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映光 实习生 韩妙銮
[气质解读]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汕头经济特区以拓荒者的姿态从泥泞中起步、发展、壮大。历经多次扩围后,特区面积从1.6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市域超2000平方公里,不断延伸拓展的城郭框架犹如拔节生长的筋骨,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犹如奔流不息的血脉,构筑成一座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应有的模样,为新时代建设广东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在不断涌现的现代化城市符号背后,是汕头经济特区显著提升的综合实力、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不断攀升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纷至沓来的国家级城市荣誉、城市名片。
汕头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图为航拍汕头城市面貌 方淦明 摄
小城变身现代滨海花园城市
八月的骄阳,热烈地炙烤着汕头东海岸新城这片神奇的土地。蓝天白云之下,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和一条条笔直向前延伸的柏油路,让人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碧波汪洋。
东海岸新城从沧海变桑田、从滩涂变沃土,再到新城崛起的伟大奇迹,其实也是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汕头跨步向前,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
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汕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格局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了由原来单一的内海湾城市形态到如今内外海湾兼具的城市演化。
而随着2021年第三届亚青会举办权花落汕头,这座颇具现代化气息的滨海城市迎来了新一轮的城市大建设、大提升,正朝着数字化、智慧化发展,逐步迈向新时代最开放、最具活力、最宜创业、最宜居住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2019年,汕头被国家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至此,汕头已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等称号。
近年来,汕头城乡更是掀起了一场摧枯拉朽的“创文”攻坚战,加快了城市“颜值”和“气质”双提升的步伐,提升了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汕头开放广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梁喻 摄
市民住房改善消费不断升级
城市发展进步,市民群众是最终的受益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汕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6元,是1980年的99.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735元,是1981年的60.1倍。
回想起从改革开放初期三代七口人同房,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平方米左右,到如今40年后的老两口住在100多平方米的“高楼大厝”享受完善配套,土生土长的汕头摄影师张烈华感慨颇深,他认为汕头人住房的梦想,已在特区的发展中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的飞跃。
除了住房改善,汕头市民的消费也在不断升级。如今漫步在汕头中心城区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当地传统的百货商店早已被集齐吃、喝、玩、乐、购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所取代。从上世纪30年代的南生公司,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京汕商场,到上世纪90年代中的金凤城,再到即将面世的万象城,汕头商业中心一路东迁,老商圈持续扩容升级,新商圈不断涌现,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见证着汕头特区的腾飞发展。
“省尾国角”形象悄然改变
“特区刚建立那时,汕头的公路大多是砂土路面,路窄、弯多、坡陡,且有多处渡口阻隔,每遇台风雷雨,公路水毁严重、渡口停渡,交通十分不便。”从小摊贩做起,紧随特区发展脉络闯出精彩“营商人生”的广东万腾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峰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因生意需要经常坐汽车往返汕头和深圳,一趟下来顺利的话也要接近10个小时,遇上塞车就更久了。
正如李俊峰所说,那时的汕头人常常以“省尾国角”来自嘲城市交通闭塞的情况,迫切地希望能够打通交通基础设施这条经济运行的“大动脉”,让更加畅通的“血脉”支撑起经济“肌体”的良好运行。
民意所在就是施政所向。在过去的40年里,汕头千方百计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次开展较大规模的“交通大会战”,不断满足城市扩容提质的需求。而近年来,汕头更是紧紧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筹办“第三届亚青会”的有利契机,加速推进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交通项目。
如今,汕头“省尾国角”的形象正在悄然改变,并不断迈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汕头港从原来仅有5000吨级的泊位建起了10万吨级大码头,并发展成沿海25个国家级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15个沿海港口之一、广东五大枢纽港之一,也是广东省首个对台直航的港口;高速公路方面,汕头全市已建成4条高速公路,在建的汕湛高速、潮汕环线建成通车后,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23公里,汕头通往珠三角核心区的高速公路网将基本形成;铁路方面,已建成运营厦深联络线、汕头火车站综合枢纽首期工程,全面铺开汕汕高铁建设,启动汕头高铁站枢纽建设,打通“广汕汕+厦深”沿海高铁双通道,届时汕头与珠三角乃至香港2 小时“公交化”通达。
汕头海湾大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梁喻 摄
拉近与大湾区城市时空距离
据悉,汕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相继建成了汕头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双虹凌空飞架南北两岸,汕头人民至此实现了从摆渡过海到多通道跨海通天堑的梦想。而在两桥之间、海湾之下,正在抓紧建设的国内最大直径盾构跨海隧道“汕头海湾隧道”已于8月份实现全线贯通,正朝着明年实现通车的目标全力奋战。
