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2018专题>今日广东·乡音

《今日广东·乡音》——阿婆唱山歌

来源:金羊网 作者:邱平 发表时间:2020-09-13 14:13
分享到

□邱平

“月亮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六婆带着曾孙,摇着蒲葵扇,坐在龙眼树下又唱起了这首客家山歌。

我们村的人都姓“邱”,说涯话。涯话又称“‘亻厓’话”(“亻厓”,本是第一人称的意思),是客家方言与当地粤语融合后发展出的一个特别分支。翻看族谱,我们本来自中原,途经福建,直抵粤西南这个边远山区。阿公说我们祖辈已在此定居了十六七代。涯话里,管上了年纪的老奶奶称“阿婆”,根据其丈夫们的排辈不同,又称大婆、三婆、六婆……

六婆当年因家道中落流落到我们村,被六公的一锅山芋头吸引,从此安心跟着六公在此山坳里开山辟地、自力更生。

三婆是最风光的,当年三公带着11个壮汉,扛着花轿把她从另一个山坳抬到这个山坳,她的山歌也跟着翻山越岭:“月亮光光照地堂,照到山人大屋房。新人有几多嫁妆,擦抹擦到天光,粗布衫十二箱,油布花十二件……”三婆的嫁妆里有一把橙红色的碎花雨伞,只要是出门去趁墟(赶集),她都会细致地穿好的确良花衣裳,撑起这把碎花伞——那是当时粤西山村里比较稀罕的唯美画面。

但五婆听说是被爹妈逼着嫁到这山坳的;而七婆早早地死于难产;第二任七婆一来就连生了三个孩子。孩子多,饿肚子是常有的事,这种无米下锅的窘困也被阿婆们唱进了山歌:“龙谷叱咤,磨米煮饭,煮泥沙饭,一人一碗,阿妹磨爱,默上牛缭背,阿妹拣来祟,默下水井,水井深,准枚针,针碱利,割牛鼻,牛鼻韧,割断凳,凳烂断,矛定坐,坐木丫,木丫断,跌爆卵。”

阿婆们都很能干。二婆会编织竹簸箕;四婆会犁田耙地;八婆每天上山放牛砍柴,把房前屋后堆叠得满满当当;九婆会带上孩子们上山采菇稔、山楂等野果。生活虽贫苦,每一个重要的节日仍会被阿婆们隆重布置,说是借着节日改善一下孩子们的伙食——元宵节做汤圆,正穷晚(农历一月三十)做艾饼,端午节做粽子,七月十四(鬼节)做簸箕炊……这些也被阿婆唱进山歌:“凼凼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阿妈叫我去睇龙船。我唔去睇,要去睇鸡仔,鸡仔大,拎去卖,卖到几多钱,买只风车仔,转得好好睇。”

后来三公和六公因脑中风先走了;五公爬树摘果子摔下来,没了;二公因鼻咽癌去世了……但生活的苦从不轻易写在阿婆脸上。她们的泥砖屋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每次孩子们在她们房前嬉戏,她们总是笑眯眯地给每个孩子分一勺白砂糖……

泥砖屋周围有一种小花,阿婆都称它为“开花煲晚”。其实阿婆也不知道这种野花的名字,只知道看见它们开花,就该做晚饭了。花儿们没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娇艳动人的花姿、沁人心脾的芳香,就这么安静、隐忍地开着,质朴无华、实实在在,就像粤西山坳里的阿婆。

《“乡音”征文》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并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个人信息请提供电话、身份证号码。

编辑:智羊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东北最佳旅游季”来了!一起来看亮点及玩法攻略

  • 丰收在望,一起出游拥抱收获季! 2020-09-21
  • “广清城际”“新白广城际”正在联调联试,10月开通运营彩带串明珠,城轨游广东 2020-09-21
  • 精准扶贫交出满意答卷,广州文旅帮扶梅州两村摘“贫困帽子” 2020-07-01
  • 广东首个“历史文化游径体验日”活动受游客青睐3天逾3万游客踏上广东游径之旅 2020-07-01
  • “驿动的心” 带动乡村游、民宿游火起来 2020-05-13
  • 玩遍增城|亲测9条康养洗肺精品线路,诗意何止在远方 2020-04-29
  • 14家广东5A景区节前恢复开放!快来看哪些门票有优惠 2020-04-29
  • 疫后旅游业:微度假成主旋律,自驾游和短途高铁游受青睐 2020-03-28

