“龙湖搞创新,既是历史的使命,也是必然的选择。可以说,这是特区发祥地赋予的独特禀赋。”汕头市龙湖区委书记林定亮这样为龙湖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定调。他认为,龙湖要加大力度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未来发展强基础、增后劲。
旭日东升,汕头市龙湖区办公大楼前的《升腾》雕塑傲然挺立、熠熠生辉,在汕头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之际,特区的“希望之星”依然朝气焕发、不负韶华。
汕头特区建设时期,大批民众在平整土地(《鮀城旧影》)
风云录
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借助“外脑外力”
探索打造新引擎 “以侨为桥”促发展
潮汕地区是著名侨乡。在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后,如何有效凝聚侨心侨智侨力,“以侨为桥”促进特区发展,成为了当时特区建设者探索的一大课题。
1983年10月汕头特区成立顾问委员会(以下简称“顾委会”),便是破解上述课题的先招。顾委会成立后不久,又先后在香港、北京、澳门、加拿大、上海等五地成立顾问小组,共有顾问77人,皆是海内外各个领域的潮汕人精英。
顾委会既是汕头特区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发展的特殊“助推器”,也是汕头人在特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掘自身优势、敢于先行先试的有益探索,为我国扩大对外联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顾委会的成员不仅为特区各个阶段的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促进特区建设,部分人还回到汕头创办实业,对特区的建设成就进行广泛宣传,大大提高了汕头特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下称“华侨试验区”),更是鲜明指出要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把试验区建设作为汕头经济特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大举措,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新路。
因此,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华侨为主题、以经济文化合作为纽带的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华侨试验区与当年的顾委会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汕头经济特区在新时代打好“侨牌”,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6月,省政府出台24条重磅政策,赋予华侨试验区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平台管理机构同等的省级权限。兼任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一职的龙湖区委书记林定亮提出,龙湖区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深化龙湖区、华侨试验区“双区联动”,努力在权限承接、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实现政策红利辐射和共享。
“24小时内答复”竟源自一次投诉
上世纪80年代,汕头经济特区提出“24小时内答复”制度,首开国内政府机关对企业服务承诺制先河,为汕头特区招商引资擦亮了一块金字招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制度的诞生是源于一次投诉——
根据时任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的刘峰口述,当年在汕头特区投资兴办锦龙织染制衣有限公司的香港客商陈锡谦,因电梯工态度生硬、机关办事拖拉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便向当地媒体投诉:“特区管委会能不能提出‘24小时内答复’的口号?如果行政机关带头这样做,特区的服务效率也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陈锡谦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刘峰的赞同。当天,管委会就讨论并出台了“24小时内答复”的实施意见。第二天,“24小时内答复”的口号便登上当地媒体的头版头条,成为一时焦点。
伴随着该口号的提出,外商前来汕头特区投资设厂的手续办理时间大大缩短,进出口货物的检验服务时间延长,同时特区也设立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为来投资的商客提供协助……
作为“24小时内答复”这一承诺制度最直接的参与者、设计者和践行者,刘峰表示,该制度的提出符合汕头特区创办之初所强调的必须精兵简政、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观念,并非在一夜之间冒出的“拍脑袋口号”。
从此,这样的声音也逐渐多了起来——“到汕头特区办事方便、手续简单,干脆、不麻烦”“这里人情味儿最浓,服务最周到”等等……客商们对汕头服务态度的赞许,正体现了特区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政府职能从管理监督型向服务指导型转变的坚定步伐。
●198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在市郊龙湖1.6平方公里正式起步。
●1982年9月,汕头经济特区龙湖工业区通用厂房动工兴建。
●1983年8月,汕头经济特区第一幢通用厂房竣工,从此开始接受外商进区办厂,首家外商独资企业奋成实业有限公司也在当月开业。
●1983年10月,汕头经济特区顾问委员会成立,是我国唯一一个经济特区顾问委员会。
●1984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汕头特区区域范围调整为52.6平方公里,并从加工区转变为综合性经营的特区,业务范围扩大。
●1987年4月,在全国率先实行“24小时内答复”制度,首开国内政府机关对企业服务承诺先河。
●1991年4月,汕头经济特区第二次扩围,区域范围扩大到汕头市区234平方公里。
●1991年5月,粤东交通大动脉——广梅汕铁路动工兴建。
●1996年12月,深汕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从汕头至深圳的车程由过去的8小时缩短为3小时。
●2011年5月,汕头经济特区第三次扩围,区域范围扩大至全市。
●2014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2015年9月,首个以“华侨”为主题的“华侨板”股权交易市场在华侨试验区正式挂牌开板。
●2018年4月,汕头被列入全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
●2020年3月,汕头龙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这是粤东地区唯一的区县级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0年6月,龙湖区审议并原则通过《龙湖区关于加快夜间经济、旅游经济、庭院经济、网红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力打造“特色经济”。
●2020年8月,“世界级挑战性工程”汕头海湾隧道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