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于木子 刘晶瑶 张琦
2016年8月31日,新的光明街道正式揭牌,掀开改革发展新篇章。
今天,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
再过五天,新光明街道挂牌四周年。
白纸一张更易描绘蓝图,空车提速便于弯道超车,这四年,是光明不凡的四年,是应对艰巨挑战的四年,是激情干事创业的四年,是街道面貌巨变的四年。
从脏、乱、差的城市面貌,到生态城区“高颜值”打卡圣地;
从经济基础薄弱的后发区,到多个投资过亿的项目顺利开工;
从区贫困人口最多的街道,到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增强;
环境更美好,交通更便捷、设施更完善、经济更繁荣……
其变化速度之快、城市面貌之新、奋斗精神之澎湃,让我们得以从这四周年的奋斗历程与耀眼成就中,领悟深圳特区的改革创新精神。
让我们共览这份为深圳经济特区庆生的光明答卷!
绿色生态、宜居宜游、活力创新的光明街道
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
各项经济指标节节攀升
2020年3月12日,光明街道9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206.48亿元,预计完成年度投资约72.54亿元,涵盖了治水、市政、教育、住房、公共安全各领域,是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光明中心区的一张项目清单和施工图。
这一轮开工,是光明街道坚持抗疫发展两手抓,在做好抗疫下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抗疫战打响以来,光明街道建立14个企业复工服务工作组,深入企业助复工,创新机制解难题,辖区生产迅速恢复,这正是光明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抗疫特殊时期的体现。
随着区域战略地位跃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光明街道的经济成色越来越好,过去四年各项经济指标节节攀升。2016年全年,光明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73亿元,而2020年上半年,在防控疫情的紧张形势下,光明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21亿元,半年即已超过2016年全年水平。2020年上半年,光明街道各项经济数据实现逆势飘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74亿元,同比增长11.4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2亿元,同比增长79.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区乃至全市前列,充分展示出光明街道经济的坚强韧性。
作为深圳实体经济的“蓄水池”,光明区以智能产业、生命科学产业、新材料产业及特色服务产业为主导的“3+1”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初现。聚焦光明所需,服务发展大局,光明街道经济增长“稳”的基础进一步夯实,“进”的动力进一步增强。华强创意园、特建发加速器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正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卫光生物、科创新源等企业成功上市。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光明街道大力推动企业服务体系改革,探索推行企业服务“首问负责制”,实现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全覆盖,建立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把脉辖区营商环境问题,全面激活干事创业活力。“我们企业是2016年3月落户光明。这几年,从市政建设到园区建设变化很大,这坚定了我们留在光明深耕的决心,”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志杰说。他的话是很多在光明街道的高新技术企业心声。
城市建设展现新面貌
中心区建设势如破竹
2020年7月3日上午,光明区开展国土空间提质增效统一清拆活动,覆盖全区六大街道的一主十分十一个会场同时开展清拆,其中光明街道作为主会场,光明大街上六个清拆点1.6万余平方米的建筑同时开展清拆,声势浩大。
今年以来,光明街道中心区建设进入快车道。4月11日,光明中心区项目一期提前13天完成 100%签约任务,此后仅3日,光明大街改造项目(西段)房屋拆迁动员大会召开,街道上下迅速集结,全身心扑在大街拓宽改造之上。光明大街的嬗变是光明街道发展机遇的一个缩影。光明中心区作为光明科学城国际化高品质优质公共服务配套区、深圳北部中心的“城市心脏”,将集中布局科技馆、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光明书城、少年宫、图书馆、楼村中学、科技公园等一批高质量公共配套设施,崛起一批高端商业综合体、高品质住宅区及规划建设高度超400米的城市地标建筑。
为城市发展打造基础,为光明未来创造空间,工作组日夜奔忙在路上,坚持以阳光和谐之风推进土整,向清拆业主与租户充分宣讲政策,争取支持,烈日下的晒痕与一份份签约合同,就是他们的勋章。赣深铁路土整中,260人的攻坚队伍日夜兼程,仅用15天的时间完成13.7万平方米土地上近200余栋房屋的整备签约工作。为完成轨道6号线沿线用地协调,街道工作组几乎每日来到业主家中,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困难,成功推进这条重要地铁线路的开通。目前地铁六号线已于今年8月18日全线开通,将会载着光明走向一个发展新时代。
旧的城市空间正在不断更新,正催生城市面貌的巨变。2019年,光明街道制定中心片区300公顷地块城市更新规划,“科学家的家”建设实质启动。全年推动城市更新项目12个共62.2万平方米,占全区总数的28.9%,数量位列6个街道之首;储备拟立项城市更新项目12个105.4万平方米。出让全区首宗招拍挂居住用地,星河、绿地两个项目首期住宅开盘“秒光”,光明逐渐成为全市置业投资新的热点区域。投资2.46亿元,开工建设重点工程项目59个,完成强基惠民、城市品质提升等重点项目85个。
社区工作者关怀无子女照料的孤寡老人
文旅建设凝聚新力量
光明城市人文内涵持续提升
2020年7月21日,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蒋子龙带领著名作家采风团来到光明,品光明三宝、游回归亭,参观红桥、大顶岭绿道、光明大街、黄氏大宗祠等地,在读书会上分享,与拓荒长者座谈,作家们对光明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光明街道的城市人文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议。
光明街道在推进中心区建设,打造“科学家的家”过程中,积极探索基层文化建设新路径,为城市建设注入人文力量。四年来,街道结合生态景观,强化人文建设,打造出一条独具风情的光明风景线。
