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广东>滚动新闻

特区深调研|珠海,40年发展“特”在哪?

来源:南方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9-09 10:29
分享到

站在40年的新起点上,一份特殊的献礼,再次凸显珠海在我国特区建设中的独特性。

最近,国家生态环境部通报今年7月及1-7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珠海空气质量排名再次斩获第一,并首次取得“三连冠”。

没有人可以否认,已是常年标配的“珠海蓝”成为了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40年前,当试办特区这一伟大决策作出时,特区该怎么建,应当往哪里走,并没有标准答案。同样“摸着石头过河”的珠海,立足自身独特的区位条件、环境容量、资源禀赋,坚持规划引领、生态立市、环保先行,以锚定科技创新与高科技产业为原动力,以深化珠澳合作为主轴线,推动壮大城市综合实力,用坚守初心与底线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路。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这是别样的特区发展之路。珠海40年特区建设,以其不同凡响的发展样本,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多思考和更多样化的答案,也丰富了建设发展经济特区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路径。

珠澳两岸。

“先行一步”谋定城市发展骨架

一部珠海规划城建史,浸透了特区建设者的良苦用心。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40年来,珠海用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搭起城市发展的主骨架,也以“先行一步”的城建理念,为特区长远发展厚植要素优势、生态优势。

8月26日,珠海大剧院亮灯,庆祝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如今,每天早晨或黄昏,总有许多珠海市民沿着海边漫步,欣赏香炉湾畔的珠海渔女,情侣路上的最美岸线,享受着花园城市的清新空气。

美景的构想早在特区初建时便有雏形。

珠海建市之初偏僻萧疏,只有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为了科学谋划特区建设,珠海首任市委书记吴健民前往东南亚参观学习,新加坡的规划给了他很大震撼,“当时我提出,规划总的要求就是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规划的重要性从此根植于老特区人的脑中。时任珠海特区管委会副主任罗知回忆说,特区建设初期,决策层听取全国一流专家对城市道路如何走,港口建在哪,隧道如何挖,哪块可以填海的建议,“整个城市轮廓就是在那个年代规划出来的。”

1980年5月,一场高规格的城市总体规划评议会在珠海召开,建设“南海海滨花园城市”自此敲定。

此后,遵循规划指引,南屏工业区、拱北商务区、情侣路沿岸风景区陆续建成,超前的规划理念和思路,奠定了珠海城市建设的肌理与格局。

但问题随之而来,受制于土地管理混乱、征收难、缺乏建设资金,许多画好的图纸却只能沦为“纸上谈兵”,为了破除土地多头管理、乱搭乱建、低价转让等无序状态,1988年,珠海在全国率先对土地高度集中,先行先试“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出让”,逐步把分散的土地回笼到政府。

在时任珠海市国土局局长、珠海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南华看来,土地的收拢,不仅使规划实施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有效降低了珠海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建设成本。

从开始便为子孙万代谋,珠海先后出台城市建设管理“八个统一”,环境保护“八个不准”,为花园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珠三角开始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之时,珠海坚持对产业准入设置高门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陆续关闭200多个采石场,挡住大量重污染的“三来一补”企业,换来了时人赞叹:“珠海的空气可以罐装出口”。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居环境让珠海收获了“一箩筐”国字号荣誉。

善举纲者万事遂。笃定40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让珠海保持住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成为了当代中国引领城市化建设、实现绿色崛起的典范。

“科技重奖”叩问产业发展之路

纵观珠海40年产业发展之路,锚定科技的坚韧足见魄力。在上世纪90年代初,珠海前瞻性地对产业发展作出谋划部署,率先提出由劳动密集产业向技术密集产业转变,此后虽有争议,但步履沉稳,终在高科技产业布局中抢得先机、占得主动。

依托科技重奖等系列政策,先进的技术成果在珠海不断涌现。图为云洲智能无人船。

2020年5月,珠海宣布启动“创新珠海”科学技术奖,斥资百万元奖励创新人才或团队项目,再度向外界释放珠海求贤若渴的信号。

这是对28年前科技重奖政策的一次回响与呼应。

就在邓小平到珠海再次做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后不久。1992年3月9日,珠海宣布重奖科技人员,时任珠海生化制药厂厂长、高级工程师迟斌元接过价值29万元的奥迪车钥匙、三房一厅产权证和26.72万元奖金时流下激动热泪,这一幕被上百家媒体拍下。

原珠海市科委主任卓家伦见证了珠海科技重奖诞生发展的全过程。上世纪80年代末,当他刚来赴任时,科委只有区区几十万科研经费,还不及别的部门的零头,“说科委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但那时我们自嘲科委的‘委’是尾巴的‘尾’。”

对于当时一潭死水的科技奖励政策而言,珠海的重奖,就像扔了一块石头,激起全国千层浪;又像是一枚精神原子弹,震动科技界。

1994年摘得特等奖的远光软件董事长陈利浩对于获奖情景仍记忆犹新,“那时一个奥运冠军奖金才8万元,珠海竟奖励我100万元!”

