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宇航 西篱 宋晓琪
疫情汹涌,病魔猖獗。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2月初,其他各省的新冠肺炎患者数量开始呈逐日下降趋势,而湖北的患者确诊数却仍然居高不下。除了武汉,黄冈、孝感、荆州等地也相继告急!
2月10日下午,受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委托,马兴瑞省长组织相关厅局召开对口支援荆州专题会议。当晚,广东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的首批医疗队,由6个单位抽调的108名队员组成,踏上征程,其中南方医院医护人员85人(后增至87人)。李希书记、马兴瑞省长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医疗队送行,代表省委、省政府送上祝福,送上勉励,也向所有驰援湖北的广东医务人员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至此,广东已先后派出1284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危难时刻,广东的优秀儿女来了!省卫健委副书记、副主任黄飞担任援助湖北荆州新冠肺炎防控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南方医院朱宏书记担任副总指挥、南方医院医疗队领队。
出发前,总指挥黄飞有段讲话直抵人心:“我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我们是勇敢的队伍,大家要勇往直前,同时要确保安全。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要争分夺秒,为控制疫情、救治病人争取最宝贵的时间。我们都是战士,我们代表广东风格、代表广东水平、带着广东爱心奔赴前线。”队员们听得热血沸腾,高呼:“荆州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夜幕下,南方医院举行了简短的出发仪式,李文源院长作动员讲话,朱宏书记带领医疗队宣读誓言,表示“再度披甲赴荆楚,不灭‘新冠’终不还”,出征人和送行人齐声呐喊:“南医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必胜!”南方医院的雷厉风行一以贯之,从在报名者组成的应急预备队里定人选,到发通知、集结完毕,三个小时搞掂。然而准备工作却超前、充分,已经进行了人员的相关培训。医院还把“老底子”都翻出来,凡是医疗队急需的医疗用品,都优先给予。每个队员发放了箱子、背囊、消毒剂、纸尿裤等,还带上了微波炉、干衣机……因为,要打有准备之仗。
起飞了,朱宏在座椅上微微眯着眼,不由得想起了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时的一线冲锋。当时他是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带领医疗队冒着余震危险抢救伤员的情景历历在目。他很了解医院从部队传承的好作风,那是一种敢打必胜的信念,也是胸有成竹的底气,每有召唤,反应快捷,听从指挥;他很赞赏医院7000多员工的大爱情怀、医者操守,他们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医术精益求精,轻易不言放弃……朱宏坐直身子,环顾了一下机舱里那些熟悉的同事们,心里涌起一股柔情:多好的医护人员啊!这里有骆抗先教授的高徒、感染内科主任、国家重大传染病乙肝防治项目首席科学家侯金林教授,以及好几位从医数十年、深受患者信任的专家;有经验丰富的当年小汤山医疗队员黎健勇、梁燕;有把三岁女儿托付家人,同赴荆州的白煜佳和王馨珂医生夫妻;有原定年初八举行订婚仪式、十几桌酒席都安排好又取消的李娟护士;有女朋友何丽娜已经在汉口医院战疫情,今天他又上前线的口腔科护士张煜。还有些叫不出名字却似曾相识的面孔,以及其他医院的同道,他们都是我们的优秀医务工作者啊……想到即将抵达的荆州地区,医疗机构不多,学科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医护人员短缺,传染病、重症、公共卫生等专业人才更是缺乏,病人早期收治分布零散,缺乏集中收治规划;疫情最严峻的洪湖,重症、危重症患者较多,救治任务很重,朱书记感到肩头担子沉甸甸的。作为曾经的军人,他熟知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历史故事。俱往矣!这一回,我们带着必胜信念而来,肯定能够保护好荆州,保护好荆州的老百姓。他想:我们不仅要依靠当地政府和人民,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完成好这次与病魔和死神搏斗的特殊任务,也一定要尽到保护这些医护人员安全和健康的责任。
也是在飞机上,感染内科护士李娟久久不能平静。她和恋人早就说好年初八订婚,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将前来赴宴祝福,没想到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搅了局!她退了机票,从年二十九值班到年初五,今天又登上了援鄂的飞机。她觉得荣幸,也难免有几分遗憾,特别是当那个为拍婚纱照做的新发型被无情剪短而“面目全非”时,她真有几分不舍,但她那位准新郎的一句话让她含泪释怀:“不论什么样子,你都是我心中最美的新娘”。望着舷窗外沉沉的夜色,李娟很有信心地祈祷: “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我们。”
靠在椅背上,血液科护师袁兆民又想起了这几天妈妈问他最多的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其实,报名时他没有考虑太多,就觉得师兄第一批去了武汉,这次科里两位护士长都要求去荆州,他也不能退缩。大学同学听说后问他:“你不害怕吗?”他实话实说:“我害怕,我也怕死呀,但国难当前,总需要有人站出来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值得我们去奋斗。”这样的年轻人,今天来了,或许害怕一阵子;如果不来,可能遗憾一辈子。
那位从小把北宋思想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抄到本子上的姑娘黄倩萍,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惠侨医疗中心的医生。她喜欢自己的工作,还喜欢看灯光下的夜景。可想不到2020年头一回从空中看万家灯火,竟然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这令她终生难忘。快到了。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她俯瞰的这片富饶的荆楚之地,该是鸟语花香的人间天堂啊!一股使命感涌上心头:我们必须快快赶走病毒,还湖北往日的美丽和安宁!——这也是医疗队员们共同的心愿吧!