目前辖区已经形成“一轴多点”的旅游布局,一轴即马拉松山湖绿道,贯穿碧眼、白花社区,衔接辖区内各景点,彻底打通全街道旅游资源;多点即光明小镇-运动森林公园、光明小镇-迳口田园综合体、江南小镇、时尚生态谷、大顶岭郊野公园以及光明农科大观园。项目形式涵盖科技农业园、郊野公园、田园综合体、休闲综合体,提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住宿、观光、农业体验等,初步形成了集科技农业旅游、乡村小镇旅游、观光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于一体的旅游生态。蒋子龙在作品中写道:“光明街有座大顶岭,山不是很高,道路整洁,没有垃圾不足奇,也没有随处可见、人们却又见惯不怪的文字垃圾,就令人格外神清气爽。山上山下古木森然,繁荫重重,是早晨人们活动腿脚、强健身心的仙境一般的去处。”目前,仙境般的大顶岭郊野公园“浮桥、探桥、悬桥”三桥已成为全市热门打卡圣地,游客络绎不绝。
此外,光明街道大力举行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成功举办光明迳口微型马拉松赛、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首届深圳(光明)翠湖草地音乐节等活动,为上万市民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社区文化活动在民生微实事“幸福光明”品牌统筹下,精彩纷呈。光明,文化旅游名片不断擦亮,全域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党建统领开创新局面
“红小二”服务深入人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光明区光明街道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紧急动员,依托48个网格支部,火速成立34个临时党支部,“红小二”志愿服务队24小时轮班值守卡口、上门关爱弱势群体、为爱心饭堂义务送餐......红色身影在光明街道的每一个角落忙碌着,彰显了党员担当,传递着不一样的温暖力量。
如此强大的动员力,来自于光明街道一直以来的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探索。四年来,光明街道立足本地实情,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将全街道纳入红色网络之内,实现了“支部就在家门口,党员服务在身边”。
积极完善网格党建体系,组建48个网格党支部,落实“把支部建在小区”的工作要求。针对城中村党支部数量少,光明街道组建8支“红管家”服务队,打造了一批“红管家”党群驿站,阵地集协商议事、阅读空间、居民风采、少儿活动、培训增能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网格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党员充分互动,细化城市治理。
同时,组建“红小二”党员服务队伍,将服务送到群众家中。目前,光明街道已有“红小二”党员服务队伍284余支,“红小二”1100余人。“有事就找‘红小二’,党员服务在身边。”“红小二”积极服务邻里,充分发挥宣传员、治理员、服务员、调解员和联络员的作用。谈起这支队伍创建的初衷,光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雄光这样说:“要充分落实党建引领,关键在于要让党员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发挥党员的奉献精神。这样既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又激发党员自豪感,人民群众也能零距离感受到党的温暖。”
各社区创新建立的“民情调解室”“共享修理铺”“应急救助站”等等红色项目;“红小二”党员服务队到户、到家、到位的“三到”志愿服务;“红色小舞台”、“舞活传统”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都让光明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细化,深入人心。这些可喜的成绩,都证明了光明街道党建工作不只写在纸头上,而且写在社会治理中,写在街道建设中,写在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中。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是最高追求
光明街道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提升城市颜值、加强民生保障、维护和谐稳定多个方面增进民生福祉。
爱心饭堂这个党建项目是光明街道扶助弱势群众的重要创新举措。2018年8月,光明街道在光明社区建成首家爱心饭堂,一年后,六个社区全面铺开爱心助餐服务。解决了街道特殊困难群众吃饭难的问题,成为光明街道有口皆碑的党建品牌。疫情期间,“红小二”服务队上门为有需要的群众送餐,将温暖送到群众家中。“爱心饭堂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吃饭难问题,还帮助我们减轻了家庭负担,希望爱心饭堂越办越好,让更多的老人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接受爱心助餐的黄奶奶向“红小二”真诚道谢。此外,诸如V爱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职业康复中心等等服务阵地,都在全方位关爱着街道群众。
四年来,光明街道从生态建设、治水提质、综合治理等方面综合发力,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开展2018-2020年“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三年计划,完成23个城中村治理工作,各级财政资金投入8.21亿元,全面改善“城中村”安全质量、环境品质、配套服务和管理水平,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展现深圳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风貌和品质。从安居房到公交线路完善,从汽车充电桩到综合文化中心,光明街道群众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幸福。停车场、儿童乐园、充电桩等一个个强基惠民项目遍布社区;翠湖公园、回归亭公园、运动森林公园等绿色公园星罗棋布;木墩河、楼村水、白花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陆续完工,实现了从污水横流、荒草丛生到水清、岸绿、景美的巨变。翠湖公园完成整体升级改造,并成功举办第一届草地音乐节。当天上万市民纷纷来到翠湖公园,在乐声洋溢中感受光明绿色生态的美好。
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凝结着光明街道的发展成果;
一组组闪亮的数据,刷新着城区建设的光明速度;
一座座矗立的高楼,见证着深圳北部的蓬勃生机;
从2016到2020,光明街道作为区行政、文化中心,以快速奔跑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曙光。一幅生态文明和谐、经济发展快速、百姓安居乐业的精彩画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徐徐展开。
四年,我们看到了业在崛起,城在崛起。
四年,我们看到了人在凝聚,心在凝聚。
四年,我们看到了路在延伸,梦在延伸。
光明,以正在进行时的美丽蝶变献礼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