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宇航 西篱 宋晓琪
非典,广州是最早的主战场。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了不少患者。在最艰难的时刻,钟南山说过这么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把最危重的病人交给我们!”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现在,钟院士带领的团队,也继承了这种责任担当。2月1日,医疗队长、广医一院副院长张挪富教授率领7人先头部队,直奔武汉三家危重症定点收治医院之一的协和医院西院。在路上,他告诉队员们:“我们受钟南山院士委以重任,代表医院形象,务必圆满完成任务,大家一起去,一起回!”
在协和西院ICU,张挪富带领团队,专攻救治危重病人最困难、最艰险的战斗。他说:“国家派我们来,就是要降低死亡率,提升治愈率!”
病重症患者多,医护人手不够,医疗设备欠缺……面对的困难很多。而首先要解决的难题是:西院区已收治200多人,至少20人属于危重患者,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然而,ICU却一个患者也没有。
原来,这个院区过去主要收治外科病人,ICU没有收治过传染病患者。而且原先的重症监护室是正压病房,不符合收治传染病患者的要求,必须改造。
团队成员、广医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徐远达提出两种方案:一是在病房安装带有过滤效果的抽风口;二是关闭正压,采取开窗通风的方式。考虑到方案一工程大、耗时长,张挪富拍板采用第二个方案。他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和ICU病房在楼层同一侧的医生办公区,很容易成为污染区的一部分。他马上与院方沟通,将办公区和病房分设在同一层楼的东西两侧,中间是电梯。病区缺少缓冲带的问题,就采取在ICU门口前加设三个铁皮屋作缓冲间来解决,这样才能达到“三区两通道”的院感防控要求。
说改就改!一天半之后的2月3日晚8点半,重症病房收治了两名危重患者, ICU主任徐远达、医生席寅等医护人员,很快为患者作了气管插管,赢得了跟死神争夺生命的宝贵时间。
按照正常医护比例,每张ICU病床应配一名医生和3名护士,那么20张病床,单是护士就应配60人。可算上张挪富在内的先头部队,以及广州医科大学后续从各附属医院抽调的16名医护精英、广州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佛山等单位的医疗队员,还有当地医院科室团队,医护相加满打满算才70人左右。
“这就是打仗,轮不到什么都准备好了才开始战斗。”张挪富斩钉截铁地说。武汉天气冷,配发的羽绒服他穿不下,临时向当地部队的朋友借了件军大衣御寒,他趁机打趣调节一下气氛:“这就有打仗的样子了!”
其实,张挪富穿不穿军大衣,都是优秀的指挥员,他按照战时纪律统一指挥,严格管理医疗队,有序排班,做好感染防控,医疗队员们都是好样的,短短时间就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善战的集体。当然,张挪富决不仅是指挥战斗,他本人就是个战士,冲锋陷阵,亲力亲为。他笑着说自己的多重角色是:“既当爹又当妈,既当专家又当管家,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当通讯员又当责任编辑。”
指挥不用说了,他也经常“全副武装”进病房,他当然知道有风险,但“你不能光叫别人上,自己躲在后面。进跟不进,每天进一次和进三次是不同的,ICU工作就是比责任心,只有直面病人,才能及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他这个战士、专家,进了病房,就能够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做出准确的救治决断。
张挪富管了工作管生活,又成了合格管家。协和西院区仅剩的两套正压防护头套坏了,他为了不让队员冒着生命危险为病人做气管插管,四处奔跑联系,好歹弄来了两套。不久,又从广州协调了五套到病区。缺呼吸机,他连忙找厂家协商邮寄到武汉……“小米加步枪”可以打仗,但从长远计,还得有飞机大炮!
2月初,驻地酒店暖气坏了,找不到维修人员,便贴出通知:请大家理解。当时天多冷啊,张挪富不答应了:“我的队员要上战场,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怎么打仗!”他找到在酒店驻点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直截了当地说,“现在是特殊时期,请特事特办,逐级上报,直到解决为止。”结果真是特事特办,过了一天半,暖气恢复了!