深夜零点35分,飞机降落在宜昌三峡机场,再乘车到一百多公里外的荆州,已是夜半时分。当晚,广东医疗队掌握的信息显示,截至2月9日24时,荆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1045例,其中洪湖市255例。除中心城区外,荆州所辖的三县级市三县之中,洪湖的确诊病例占比最高,危重病人更为全市四分之一。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总指挥黄飞连夜部署,进行科学的力量配置,健全指挥部工作机制,要与荆州市委市政府密切沟通合作,形成粤荆合力。并当即决定,把南方医院医疗队派到危重症患者最多、形势最严峻、任务最繁重的的洪湖市,全面展开救治工作。
提起洪湖这个湖北中南部的小城,知道的人数以亿计,59年前的1961年春节,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歌剧艺术电影《洪湖赤卫队》在中国大陆公映,片中那首《洪湖水浪打浪》的歌,极尽抒情色彩,周恩来总理喜欢,全国几代人喜欢,医疗队员们也喜欢。
可此刻的洪湖,正翘首盼望战“疫”援兵。因为离武汉只有120公里,95万人口中,不少人常年去省城务工,春节前至少有近6万人返乡,造成输入性病例比较多。在医疗队到来之前,洪湖市还没有治愈出院的病例。
这一天,朱宏率医疗队火速奔向洪湖。他很快完成了与市政府负责同志的对接,又和先期抵达的海南医疗队沟通,成立了广东、海南专家组,指导全市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随后,他带领医疗队专家实地走访了洪湖市6家医院,了解各家医院的患者收治情况,研判疫情形势,分析流行病学,制定了全市整体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降低死亡率、降低新发率的具体目标,以及“分类人群、集中管理、全面排查、科学救治”的方针,开始一手抓危重患者救治,一手抓潜在传染源排查。
在紧急召开的洪湖市人民医院中层干部见面会上,朱宏作动员讲话,传达指挥部指示,鼓舞医护人员士气。同时,医疗队迅速进驻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展开救治。为了充分利用优良的医疗资源,队员们搭建了医疗队驻地与当地医院、南方医院本部的远程会诊系统,形成病情分析会商机制。“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让医务人员和床位等患者,不让患者等床位和医务人员”,成为洪湖防控救治工作的总体原则。
2月13日,是洪湖战疫情以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仅仅不到24小时,在广东医疗队的鼎力支持下,洪湖市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设备、试剂、人员、资质全部齐全,实现了每天500份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产能。医院的疑似患者样本首次开始在洪湖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检测,结束了没有相关设备和资质,只能外送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标本的历史。在这之前要驱车三小时去荆州,才能进行核酸检验,往返时间延误了疑似病例的确诊和排除,也影响对患者的及时救治。要知道,检测能力就是确诊能力,是疫情防控的核心能力。现在,洪湖可以快速排查、确诊患者了!
