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城区风貌
发扬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汕头龙湖区主动扛起推动汕头经济特区再出发旗帜,开启新经济引擎——
文/蚁璐雅 赵映光 图片由龙湖区委宣传部提供
珠江路美食一条街,琳琅满目的各色菜品让人食指大动;浪漫动人的五彩花海悄然铺满妈屿岛,成为汕头市区新的“网红打卡地”;灯火通明的24小时书店、小清新创意集市,给市民点亮都市文化“明灯”……作为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的龙湖区,近年来赓续特区创新基因,发扬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通过大力打造特色经济、做强做大镇域经济,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在迎来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羊城晚报记者走进汕头龙湖区,梳理该区在推动营商环境、营创环境、营智环境发展中的有益探索,发掘其在汕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实践中所贡献的“龙湖力量”。
20项措施发力新经济模式 打造“不夜城”品牌
“这次暑假,我们本以为手握一张美食地图就能走遍汕头,想不到竟然一路发现许多在攻略上找不到的项目,像24小时书店、旦家园、天台餐吧、文创集市等很‘小清新’的地方,是这次意外的收获!”珠江路美食一条街的“深夜食堂”,广州游客林曦和伙伴们正兴致高昂地“赶场子”。
让外地游客直观感受到城市活力的背后,正是汕头龙湖区近年交出的给力新答卷:特色新经济。近期,龙湖推出加快夜间经济、旅游经济、庭院经济、网红经济发展的20项措施,计划在全区规划建设若干个文商旅深度融合、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色经济示范区、示范街、示范点,随着发布以来项目陆续推进落地,一股热烈的“新经济”旋风正在急速刮来。
龙湖的特色经济不仅各自出彩,更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一方面,该区点亮“夜经济”品牌,着墨于建设珠江路美食街的“2.0版本”、打造“10大美食夜市”、试点发展夜间公益集市、繁荣夜间文体市场以及鼓励商业综合体延时经营、策划龙湖“不夜城”主题活动;同时也鼓励个性化、时尚化文创产品和活动,除了隆重推出的“夜市购物节”,更搭配“滨海游”“红色游”“生态游”等更多畅游龙湖的丰富选择。
另一方面,城市硬件配套“一样不能少”:除了建设综合型、创业型及以酒吧、潮汕美食、精品海鲜、文化展示为主题的特色商业街区,还推动旧村庄、旧建筑、旧风貌的改造提升,修旧如旧时融入艺术元素、潮汕元素。
美学设计师林雁明的工作室就在新海街道,“去年10月份以来,十一合村涌现出二十多座利用老宅改造的特色茶坊、私房菜馆,不少是高校教授与艺术院系师生的手笔,这对乡村老宅的融合保护利用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林雁明表示。据了解,龙湖区还将通过“十大精品农舍”评选推广活动,打造特色民宿、精品农舍,发展特色种养等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田园综合体”这一由龙湖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新词,成为了该区特色经济的一抹亮丽色彩。据介绍,龙湖区将以鸥汀旦家园、新溪上三合、新海西南村、外砂蓬中村、大衙村等1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主体,做好特色产业导入,围绕“生态农业+潮汕民俗+田园观光”的发展定位。
除此之外,特色经济对于许多本土就业者、创业者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利好消息——除了打造“不夜城”之外,龙湖区更致力于打造“新媒体网红打卡基地”,加速培育1-2个特色突出、示范性强的新媒体网红经济产业园区;大力支持宏辉果蔬、潮宏基等本地电商大户创新发展、直播带货、促销引流;外砂潮织小镇、新溪潮府小镇两个省特色小镇更将擦亮品牌,大力培育本土直播电商企业……龙湖区打出的一系列“特色经济”组合拳,不仅极大地促进当地就业,更加快了社会经济的复苏步伐。
龙湖区政府前的《升腾》雕塑
抓住二次创业战略性机遇 激发“镇能量”
创新和效率,始终是经济特区发祥地一代代建设者的不懈追求,也是近年来龙湖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特色经济快速推进的同时,龙湖区还第一时间响应汕头市委市政府简政放权、放权强镇的部署,迅速以实际行动谋划打开镇域经济发展突破口,释放产业空间资源,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打响龙湖区“二次创业”的关键一战。
正如汕头市龙湖区委书记林定亮在8月9日的区级大会所言,此次改革气魄大、力度强、措施实,龙湖区委坚决贯彻落实好,把改革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成果。
“放权”就是此战至关重要的“兵符”。龙湖区在做好市政府统一下放231项行政职权的基础上,一口气向各街道下放了545项区级行政职权,主要包括城管、财政、住建、人社、自然资源、文广旅体、农业农村等区直部门职权,同时,区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城市管理以及司法所4个基层单位全部委托街道管理,制订出台考核办法和随叫随到联络制度,落实“1+3+N”工作力量配置、强化镇(街道)“吹哨”权等4项工作任务,让各街道从“要我负责”变为“我能负责”、把“下放清单”转为“运作清单”,配备、制定、下放好这张硬战中挥斥方遒的首关兵权。
其次,选好能打硬仗的“兵将”人才。龙湖区委带头对干部选拔任用管理事项作出改革,调整科级以下的干部任免权限下放由街道一级负责,赋予街道更多更大的人事任免、调动、考核、奖惩等“话语权”,从收入待遇、提拔任用、挂职下沉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大大激发队伍中每个个体的打仗活力。
再次,重振“粮草车马”等硬件装备。龙湖区制订出台街道招商引资的考核奖励等激励机制,支持园区升级改造,促使各个街道结合区位特点、人口密度、产业类型、城市化程度等实际因地制宜发展,清晰发展定位、谋划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着力激发街道招商引资的主观能动性,为这场硬战打好基础。
关于镇域经济,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教授这样认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镇(街)工作的真实的生动写照,镇(街)工作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所以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加大对镇(街)的投入,行政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各种资源要素要向基层下沉,理顺相关体制机制,才能更好地做大做强镇域经济。
“此次简政放权力度之大、下放事项之多前所未有,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我既感到突然,又倍感鼓舞。”龙湖区外砂街道党工委书记谢镇杰表示,这个重磅创新举措,对于基层而言是一场从沉淀资源到盘活资源的深度整合,可以说,镇域兴则龙湖兴、汕头兴。
当前,以“镇域经济”为典范的改革号角已经嘹亮吹响,站在特区40年再出发的时代节点上,龙湖更将以改革开放为桨、锐意创新为帆,紧紧抓住今年不可多得的黄金改革机遇,在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中发扬“龙湖特色”,总结“龙湖经验”,打造“龙湖样板”,再创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