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齐全、宽敞明亮的办税厅
一流税收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才“强磁场”
文/莫谨榕 黄婷 岳瑞轩
“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以前每个月都要跑好几趟办税厅,里面的人都很熟悉,现在很多事可以网上办理,不用再到办税厅排号,越来越方便了。偶尔到办税厅办业务发现不少都是生面孔。”珠海市丹诚信税务师事务所的办税员陈康良感慨道。
从办税大厅排队到动动手指网上办理,办税方式的日新月异折射出珠海营商环境的大变化。
2020年,深圳、珠海、汕头3个经济特区迎来了40岁生日。四十年间,三大特区经济总量飞速提升,市场主体迅猛增长,发展质量连续跃上新台阶。这张横跨四十年的亮眼答卷,是特区敢于“先吃螃蟹”、勇于“刀刃向内”结出的改革硕果,也是广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招商引才创下的发展佳绩。
这其中,税务力量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特区成立以来,各地税务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服务,高质量、高水平的税收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招商引资的“金招牌”、吸引人才的“蓄水池”,为经济特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从服务厅排队到指尖办税
纳税服务成“筑巢引凤”“金招牌”
1988年,元朗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入驻珠海,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伍素萍对建厂初期的经历仍记忆犹新。当时,由于缺乏人手,伍素萍亲自掌管财务。每次交税的时候,她都要准备一堆纸质材料,搭乘公交车去税务部门办税。“当时还没有预约制度,有时赶上高峰期,就需要排一个下午的队。排完队最怕少拿了一份材料,要不然还得回去再跑一趟。”
如今,随着税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这样的办税记忆在不少亲历者心中已经逐渐淡化。四十年间,经济特区快速发展带来企业数量质量的节节攀升,因应这种新变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方式逐步取代了过去依靠算盘计算、手工开票、面对面服务的传统方式。
企业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如果要将特区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发展经验浓缩成“秘诀”,那必然有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发展沃土这一条。而纳税服务的提档升级,就是特区“筑巢引凤”的真实写照。
1998年,珠海推出第一个网上办税系统;2002年,珠海开始推行网上报税;2006年,珠海建成全国第一个“24小时”全天候自助办税服务厅;2014年,珠海开出首张电子发票……在面对“筑巢引凤”这个课题时,珠海税务完成了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之路。
如今,珠海市99.95%的申报业务已实现无纸化,238项事项可全程网上办理,244项事项实现“非接触式”办税,165项业务可“一次不用跑”,199项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长进一步缩短到3天,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珠海吸引力持续加分。
汕头税务则用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灵活创新,实现了有特色、有温度的纳税服务。近年来,汕潮揭同城化加速推进,汕头市税务局与潮州、揭阳税务部门联合在全省率先开展跨区域合作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建立优化粤东税收营商环境联动机制,创新推出12项工作措施,通过区域协同发力提升税收营商环境水平。此外,汕头税务以税收大数据特别是增值税发票海量数据为画笔,描绘企业的立体画像,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提供个性化定制式服务,也让不少企业尝到“甜头”。
如今,“快批”“非接触式”办税、上门服务,已成为广东税收服务的“标配”。税费合并申报,社保费减免“免填单、免申请”,出口退(免)税“快报、快审、快批”,不少特区企业在持续提升的税收服务中感受到“特区速度”。
一流的税收营商环境已成为特区招商引资的“金招牌”。珠海特区成立之初被戏称“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而2019年底已有商事主体356833户,外资企业从特区成立当年的10户新增税务登记户数迅速增长到2019年的1176户新增。无独有偶,2019年汕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4.1亿元,是1980年的97.4倍,年均增长12.5%,这都离不开税收营商环境带来的“磁吸效应”。
从“两免三减半”到大规模减税降
税惠红利成助企援企“强心剂”
“这是我们2001年的一张销售发票,从票面信息就可以看出当时企业规模还不大,早期生产的产品品类单一,销售额小。经过多年发展,拉芳现在已经拥有洗发护发、清洁沐浴、肌肤护理、口腔护理、化妆品等多条产品线,销往全国一万多个销售网点……”在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了20年的“老财务”吴创民拿出珍藏的“老发票”回忆道。