上下班的交通张挪富也管。坐穿梭于驻地和医院的大巴,车程长达1个多小时。也就是说,如果队员早8点上班,就得凌晨5点多起床,6点出门。
“队员休息不够,还怎么能战斗!”张挪富发了个朋友圈,在“点赞”的人中有位是某汽车集团老总。他马上给对方打电话说明情况,4个小时后,这位老总为医疗队调度来了4辆小汽车。张挪富高兴啊,马上调整值班表,每个班至少安排一个持有驾照的队员兼司机,按车辆消毒制度和使用制度用车。他又与当地交警沟通,特许医疗队用车可以通过禁行的桥,不用绕一大截路,上下班时间省了一个小时。
“这些事,我不管,谁管!”张挪富说得天经地义。队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李雯静护士在日记中写道:“张院长在,感觉任何事情都能请他帮忙,天塌下来也有他撑着,让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一线工作,毫无后顾之忧。”他们的感激都化作了工作的动力。
晚上回到驻地,张挪富秒变通讯员和责任编辑。科室每天要整理汇总病例情况,武汉前线信息也要做成简报,每天上报医院和国家卫健委,还要不定期地给媒体提供通讯稿……这些文案工作虽已安排专人负责,但每个稿子,他都要细细审核。一是为年轻人把关,二是为队员们减负。
多种角色,一门心思:把医疗队员们带好,把战疫情、救患者的事做好。
2020年2月20日,听上去就是个好日子。张挪富带领团队奋战20天,首次成功为一名重症患者拔除了气管插管。他说:“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意味着治疗成功,病人可以转回普通病房,不能拔管意味着离死亡更近。”队员们禁不住为这次成功鼓了掌。
5天后,经历了20天有创呼吸机治疗、三次得到钟南山院士团队远程会诊的王女士,病情逐渐好转。她和另一名危重症患者,同一天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
一个多月过去了,该病区累计收治危重症患者62名,50人使用了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患者用上了ECMO治疗,已有13人成功拔除气管插管,15人从ICU转入普通病房。
至于张挪富自嘲的“又当爹又当妈“,也一点儿没夸张。谁的生活上有困难,他热心相助;大家的奖励、补贴、职称晋升、聘用入编等等有关切身利益的问题,他收集了解,逐一给队员单位领导发信息,希望落实好上级部门的指示和政策精神……
好不容易腾出空来,张挪富会给妻子和两个孩子视频通话。读四年级的女儿贴心,要爸爸“回到酒店不要熬夜,抓紧时间休息。因为只有您身体健康,才能救治更多病人。”儿子还小,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是不是等打败病人才回来?”张挪富忍不住乐了:“不是打败病人,是打败病毒。”这真是放松自己的开心一刻。
望着窗外枝头的新叶,绽开的花朵,张挪富想:出征前和队员们约定的“一起去,一起回“的目标快要兑现了。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是最后撤离武汉的来自广州的医疗队,他们132人于2月8日进驻协和医院西院区,和新冠病毒一开战就是61天!
中大附属一院是百年老院,它坐落于广州的闹市区,在市民中素有口碑。这次他们自除夕夜开始,先后派出三批150名医疗队员,援助武汉汉口医院和协和医院,还派出专家支援东莞和福州泉州,作为国家专家组远赴塞尔维亚,是广东抗击疫情的一支精锐队伍。
2月8日,这支队伍由医疗队队长、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朱庆棠和医院护理部主任、临时党总支书记成守珍率领,进入协和医院西院区。并且以广东速度,创造了武汉战疫医疗救治工作“四个24小时”的奇迹:第一个24小时,整建制接管两个原非传染病房的普通病区,并改建成符合要求的隔离病房;第二个24小时,两个病区收满100位重症病人;第三个24小时,开始做好有创呼吸机械通气等准备;第四个24小时,在普通病房开辟具有ICU功能的“高级生命支持单元”。在病人病情危重、医疗设施有限的艰难时刻,这一高级生命支持单元,使协和西院ICU床位扩充了25%,大大提升了重症患者救治水平。使得新病区成为非ICU 病区最早实施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的病区,也是开展有创机械通气例数最多的病区。
高级生命支持单元投入使用后,领队管向东教授带领医疗队开展了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俯卧位通气、血液滤过技术(CRRT)、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集束化重症护理等一系列先进重症救治技术,还构建了“医护患一体化,救治康复全覆盖”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管理模式,夺回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从第三周开始,病区一直保持零病亡记录。
97岁的付奶奶住院后反复发烧,呼吸困难,还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化道大出血等病症,黄天雯护士长和队员们除了精心治疗,还一直给奶奶鼓劲加油:“奶奶,我们与您在一起,来,我们拉着手!”老人稍微好转,可以吃流质食物后,他们又在病房和驻地酒店之间发起了“一碗粥”的爱心接力,每天队员们都会把一碗热粥送到老人床前,小心地一勺一勺喂给奶奶吃,这时付奶奶总会咧嘴乐,是很慈祥的笑容。 2月29日,付奶奶终于治愈出院了,外孙女来接老人家,感动地说:“奶奶能够顺利出院,与你们的爱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们的感谢之情!”老人向队员们竖起大拇指,好久不放下。
