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磊
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一条重要启示。从昔日的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中国经济中心城市,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和成功典范。在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等领域,深圳硕果累累。
深圳湾创业广场
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深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提高至53%左右;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5%;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目前,深圳已成为国内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本土拥有华为、招商、平安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华大基因、大疆科技、迈瑞生物等一批新兴科技企业也在加速成长,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代表。
与此同时,深圳创新能力快速提升。201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授权量增速、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五项核心指标居全国第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6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1.7万家。累计引进全职院士60名,认定高层次人才15100人。在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深圳超前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国家超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国家基因库,开工建设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学等大科学装置。加速建设一批重大创新载体,高标准建设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等创新载体,组建11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2019年末全市各级创新载体达2258个。
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深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一号改革工程”,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深圳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着力优化贸易投资、产业发展、人才发展、政务、法治和绿色发展等6大环境,推出240多项改革举措,使深圳成为国内市场干预最少、营商环境最优、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在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出台全国首部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促进科技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建设首个以城市为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区,实施科技创新能力跃升等七大工程,推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22条”,推行项目推荐“悬赏制”、项目评审“主审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形成了以创新引领为鲜明特征的供给侧新优势。
在教育医疗住房领域,深圳补短板改革纵深推进。其中,住房制度改革引领全国,出台“1+3+N”住房政策体系,构建“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形成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深圳“二次房改”。创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打造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一批特色学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马当先”,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集团化运作,罗湖医改模式在全国推广,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向全球。
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圳着力提升民生福祉水平。九大类民生支出从2012年的956亿元增长至2019年超过3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0742元增至2019年的62522元,增长1.53倍,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2019年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2200元和1160元,均居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全国十大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之一。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民医保”,全市居民均享有养老保险。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80岁,接近英国和德国平均水平。
深圳还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具体来说,深圳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率先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标准。同时,构建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体系,2000年,深圳引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深设立研究生院,随后又成立了南方科技大学,并推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加快发展,为深圳吸引和集聚人才提供助力。在医疗卫生方面,截至2019年,全市三甲医院达到18家,每千人病床数3.85张,通过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名校名院来深办医。
另外,深圳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不断提升,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有效推广。比如,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率先实现公交车100%电动化,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率先实施绿色建筑标准,获批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绿色建筑总面积达6655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全市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见证传奇
“政策只会越变越好”
罗湖区渔民村,这个全国最早的万元户村与香港隔河相望。被称为“水流柴”的渔民村人最早是东莞一带的水上人家,顺东江漂来打鱼,生活艰苦。老村长邓志标见证了渔民村的第一个“春天”,“到1979年,已经有酒楼、珠宝加工等好几家香港工厂来村里投产,厂房租金都到了村民口袋里。” 1981年渔民村每户平均收入10588元,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最富庶村庄之一。1984年1月25日,邓小平同志来渔民村视察,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政策肯定会变,但只会越变越好!”渔民村建设的历程,是深圳拓荒牛奋力开荒的历程,也是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和深刻变迁的样本,村民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渴盼与追求,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改革开放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过去40年,深圳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其生动的创新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深圳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标任务,计划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数看特区
深圳常住人口从建市时的31.4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343.9万人,年均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从0.59亿元增至7355.6亿元,年均增长2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3亿元增至6582.85亿元,年均增长24.2%;外贸进出口总额从0.17亿美元,增至4316.05亿美元,年均增长28.9%,其中,出口从0.09亿美元增至2422.15亿美元,规模连续25年居国内城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