不仅如此,在建的牛田洋快速通道,是汕头内海湾另一条跨江海通道,建成后将构建起中心城区快速外环线,也将与汕湛、汕昆、沈海等高速公路连接,成为汕头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另一条捷径;南接潮阳西胪、北连金平鮀莲的潮汕环线高速公路项目中,已实现合龙的榕江特大桥也是汕头主城区另一条过江海通道。2015年元旦当天建成通车的南澳大桥则是汕头特区建立40年来的又一个里程碑。
此外,为加快与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实现规则机制的“软对接”,从海陆空全方位拉近与大湾区城市的时空距离,让人员、技术、资金、货物等生产要素便捷流通、有效聚集,汕头不仅从去年7月10日迈入了与香港高铁互联互通时代,而且正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贤揽才,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条充溢大特区崛起再出发雄心、激荡粤东区域中心城市活力的“生命大动脉”正怦然搏动。
资深摄影师、已退休的原汕头特区晚报首席摄影记者张烈华:
用影像留住城市记忆 以镜头见证特区变迁
资深摄影师、已退休的原汕头特区晚报首席摄影记者张烈华,是汕头城市变迁的忠实记录者,也是汕头的“特区之眼”。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便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下汕头老城区的旧貌与新颜、汕头经济特区的不断发展建设、城市由西向东的不断延伸和向海而生的诸多宝贵镜头,堪称特区的时代见证者。
[点睛释义]
“过浪险”,此处作形容词,强调能耐好本事强,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厉害”“了不起”。
开埠后曾是全国最早拥有电灯和自来水、邮电、铁路、机场的城市之一,可谓风光无两;在过去的40年里,借助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汕头经济特区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其发展变迁更堪称沧海桑田。
因此,潮汕人使用频率极高的口头禅“过浪险”,既是汕头人民对汕头辉煌历史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汕头经济特区40年来发展成就的最大肯定,更是对她在全新起点再出发的最大期许和鞭策。
[“过浪险”心得]
从沧海横流到车水马龙,从泥泞小路到柏油大道,从破旧房屋到高楼林立,从一片荒芜到繁华似锦,通过四十年间的前后对比,汕头城乡面貌的巨变确实“过浪险”;而汕头内海湾从依靠摆渡到如今四桥(海湾大桥、礐石大桥、榕江特大桥、牛田洋快速通道)并立,更有汕头海湾隧道、汕汕高铁海底隧道正在加速建设,汕头城市的建设者同样值得一句“过浪险”——原汕头特区晚报首席摄影记者张烈华
[特区故事]
如果说文字是抒发人内心情感最巧妙的表达,那么影像则是留住一个时代记忆的绝妙工具。从老城的大街小巷,到汕头经济特区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再到填海造地的东海岸新城,从事新闻工作33年、退休后依然活跃在记录汕头城市发展精彩历程一线的张烈华,以镜头为笔,数十年如一日地书写着这座城市的历史鸿篇。对于汕头特区40年来的发展变迁,张烈华是亲历者,更是见证者。
机缘巧合接触摄影 盼能留住城市记忆
1957年出生的张烈华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汕头人,退休前是汕头特区晚报首席摄影记者,现为广东省新闻摄影学会理事。谈起与摄影结缘的故事,他笑称“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那时我还是汕头青少年报一名编辑,1987年外马路第三小学落成,我兴冲冲地向报社表达我想去现场的意愿,报社便把那台积了灰的‘海鸥牌’相机交给了我,那是我第一次用相机拍照。”张烈华说,机缘巧合下接触到摄影的这一经历,让他从此痴迷上了这门光影艺术。
次年,张烈华便在汕头青少年报创办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暗房,自己冲洗照片。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张烈华开始有意识地用镜头记录汕头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那时候我拍照只是单纯因为喜欢记录,也没有想过此后汕头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市区会被拆掉。”
从老厝到新房,从没车到有车,从荒凉到繁华,汽车厂、电池厂、自行车厂、挂钟厂遍地开花,超生电器等全国知名企业相继出现……张烈华说,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以来,许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大多都被他记录在了自己的摄影作品之中,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
也正因如此,汕头坊间流传有这样一句话:“你或许不认识张烈华,但你很可能见过他拍的照片。”
张烈华告诉记者,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有时他早晨四五点就得起床赶往现场。“拍照是遗憾的艺术,但如果值得记录的瞬间没有被拍下来,我会很自责。”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机更新迭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海鸥牌胶卷机、傻瓜相机、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到航拍机,每当有新器材新事物出现,张烈华总是主动去了解学习。“社会变化快,多学点新东西才不会被落下。”
记录城市发展变迁 定格特区时代印记
从小公园片区的百年骑楼到东海岸新城的网红桥,紧紧跟随汕头一路向东的城市发展步伐,张烈华在30多年的时间里,共发表了数千幅记录汕头城市发展变迁的摄影作品,其中有几百幅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相关奖项。而他本人也先后被授予汕头市“五一”劳动奖章、“汕头市十佳新闻工作者”“汕头市最美媒体人”等称号,并被汕头市创文办聘请为全市唯一的“创文特约摄影师”,还荣获了广东省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广东省摄影贡献奖。
谈及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时,张烈华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汕头海湾巨变》这一组系列作品。“因为这组照片拍摄的时间跨度长,记录了汕头从还未建成大桥时行人大排长龙通过渡口的场景,到后来的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相继建成,车辆有序通行的画面,所以这组照片最具有说服力,最能体现汕头特区的变化。”张烈华说。
作为汕头经济特区变迁的见证者,在张烈华眼中,汕头城市的公路也是体现汕头特区变化的一大线索。从老城区到东海岸新城再到南滨路,每当听说有哪一地段要修路,他便会立马争时间、赶速度奔赴现场拍下修路前的道路原貌。因此,张烈华如今保存有许多关于汕头城市道路发展变迁的珍贵影像资料。
近年来,汕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创文特约摄影师”,张烈华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赶赴创文现场的路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能够让更多市民看到、感受到汕头这座城市的变化。
如今,年过花甲的张烈华虽已离开媒体行业,但他仍然保持着随身携带相机的习惯。对于张烈华来说,摄影早就不是他的任务,而是他的热爱。“能为汕头这座城市留下一点历史,很值得、很有意义,因为每张照片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都是一段历史。”张烈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