1992年3月9日,被鲜花和欢笑簇拥的珠海首届科技重奖获奖者。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四十年》一书中记录了珠海科技重奖政策一颗“石子”投下,在全国泛起的涟漪:很快诱发连锁效应。辽宁、四川、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纷纷用现金、轿车、住房或家电奖励当地科学家。

全国各地问询的信封像雪片一样投向珠海,一批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和企业集团也闻风而动,南下珠海。科技重奖后3年内,2.3万名科技人员、8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要求到珠海,5000多人次携400多项科技成果来珠海洽谈合作,吸引投资8亿多元。

让陈利浩觉得贴心的是,科技重奖之后,珠海紧锣密鼓跟上一系列配套政策。1999年7月,珠海首次将技术入股写进地方法规,建立和完善技术成果入股提成的激励机制。

“科技重奖是一次性奖励,职务发明可以技术入股,真正体现技术的市场价值。”陈利浩认为,技术入股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人员的激励问题。

自1995年创业后,陈利浩所在的远光软件一直扎根珠海发展25年,他所看重的是珠海对于科技企业强大而稳定的服务能力,“软件测试中心、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数字内容中心,这些技术平台开放给企业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

善谋势者机可期。以格力电器、金山软件、远光软件、丽珠医药、赛纳科技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加速崛起,推动珠海在产业竞逐中保持稳中有进。在去年全国289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中,珠海首次跻身十强,蓄势迸发科创新动能。

珠澳两岸璀璨夜景。

珠澳合作扛起时代新使命

伶仃洋畔风正起。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已经历史地成为珠海抢抓发展的新契机。举全市之力的珠海,正以深化珠澳合作为主轴线,牵引带动新时代珠海改革发展全局。

珠海横琴,改革开放新地标。工作日的清晨,90后澳门青年黄茵驾着澳门单牌车来到横琴的办公室。因为横琴新口岸的开通,她的通勤时间比以前少了不少。

2019年5月,黄茵创办的公司落地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除了为澳门诊所开发线上预约平台外,正致力于协助澳门中医师到横琴执业,“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横琴,帮助澳门中医师走向大湾区。”

在创业谷内的另一头,全国首家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挂牌已有4年。“大湾区内涉及三地的案件很多,联营所发展空间巨大。”律所主任陈忆感慨,短短4年营业额已增长数十倍。

从创业谷出发,驱车约10分钟,横琴岛西侧的粤澳中医药合作产业园忙碌如常。这是2011年《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第一个落地项目。截至今年8月,园区已累计注册企业189家,实际签约入驻企业78家。

珠海丽凡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今年刚进驻园区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正在从事mRNA新冠疫苗研制,“希望尽快把疫苗项目推到临床试验环节,今后能孵化更多项目。”公司生产技术开发高级总监苏晓晔对未来充满期许。

一东一西,两个园区,是如今横琴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双子星”。

“经过11年开发建设,横琴已具备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基础条件。”横琴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创伟说,如今的横琴,已成为全国澳资企业最密集、投资额最大的区域,正全面开启珠澳开发横琴新阶段。

如果说,横琴是珠海当下对澳合作的主平台,那么早在2003年动工、距离澳门更近的珠澳跨境工业区虽不起眼,却是珠海与澳门跨境合作更早的探路先行者。

“经过最初的建设和探索转型,正迈向二次发展阶段。”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管委会跨境综合管理局局长肖波介绍,园区正全力发展仓储物流、跨境电商、现代商贸等新产业,两地合作正进入新阶段。

善为将者因机立胜。肩负珠澳合作新使命,迎接特区发展新未来。擘画好下一个40年,珠海必定要推进“二次创业”再出发,继续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坚定走好符合珠海实际的发展道路。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启示录”深调研团队出品