在病区,医疗队员还常常对患者进行“话疗”,也就是和患者拉家常,送鼓励,纾缓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树立康复的信心。他们还组建了“武汉加油·病友交流”微信群,医患同群便于交流,也好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和感受,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患者出院时,主管医生和护士会送上精心制作的祝福卡片,让他们带着爱带着希望回家。 就在医疗队撤离的前几天,98岁的天文学泰斗韩天芑老先生治愈出院了, 他对医疗队员们说:“很感谢广东医疗队,我在武汉生活了近70年,你们是我碰到的最好的医疗人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黎江,虽说多在驻地和医院之间来往,却也感受了武汉由“暂停键”调整为“重启”模式,逐日回归正常生活秩序和烟火气的欣喜。
在协和西院ICU里,黎江这位护理组组长,更加努力地和同事们一起,帮助危重症患者跑赢死神。生命的脆弱和顽强,常常同时在这里展现,让人唏嘘,也让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
黎江管床的一位患者王伯(化名),病情几经反复,特别严重,医疗组组长温德良团队为他上了ECMO。对ECMO患者的后续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必须24小时监护,密切关注感染情况以及ECMO的运转,还要对其他器官加强维护,防止缺氧性损伤发生等等。虽然王伯大部分时间处于昏迷或者安静状态,但黎江依然能感受到他强烈的求生意识,每次做操作时都会叫一声“王伯”,告诉他准备做什么治疗和护理,让他不要害怕。
经过六个日日夜夜的救治,王伯的病有了转机,人也逐渐清醒,成为协和西院首例成功撤除ECMO的患者。护士们为他吸痰,定时翻身拍背,护理皮肤,指导他进行康复运动。黎江一有时间就去鼓励他:“王伯,你已经度过最难的一关,再坚持一下就可以出院了,我会一直陪着你。”
4月2日,护士们运送王伯去做CT检查时,发现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大楼门口的大红灯笼。大家立即意识到,三十天卧床后首次外出,王伯肯定想家想亲人了。善解人意的黎江示意同事们停下脚步, 让他多看几眼,又在王伯耳边说:“今年的年没过成,明年一家团聚再好好过,吃团年饭,挂红灯笼,好不好?王伯,要赶紧好起来!”王伯虽然还不能说话,但是他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多了一份期待。
张挪富总是鼓励队员们:“作为兜底撤离的国家高水平医疗队,此时此刻,我们更要肩负起责任,对得起荣誉,圆满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黎江这个从“非典”时期开始敬仰和崇拜医生,之后走上学医之路的年轻人,把这个话听进去了。能在武汉坚守,发挥所学所长,他觉得很有成就感呢。
和黎江同有成就感的,还有他那刚过完两岁生日的女儿安安。妻子告诉他,每当看到电视上出现身穿蓝色隔离服的人,安安都会开心地扑上去欢叫:“那是爸爸!”她很快会明白,有这样的爸爸,确实值得她为之骄傲。
在广东医疗队中,有深圳先后派出的5支医疗队共77人,其中三支医疗队支援武汉,两支医疗队支援荆州,在危难当头展现了深圳担当。第一批医疗队员在方舱医院C区内,为患者服务。第三批医疗队是国家中医医疗队,累计诊治新冠肺炎患者46名、其中危重患者13人,治愈出院30人;第五批医疗队是一支专业心理健康队伍,他们对新冠肺炎病人进行精神联络会诊、心理巡查、心理疏导,也对医护人员进行面询或线上心理咨询,还开展团体心理治疗,培训相关的医护人员。
广东医疗队还有来自全省各地级市的医护人员,以及来自9家民营医疗机构的39名医护人员。这9家机构分别是: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广州爱博恩妇产医院、广州安和泰妇产医院、深圳恒生医院、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佛山健翔医院、广东同江医院、东莞东华医院和金域医学。其中禅城区中心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的13名队员中,有6名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群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队临时党支部发挥特殊时期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共产党员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率先垂范。
说不完的战“疫”故事,道不尽的医者情怀。医疗队员们也有儿女情长,也食人间烟火,正因为如此,这种植根于平凡的崇高、神圣,才特别感人肺腑,值得永远铭记。它让我们懂得:有时候,伟大很简单;有时候,平凡很壮观。
因为这场可恶的疫情,武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随后的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使疫情防控出现了新的局面。封城有效,救治有序,管控有理,老百姓紧密配合,各省区全力支持,4.2万白衣勇士挺进湖北,形成了这场战役的亮色。到3月13日,广东驰援武汉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3402人,1612名已治愈出院。他们艰辛的工作和令人欣慰的成效,是这片亮色中一缕缕耀眼之光。
武汉的樱花开了,珞珈山的樱花更是开得一天一地,粉红娇艳,不输往年。虽然有点儿寂寞,却预示着疫情向好,这座城市将回到正常的轨道。果然,4月8日零时,这座城市被璀璨的灯光点亮,被武汉人含泪的目光点亮,更在14亿国人的殷切关注下闪亮荆楚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