售价11.58万元-14.38万元,比亚迪全新SUV宋PLUS上市

  • 燃料电池汽车步伐越来越近了! 2020-09-23
  • 广汽丰田汽车下乡走入潮州网红村 高速紧邻村路买车正当时! 2020-09-23
  • 奇瑞蚂蚁正式上市!@LIFE平台打造 补贴后14.98万元起 2020-09-22
  • 红旗品牌“全明星”阵容亮相2020北京车展 2020-09-22
  • “核能黄”首次演绎出道 全新MG5潮流美学设计品鉴 2020-09-22
  • 2021款荣威Ei5正式上市 售价14.08万元起 2020-09-21
  • 新款柯珞克领衔 上汽大众斯柯达全车型将亮相北京车展 2020-09-21
  • 吉利博越百万款上市 共5款车型售价8.88万元起 2020-09-18

人才!阿里达摩院10位青橙奖获得者平均年龄不足32岁

  • 温情奶爸硬核心——孙红雷代言的这个阿尔法蛋,究竟多硬核? 2020-09-23
  • B站一审胜诉!D站被判停止商标使用,赔偿311万元 2020-09-23
  • 2020年度“改变世界”企业榜单!新冠疫苗研发机构排第一 2020-09-23
  • 瑞幸咖啡造假案涉及45家公司!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处罚6100万元 2020-09-22
  • 反击!华为终止澳大利亚1亿澳元投资,裁员超1000人 2020-09-22
  • 畅移升级全链路私域电商业务,携手腾讯构建零售增长新格局 2020-09-21
  • 搭载智慧柔风技术 TCL携手国美推出T睿柜机系列高端空调 2020-09-21
  • 最高可实现8级防抖功能 佳能EOS R5/R6亮相广州 2020-09-16

华彩耀南粤,铜凿剪新颜:佛山工艺美术精品亮相广州

  •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乡村教师》能否摘下“金龙奖”?第十三届漫画节9月28日见分晓 2020-09-17
  • 以艺术形式致敬抗疫英雄|作品《致勇气》开启全省巡演序幕 2020-09-17
  • 从这本书读懂巍巍南山 2020-09-10
  • 《安仔一定会变好》绘本人物原型亮相南国书香节,小小志愿者分享公益故事 2020-08-29
  • “生命舱”设计作品哪件最出彩?何镜堂院士等评委选出了这两件 2020-08-29
  • 文字版权保护机制全新升级,“阅时代·文字版权保护在行动”倡议书今日发布 2020-08-29
  • 《发现香云纱》即将出版 一本挖掘南沙榄核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文化的匠心之作 2020-08-24
  • 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西西:专心于“游戏”的说梦人 2020-08-22

养颜妙品皂角米,花样烹法惹人爱

  • 三伏到了,中秋还会远吗 2020-07-28
  • 月饼来争艳,哪款你会爱? 2020-07-28
  • 到始兴水晶寨,赴一份鲜美红嫩的杨梅之约 2020-06-01
  • 【美食】颜值实力双双在线,苹果诱惑你抵挡得住吗? 2020-05-14
  • “三南”佳肴 鲜而不同 2020-05-07
  • 又到一年春茶开采季,春茶价格相比往年有所下降 2020-04-01
  • VR全景、外卖优惠……星级酒店美食 为求“带货”花样百出 2020-03-27
  • 爱吃辣?麦当劳9.9元辣堡不限次! 2020-03-24
金羊图库
  •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 特写:“上学好开心”——香港在防疫常态化下迎接新学年
  • 以色列新冠病例累计超20万
  • 大凉山孩子的书桌
  • 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入围舞剧《彩虹之路》在上海演出
  • 云南省瑞丽市已解除城区居家隔离
  • 香港连日暴雨水塘泄洪 市民争睹壮观景象
  • 世界最大核动力破冰船即将前往北冰洋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国庆假期这5天 广州地铁延长1小时收车
2020-09-24 07:08:38
制止歹徒行凶被打断牙齿 华师女生获见义勇为表彰
2020-09-24 07:06:32
万科尚城目前仍在整改 业主投诉整改方案简单粗糙
2020-09-24 06:56:10
金柚种出“亿元村” 民宿小院越办越旺
2020-09-24 06:48:48
海归回乡务农 打造出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
2020-09-24 06:48:48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今日广东·乡音》——阿婆唱山歌
金羊网  作者:邱平  2020-09-13
从此安心跟着六公在此山坳里开山辟地、自力更生。