也就在这一天上午,医疗队员们再次进行防护培训,下午4点, 3名医生和5名护士进入隔离病房,正式接管洪湖市人民医院的感染性疾病楼和重症监护室。这栋感染性疾病楼原来的设计不利于救治工作的开展,按照传染病收治标准,感染管理科专家周浩拿出方案,马上组织人力改造重症监护室,要尽快把危重病人转过去。
2月15日,一场大雪飘然而至。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无声地落下。老话说,瑞雪兆丰年。雪是好兆头,雪是吉祥物。医疗队里的广东人很少见到这么大的雪,不觉有些兴奋,护士们把这个消息告诉病床上的患者,他们也有些高兴起来,都向往大雪之后的锦绣春色。
2月16日,荆州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的洪湖市人民医院ICU,出现了两位身着黄色正压防护服的“小黄人”,其中之一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学科主任、救援队专家邢锐。17年前他曾参加救治非典患者,这次他又带领医院重症学科的医护人员抗击新冠病毒。为了支援湖北战疫,他再三请战终获批准,单枪匹马赴洪湖,这件正压防护服是他带来的精锐武器。
邢锐和南方医院的同行一起,救治危重症患者,用精湛的医术,两次成功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平时,他处处身体力行,尽管做过腰部手术,他仍然抢着和大家一起搬运病床,组装仪器设备,转运危重患者,年轻人惊呼邢主任“一个顶俩”;同时,他还是公认的最会哄患者的好医生。病床前,他常常和患者聊天,如亲人一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归家。
虽然天气很冷,重症监护室的改造却丝毫没受影响,在雪花飘飘中加速完成。2月16日下午,风雪过后的大晴天。10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逐一转移。
短短的300米距离,健康人行走不过三五分钟,可转运一名重症患者,却需要大约半小时。根据病情每名病人配两名至四名医护人员,沿途路边还备着氧气瓶。医护团队需要小心翼翼,一路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因为危重病人脱机后,病情起伏变化就在瞬间,必须争分夺秒,才能确保安全。
16时40分,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推着轮椅上的病人缓缓走出电梯;
16时55分, 6号病人被推出电梯,他躺在病床上,无需吸氧,能自主呼吸;
17时30分,医护人员推着10号病人,几乎一路小跑,进入住院楼。
直到20时15分, 10名病人全部安全转运,大家才松了口气。“时间就是生命!”医生秦耿耿说的一点不假。暮色笼罩下的医院,恢复了平静。经过改造的重症病房里,紧张的工作还在进行。
对于消化内科护士殷青霞来说,2月16日别有意义,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了这个专业,选了这个职业,支援洪湖就是自己的使命,不能抗拒的”。这是她朴实的想法。平时,青霞和同事聊天,总说如果我生在战争年代,一定会上前线,当战地护士。这回战疫情正好给了她机会,她内心很有些激动。
第一次穿防护服上班,青霞好一阵不自如,活动量大时就感觉有点喘,护目镜也压得鼻子生痛。不过忙个不停,自然就顾不上这些了。脱下防护服才发现鼻梁青紫,时间再长点可能就要破皮了,耳后骨突处有个小水泡,是口罩绳子勒出来的。可她居然没有觉得特别累,姐妹们说她精力旺盛。她便很开心,说这样我就可以适应工作,好好为病人服务了。
陈小青也是消化内科护士,在洪湖的第一个班她觉得很辛苦。穿着防护服,往常很简单的操作也变得挺费劲,很快就感觉闷得慌,喘不上气,热起来不停地出汗,头也晕起来。真想快点下班,在蓝天下正常呼吸。但理智告诉她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下就没事了。她果然坚持下来了,设身处地想想,其实湖北的医护人员最辛苦,他们支撑了那么久,我们这点苦算什么呢。她觉得自己不是什么英雄,但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党员、护士、南医人,就应该这样!
下班了。交完班的医护人员还得排队消毒才能走出病房。就在等待消毒的那几十分钟里,一身披挂的他们坐在椅子上就进入了梦乡。实在太累了!
屈指算来,到洪湖已经一个星期。2月18日上午,黄鹏医生查完房,听说一位患者发生了右侧气胸,弄不好可能随时危及生命。许文伟是内分泌科的医生,他着急地询问怎么请外科医生过来做胸腔式引流手术。黄鹏是急诊外科主治医师,这个事他拿手。虽说和许医生不是一个医疗组,可分工不分家,他主动说:“我可以做,这样还能减少使用一套防护装备。”许医生有几分惊喜,这下既抢了时间,又节约了医疗资源,还能避免另一个外科医生的感染风险,一举三得呀!黄鹏请两位护士协助,穿防护服做手术,增加了难度,他淡定地对患者进行局麻、切皮、扩开,最终放管成功,再缝合固定,一丝不苟,顺利完成。自己的外科专业这么快在洪湖派上了用场,黄鹏心里有点儿小满足。
年轻的护士曾丽在她的洪湖日记里,写下了四次流泪的心路历程:科室领导和小伙伴给她送行时,她在大巴上“满眼含泪,心怀热血”,尽管不知归期;往洪湖进发穿行无人少车的市区大街,仿佛一座空城,她“不禁泪目”;经过一个路口管卡,看不到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的面容,只有他们手中挥动的小红旗格外鲜艳,“那一刻,泪流满面……心中感慨万千”;而当她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出隔离区的时候,视频中指导他们脱防护服的陈老师说:“辛苦了,等你推开这扇门,就能看到,外面下雪了,很美”,她的眼泪瞬间就下来了,不知道广州天气怎么样?这个想家的孩子,内心却更坚定了来时的信念:“拯救生命”!她搬出了自己喜欢的那句话:“以前,全世界保护90后,现在,轮到90后来保护全世界了”!有点狂吧?但豪迈一把有何不可!况且这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呢!