编辑: 宝厷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东北最佳旅游季”来了!一起来看亮点及玩法攻略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 【春光好·春茶篇】品香茗,访茶之旅已在望 2020-03-23
  • 访谈 |后疫情时代,民宿业能更早迎来春天吗? 2020-03-14

观致7正式开启预售 10.98万-16.18万元

  • 荣威RX5 4G互联百万旗舰款上市 实际支付价11.78万元 2020-09-08
  • “没有弯道的传祺世界”旗舰品鉴之旅在广州举行 2020-09-07
  • 领克06上市 共三款动力车型售价11.86万元起 2020-09-07
  • 比亚迪宋MAX升级版广州上市 共4款车型售价9.48万起 2020-09-07
  • 限时订购8.99万元起 全新一代瑞虎7神行版正式上市 2020-09-04
  • 汕头驾游记:换个地方“叹一叹” 2020-09-03
  • 10万元预算选什么车?比亚迪宋Pro是首选 2020-09-07
  • 全球银标首款旗舰车型第一台五菱凯捷正式下线 2020-09-03

顺丰再度涨停!总裁王卫给全体员工每人发888元红包

  • 官宣:腾讯微博9月28日正式关闭!网友:还活着呢? 2020-09-07
  • 颠覆手机入口?BrainCo发布脑机接口人类智能操作系统BrainOS 2020-09-02
  • 三星第三代折叠手机发布:5G兼容+后置三摄 2020-09-02
  • 利润同比增长116.02%!创维2020上半年财报:营收159.79亿 2020-09-01
  • 市场规模超9亿 电商直播也有专业壁垒 2020-08-31
  • 净利润同比下降近50%!格力上半年营收706.02亿元 2020-08-31
  • 全球5G测速:中国网速103.67M/s,美国44.94M/s 2020-08-31
  • 坠楼者系自杀!腾讯出于人道主义赔偿15万 2020-08-28

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30台好戏“云端”亮相

  • 《安仔一定会变好》绘本人物原型亮相南国书香节,小小志愿者分享公益故事 2020-08-29
  • “生命舱”设计作品哪件最出彩?何镜堂院士等评委选出了这两件 2020-08-29
  • 文字版权保护机制全新升级,“阅时代·文字版权保护在行动”倡议书今日发布 2020-08-29
  • 《发现香云纱》即将出版 一本挖掘南沙榄核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文化的匠心之作 2020-08-24
  • 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西西:专心于“游戏”的说梦人 2020-08-22
  • 一本值得党员一读的书 2020-08-14
  • 胡旋舞石刻墓门:记录了一段很炫的舞蹈 2020-08-10
  • 燔炮爇炙十八般厨艺,看古人如何点亮“夜间经济” 2020-08-10

养颜妙品皂角米,花样烹法惹人爱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金羊图库
  • 高中“第一课”:军训
  • 河北平乡:“扶贫辣椒”分外红
  • 贵州凯里:高山水稻获丰收
  • 河南汝阳:金秋谷子飘香收获忙
  • 河北邢台:赶制灯笼奔富路
  • 湖南新田:巧手务工稳脱贫
  • 宁波舟山港:灯光辉煌作业忙
  • 浙江宁波:虾蟹养殖塘五彩斑斓 如同调色盘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拟在中山合作办外国语学校
2020-09-09 07:13:36
广州时尚之都项目启动 将打造湾区时尚产业集聚区
2020-09-09 07:00:39
莲花山积极申创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20-09-09 07:00:39
无音之乐再次奏响 让更多“阿璞”被照亮
2020-09-09 07:00:39
广州万菱汇:出境日本客户核酸复检为阴性
2020-09-08 22:25:44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特区深调研|珠海,40年发展“特”在哪?
南方网  作者:  2020-09-09
站在40年的新起点上,一份特殊的献礼,再次凸显珠海在我国特区建设中的独特性。

站在40年的新起点上,一份特殊的献礼,再次凸显珠海在我国特区建设中的独特性。

最近,国家生态环境部通报今年7月及1-7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珠海空气质量排名再次斩获第一,并首次取得“三连冠”。