□邱平

“月亮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六婆带着曾孙,摇着蒲葵扇,坐在龙眼树下又唱起了这首客家山歌。

我们村的人都姓“邱”,说涯话。涯话又称“‘亻厓’话”(“亻厓”,本是第一人称的意思),是客家方言与当地粤语融合后发展出的一个特别分支。翻看族谱,我们本来自中原,途经福建,直抵粤西南这个边远山区。阿公说我们祖辈已在此定居了十六七代。涯话里,管上了年纪的老奶奶称“阿婆”,根据其丈夫们的排辈不同,又称大婆、三婆、六婆……

六婆当年因家道中落流落到我们村,被六公的一锅山芋头吸引,从此安心跟着六公在此山坳里开山辟地、自力更生。

三婆是最风光的,当年三公带着11个壮汉,扛着花轿把她从另一个山坳抬到这个山坳,她的山歌也跟着翻山越岭:“月亮光光照地堂,照到山人大屋房。新人有几多嫁妆,擦抹擦到天光,粗布衫十二箱,油布花十二件……”三婆的嫁妆里有一把橙红色的碎花雨伞,只要是出门去趁墟(赶集),她都会细致地穿好的确良花衣裳,撑起这把碎花伞——那是当时粤西山村里比较稀罕的唯美画面。

但五婆听说是被爹妈逼着嫁到这山坳的;而七婆早早地死于难产;第二任七婆一来就连生了三个孩子。孩子多,饿肚子是常有的事,这种无米下锅的窘困也被阿婆们唱进了山歌:“龙谷叱咤,磨米煮饭,煮泥沙饭,一人一碗,阿妹磨爱,默上牛缭背,阿妹拣来祟,默下水井,水井深,准枚针,针碱利,割牛鼻,牛鼻韧,割断凳,凳烂断,矛定坐,坐木丫,木丫断,跌爆卵。”

阿婆们都很能干。二婆会编织竹簸箕;四婆会犁田耙地;八婆每天上山放牛砍柴,把房前屋后堆叠得满满当当;九婆会带上孩子们上山采菇稔、山楂等野果。生活虽贫苦,每一个重要的节日仍会被阿婆们隆重布置,说是借着节日改善一下孩子们的伙食——元宵节做汤圆,正穷晚(农历一月三十)做艾饼,端午节做粽子,七月十四(鬼节)做簸箕炊……这些也被阿婆唱进山歌:“凼凼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阿妈叫我去睇龙船。我唔去睇,要去睇鸡仔,鸡仔大,拎去卖,卖到几多钱,买只风车仔,转得好好睇。”

后来三公和六公因脑中风先走了;五公爬树摘果子摔下来,没了;二公因鼻咽癌去世了……但生活的苦从不轻易写在阿婆脸上。她们的泥砖屋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每次孩子们在她们房前嬉戏,她们总是笑眯眯地给每个孩子分一勺白砂糖……

泥砖屋周围有一种小花,阿婆都称它为“开花煲晚”。其实阿婆也不知道这种野花的名字,只知道看见它们开花,就该做晚饭了。花儿们没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娇艳动人的花姿、沁人心脾的芳香,就这么安静、隐忍地开着,质朴无华、实实在在,就像粤西山坳里的阿婆。

《“乡音”征文》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并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个人信息请提供电话、身份证号码。

编辑:智羊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主席为何要在联合国讲“聚焦行动”“起而行之”
09:51
“让孩子们跑起来”
09:51
谈教文卫体,习近平这些提法很亮眼
22:05
粤菜师傅“结对带货” 家政超市“定制服务”
08:37
学编程要从娃娃抓起 VS 太早学习可能起反作用
08:37
“3·15”晚会曝光的万科尚城目前仍在进行整改 业主投诉整改方案粗糙
08:36
数字技术互联网助力打开销路 农民“放心种不愁卖”
08:36
制止歹徒行凶被打断牙齿 华师女生获见义勇为表彰
08:36
酷炫新科技创交会“出道” “人源化小鼠”云上参会
08:35
【中国梦·践行者】“蓝天卫士”刘明德:修飞机三十余载 凭创新突破封锁
08:35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