2月18日晚上8点,心外科主管护师孙慧美刚交完班,就听到何沛璟叫她,急急走过去,原来是13床患者病危!8小时没有吃喝、准备下班的吴永明教授赶来抢救。他们先用无创面罩辅助,这期间,患者的痰液不停地往外喷溅,必须给患者插管,而插管即使顺利,时间很短,也会产生大量气溶胶,防护不到位就极容易感染。但事后孙慧美说,她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有经验,更因为刘来昱主任的技术“超级过硬”,穿着那么厚重的防护服,带着几层眼镜,竟然数秒内插管成功!随后,她给患者装上密闭式吸痰装置,继续吸痰,慢慢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升到了85%,血压也回复到正常水平,病情稳定下来……而几个医护人员的晚餐,无条件变成了夜宵。
医疗队与当地政府、海南医疗队成立了联合指挥部,形成了每日上午9点联合会商机制,并先后向洪湖市委市政府提交了8期《洪湖市新冠肺炎疫情研判和防控策略建议》,为加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2月20日下午,南方医院再次派出16名医务人员,组成第三支医疗队直奔洪湖助战。3月14日,在医疗队到来的第33天,洪湖在院患者“清零”!那一天,这个小城的热泪、欢乐、感慨和谢意,交相融汇,难以言表。
医疗队要走了,来不及与春波荡漾的洪湖进行一次亲密接触,来不及走街串巷,好好品尝这里的特色美食。可是,有件事不会忘记,那就是离别前,南方医院与洪湖市政府签订了医疗支援帮扶合作协议。今后,远程会诊系统将连接洪湖和广州的南方医院本部,继续帮助当地救治病人,同时还将开展人员培训、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指导等一系列工作,洪湖老区的医疗救治综合实力有望进一步增强。长眠的洪湖赤卫队先辈们有知,该会含笑九泉。
别了,洪湖!明媚的春阳下,朱宏书记带领医疗队员们与洪湖人一起,种下了一片友谊之树,纪念这段并肩作战的共同经历,装扮这片记录了两地医护人员生死患难情缘的红色热土。
从2月10日起,广东先后派出7批次共581人的医疗队支援湖北荆州,两天内实现支援全覆盖,很快控制了疫情扩散,患者治愈率大为提升,病亡率显著下降。3月4日,荆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永辉怀着感激之情说:“广东省援荆医疗队在荆州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到来,给予最权威的指导,取得最直接的效果,提供最无私的帮助。”
在荆州城区和其他县(市),广东医疗队承担了全市疫情最严峻地区的防控工作,组建了2个重症救治中心和洪湖区域救治中心,共同管理30个病区,便于集中治理重症患者。这些地方活跃着广东医疗队员的身影,给当地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留下了无法忘怀的深刻印象——
深圳第二批医疗队进驻荆州监利县,监利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1例,其中监利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在广东队接管后共入院109人,其中108人治愈出院。2月20日,深圳第四批医疗队抵达荆州第一人民医院,整体入驻ICU和重症病区。到3月15日,ICU和重症病区共收治患者57人,已有17名ICU患者转为重症,还有23名患者从重症病区转到了普通病区。
从2月20日起,医疗队员、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室主任医师麦聪,开始负责广东医疗队荆州市中心医院危重症救治中心ECMO的协调处理工作。他告诉大家:“ECMO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团队的战斗。”重症患者认识“麦医生”,熟悉他的声音,因为他总是大声为患者鼓劲:“坚持住,别害怕!再加把油,会好的”。医疗队员们赞扬他:麦教授非常较真、直言不讳,有很强的专业精神。在荆州医生眼里,他就是位“拼命三郎”,凌晨3点还在微信群里讨论病情,简直是以命搏命。该院ICU主治医师秦怡充满感激地说,“ECMO交流微信群里,广东的专家几乎是24小时在线的,用夜以继日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出现问题,他们都会在群里做解答、指导,如果病人有问题,他们会大半夜爬起来救人,10分钟内专家就会聚齐……我们医院开展ECMO的实践是比较少的,这次广东专家到来给我们很大的指导,我们现在的ECMO技术,可以说是麦聪医生、廖小卒医生(医疗队员、中山市ECMO团队队长)手把手教出来的。”广东医疗队到来后,她最大的收获是在ECMO的操作使用上。而广东医生们的敬业和操守,带给他们的影响,更是长长久久的……
医疗队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护长卢慕荣,是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的双护长之一,同时接管医院ICU和重症隔离病区的救治任务。她带领的荆粤护理团队有80多人,主要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