一张小小发票的变化背后,是拉芳搭乘汕头经济快车飞速发展的历程。“拉芳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广东知名企业并成功在A股上市,市值最高时达110亿元,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拉芳总裁办公室主任陈贤鹰由衷感慨。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税额8894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总额7098万元……税收优惠政策的连年加持,让拉芳得以将节约下来的资金引进国际化生产线、吸收技术人员、扩大生产规模,为后续的生产发展夯实基础。
谈到税费减免,珠海御温泉度假村的财务总监王文纯也是如数家珍:“早在21世纪初,御温泉就享受过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2001年和2002年享受86万所得税优惠,2005年享受减半优惠接近10万元。自从国家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后,我们御温泉享受的优惠就更多了。2019年生活服务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32万元,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45万元。”
王文纯还特别指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充分助力御温泉多样化经营模式,让我们有更多信心去拓宽更优质的服务架构。”
特区成立之初,特区内企业就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外商投资企业除享受“两免三减半”外还享有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及再投资退税等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四十年来,凭借独有的特区税收优惠,一批像拉芳这样的企业得以盘活资金,深入挖掘海内外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在今年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特区税务部门更是争相落地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应对挑战注入“强心剂”。
一组数据直观地展现企业在“逆水行舟”过程中的税务助力: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由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和非税收入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85.11亿元;珠海市税务部门为全市1866户企业办理出口退(免)
税87.83亿元,其中直接出口退税57.69亿元;汕头市税务部门累计办理出口退税12.02亿元。纵观广东,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已达到1391亿元。
从个税优惠到跨境办税
税务创新成招才引智“蓄水池”
“在微信交契税只花了不到半小时,很方便。”不久前,澳门居民曾先生在横琴购置了一手房,他通过港澳纳税服务专区与粤澳工商服务中心的跨境联动,首次在微信上成功缴纳了契税。
“没想到还能在横琴参保,免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今年3月3日,云南籍王女士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横琴新区办税服务厅成功办理了首笔内地赴澳门务工人员参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业务,并成功扣缴3月份费款。
随着办税便利度不断提升,上述跨境智能办税的场景在横琴越来越常见,横琴和澳门的人才流动日益紧密。
2009年,横琴新区获批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依托经济特区、国家新区、自贸区“三区叠加”优势,如今的横琴已经成为制度创新高地。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横琴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基因在税务创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横琴新区税务部门利用制度优势,对标国际最高最好最优,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税收营商环境,为横琴乃至珠海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横琴累计发放个人所得税差额补贴超过1.5亿元,实现港澳居民实际个税税负与港澳基本持平。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正式出台,这意味着,横琴的经验成功被复制推广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横琴开跨境办税先河。2016年,全国首创、自主研发的V-Tax远程可视化自助办税系统正式投入使用,通过推行跨境、跨省、跨市、跨区可视化智慧办税,实现全国直办“零跑动”。截至目前,2万多户次港澳纳税人使用V-Tax平台,办理了5万余宗业务。
2020年,跨境办税整合升级,横琴新区税务局港澳纳税服务专区和粤澳中医药产业园智能税务微厅正式启用,与澳门“粤澳工商服务中心”内地税务服务点一起,构建起“一区一厅一中心”的智能联动办税新模式。
多位澳门人士表示,近年来,横琴税务部门不断推出创新举措,解决港澳企业和居民在内地纳税和办理业务的诉求。粤澳两地不断优化、融合的发展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澳门人才和企业来到横琴扎根发展。
大刀阔斧的制度创新为粤港澳大湾区广聚英才起到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如今的珠海已经成为高端人才的“蓄水池”。仅以“珠海英才计划”为例,2018年至2019年间,该计划共引进各类人才6.9万名,人才净流入率排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