没有人可以否认,已是常年标配的“珠海蓝”成为了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40年前,当试办特区这一伟大决策作出时,特区该怎么建,应当往哪里走,并没有标准答案。同样“摸着石头过河”的珠海,立足自身独特的区位条件、环境容量、资源禀赋,坚持规划引领、生态立市、环保先行,以锚定科技创新与高科技产业为原动力,以深化珠澳合作为主轴线,推动壮大城市综合实力,用坚守初心与底线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路。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这是别样的特区发展之路。珠海40年特区建设,以其不同凡响的发展样本,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多思考和更多样化的答案,也丰富了建设发展经济特区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路径。

珠澳两岸。

“先行一步”谋定城市发展骨架

一部珠海规划城建史,浸透了特区建设者的良苦用心。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40年来,珠海用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搭起城市发展的主骨架,也以“先行一步”的城建理念,为特区长远发展厚植要素优势、生态优势。

8月26日,珠海大剧院亮灯,庆祝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如今,每天早晨或黄昏,总有许多珠海市民沿着海边漫步,欣赏香炉湾畔的珠海渔女,情侣路上的最美岸线,享受着花园城市的清新空气。

美景的构想早在特区初建时便有雏形。

珠海建市之初偏僻萧疏,只有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为了科学谋划特区建设,珠海首任市委书记吴健民前往东南亚参观学习,新加坡的规划给了他很大震撼,“当时我提出,规划总的要求就是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规划的重要性从此根植于老特区人的脑中。时任珠海特区管委会副主任罗知回忆说,特区建设初期,决策层听取全国一流专家对城市道路如何走,港口建在哪,隧道如何挖,哪块可以填海的建议,“整个城市轮廓就是在那个年代规划出来的。”

1980年5月,一场高规格的城市总体规划评议会在珠海召开,建设“南海海滨花园城市”自此敲定。

此后,遵循规划指引,南屏工业区、拱北商务区、情侣路沿岸风景区陆续建成,超前的规划理念和思路,奠定了珠海城市建设的肌理与格局。

但问题随之而来,受制于土地管理混乱、征收难、缺乏建设资金,许多画好的图纸却只能沦为“纸上谈兵”,为了破除土地多头管理、乱搭乱建、低价转让等无序状态,1988年,珠海在全国率先对土地高度集中,先行先试“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出让”,逐步把分散的土地回笼到政府。

在时任珠海市国土局局长、珠海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南华看来,土地的收拢,不仅使规划实施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有效降低了珠海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建设成本。

从开始便为子孙万代谋,珠海先后出台城市建设管理“八个统一”,环境保护“八个不准”,为花园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珠三角开始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之时,珠海坚持对产业准入设置高门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陆续关闭200多个采石场,挡住大量重污染的“三来一补”企业,换来了时人赞叹:“珠海的空气可以罐装出口”。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居环境让珠海收获了“一箩筐”国字号荣誉。

善举纲者万事遂。笃定40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让珠海保持住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成为了当代中国引领城市化建设、实现绿色崛起的典范。

“科技重奖”叩问产业发展之路

纵观珠海40年产业发展之路,锚定科技的坚韧足见魄力。在上世纪90年代初,珠海前瞻性地对产业发展作出谋划部署,率先提出由劳动密集产业向技术密集产业转变,此后虽有争议,但步履沉稳,终在高科技产业布局中抢得先机、占得主动。

依托科技重奖等系列政策,先进的技术成果在珠海不断涌现。图为云洲智能无人船。

2020年5月,珠海宣布启动“创新珠海”科学技术奖,斥资百万元奖励创新人才或团队项目,再度向外界释放珠海求贤若渴的信号。

这是对28年前科技重奖政策的一次回响与呼应。

就在邓小平到珠海再次做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后不久。1992年3月9日,珠海宣布重奖科技人员,时任珠海生化制药厂厂长、高级工程师迟斌元接过价值29万元的奥迪车钥匙、三房一厅产权证和26.72万元奖金时流下激动热泪,这一幕被上百家媒体拍下。

原珠海市科委主任卓家伦见证了珠海科技重奖诞生发展的全过程。上世纪80年代末,当他刚来赴任时,科委只有区区几十万科研经费,还不及别的部门的零头,“说科委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但那时我们自嘲科委的‘委’是尾巴的‘尾’。”

对于当时一潭死水的科技奖励政策而言,珠海的重奖,就像扔了一块石头,激起全国千层浪;又像是一枚精神原子弹,震动科技界。

1994年摘得特等奖的远光软件董事长陈利浩对于获奖情景仍记忆犹新,“那时一个奥运冠军奖金才8万元,珠海竟奖励我100万元!”

1992年3月9日,被鲜花和欢笑簇拥的珠海首届科技重奖获奖者。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四十年》一书中记录了珠海科技重奖政策一颗“石子”投下,在全国泛起的涟漪:很快诱发连锁效应。辽宁、四川、山东、安徽、江苏等地纷纷用现金、轿车、住房或家电奖励当地科学家。

全国各地问询的信封像雪片一样投向珠海,一批有实力的科研机构和企业集团也闻风而动,南下珠海。科技重奖后3年内,2.3万名科技人员、8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要求到珠海,5000多人次携400多项科技成果来珠海洽谈合作,吸引投资8亿多元。

让陈利浩觉得贴心的是,科技重奖之后,珠海紧锣密鼓跟上一系列配套政策。1999年7月,珠海首次将技术入股写进地方法规,建立和完善技术成果入股提成的激励机制。

“科技重奖是一次性奖励,职务发明可以技术入股,真正体现技术的市场价值。”陈利浩认为,技术入股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人员的激励问题。

自1995年创业后,陈利浩所在的远光软件一直扎根珠海发展25年,他所看重的是珠海对于科技企业强大而稳定的服务能力,“软件测试中心、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数字内容中心,这些技术平台开放给企业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

善谋势者机可期。以格力电器、金山软件、远光软件、丽珠医药、赛纳科技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加速崛起,推动珠海在产业竞逐中保持稳中有进。在去年全国289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中,珠海首次跻身十强,蓄势迸发科创新动能。

珠澳两岸璀璨夜景。

珠澳合作扛起时代新使命

伶仃洋畔风正起。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已经历史地成为珠海抢抓发展的新契机。举全市之力的珠海,正以深化珠澳合作为主轴线,牵引带动新时代珠海改革发展全局。

珠海横琴,改革开放新地标。工作日的清晨,90后澳门青年黄茵驾着澳门单牌车来到横琴的办公室。因为横琴新口岸的开通,她的通勤时间比以前少了不少。

2019年5月,黄茵创办的公司落地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除了为澳门诊所开发线上预约平台外,正致力于协助澳门中医师到横琴执业,“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横琴,帮助澳门中医师走向大湾区。”

在创业谷内的另一头,全国首家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挂牌已有4年。“大湾区内涉及三地的案件很多,联营所发展空间巨大。”律所主任陈忆感慨,短短4年营业额已增长数十倍。

从创业谷出发,驱车约10分钟,横琴岛西侧的粤澳中医药合作产业园忙碌如常。这是2011年《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第一个落地项目。截至今年8月,园区已累计注册企业189家,实际签约入驻企业78家。

珠海丽凡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今年刚进驻园区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正在从事mRNA新冠疫苗研制,“希望尽快把疫苗项目推到临床试验环节,今后能孵化更多项目。”公司生产技术开发高级总监苏晓晔对未来充满期许。

一东一西,两个园区,是如今横琴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双子星”。

“经过11年开发建设,横琴已具备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基础条件。”横琴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创伟说,如今的横琴,已成为全国澳资企业最密集、投资额最大的区域,正全面开启珠澳开发横琴新阶段。

如果说,横琴是珠海当下对澳合作的主平台,那么早在2003年动工、距离澳门更近的珠澳跨境工业区虽不起眼,却是珠海与澳门跨境合作更早的探路先行者。

“经过最初的建设和探索转型,正迈向二次发展阶段。”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管委会跨境综合管理局局长肖波介绍,园区正全力发展仓储物流、跨境电商、现代商贸等新产业,两地合作正进入新阶段。

善为将者因机立胜。肩负珠澳合作新使命,迎接特区发展新未来。擘画好下一个40年,珠海必定要推进“二次创业”再出发,继续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坚定走好符合珠海实际的发展道路。

“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启示录”深调研团队出品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举行 习近平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08:31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金句
08:31
重磅!7个层面速读习近平这份近万字讲话
21:13
广东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本月11日开始报名
08:37
广东不动产登记年底前实现一码通 未来有望跨城通办
08:37
广州万菱汇发布公告:已出境日本客户核酸复检阴性
08:37
地面上也有红绿灯? 那是“智慧斑马线”!
08:36
订单翻倍员工人数上涨 粤式创新引领稳链强链
08:36
家政技能培训拔“穷根” 广东省际劳务扶贫出成效
08:35
“世界工厂”全球再撒英雄帖 东莞布局建设5大新兴产业基地
08:35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