到荆州的当晚,卢慕荣就忙着参加培训、清点物资,深夜才躺下休息。接管病区后,卢慕荣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廖护长带着团队连夜布置病房,一项一项物资查漏补缺,在2个多小时内顺利接收了来自全院的13名患者。他们认真评估每个患者的病情,指导落实个体化护理,优化工作流程。
卢慕荣拥有近20年丰富的重症护理经验,是赴港ICU专科护士,获过省、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近年来她带领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先后完成了近50例ECMO(人工膜肺)患者的救护,这对荆州的患者治疗是很有利的经验。
2月20日从广州出发之前,卢慕荣还带领团队配合医生为一名患者上ECMO。完成操作后,她顾不上吃午饭,匆匆回家收拾行李。她的先生钟文德是和她同一家医院的医务科副科长,很理解和支持妻子的选择,唯一的嘱咐是含金量很高的一句话:“平安回来就好。”万语千言都在其中了。
家里不是没有困难,丈夫也在抗疫一线,小女儿才刚满两岁,正需要多陪伴和照顾,但卢慕荣明白:“身为医务人员,湖北更需要我”。
她来了!来了就是荆州人。卢慕荣结合自己多年的重症医学护理和“抗非”经验,重新梳理感控制度流程,对病区出入通道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组织多场专题培训,并在通道安装摄像对讲系统,进一步落实监控工作。病区环境有了改善,诊疗流程不断规范,有利于患者救治,也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安全保障。
忙着,不停地忙着。卢慕荣说:“我第一次感受到连思考的片刻,都这么紧迫,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直到有意见反馈:“广东医疗队来了以后,这里改变很大,一两天就大不一样了!”卢慕荣踏实了:“我们很自豪也很有冲劲!”
在隔离病房见到年轻的同行小雪时,卢慕荣心疼得不行。这个25岁的护士,是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时被感染的。2月18日确诊后,她因为病情恶化,20日转入重症救治中心,吸着氧,一说话就心率快,气促,只能卧床。
卢慕荣针对小雪的情况,建立了特护小组微信群,随时讨论病情,确定各项护理要点,比如氢氧机的使用时间,每餐都要保证的牛奶、鸡蛋,什么情况下开始适当下床活动等等。医护团队还与钟南山院士多次远程会诊,不断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小雪的缺氧状况很快得到改善,氧合指数也上来了,死神望而却步。3月6日,小雪走出隔离区,沐浴着久违的春光,出院啦!
小雪出院后,18床56岁的赵叔成了ICU里最年轻的患者,那些天,赵叔经历了鼻导管吸氧、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给氧、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闯关至今,已是出院有望。
遵医嘱,卢慕荣为赵叔进行了支气管镜下肺部的吸痰和灌洗,他的血气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经过评估,赵叔需再次进行CT检查。ICU到CT室要出楼,转运过程得有呼吸机和抢救药物等物品,医护团队做了细致的准备。途经楼下的小花园时,卢慕荣和队友惊讶地发现:樱花已经盛开!在赵叔返回ICU时,医护人员停了下来,指着樱花树轻声呼唤:“赵叔,樱花开了,赶快康复哦,早点回家……”赵叔慢慢睁开双眼,樱花正向他绽开笑脸,他的眼睛里露出了生的渴盼。
事后卢慕荣感叹道:“他们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我们要治病也要治心,用人文关怀来温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不要放弃对世界的热爱。”
患者从ICU转去普通病房后,卢慕荣仍然挂在心上,她经常去看望他们,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聊聊家常,有时候还带上广东特产。她忘不了:“有一位患者转出ICU时,竖起大拇指、含着眼泪说,‘你们不远千里来救我们,还这么关心我们,比亲人还亲!谢谢你们!’”在卢慕荣看来,这就是最高的奖赏。
一个月过去了,荆州的疫情持续转好,广东医疗队要返程回家了!但两个重症救治中心还有极少数重型、危重型病例,少数普通型患者还在住院。卢慕荣等12名队员选择继续留守。请战书很短、很坚决:“……只要还有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我们广东医疗队坚决不撤离。恳请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批准我们的再战申请!”
很巧,也就在这一天,卢慕荣收到了一个陌生人的来信:
卢护长:您好!我是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的一名退休职工。因为这次疫情,让我们有了一次特别的“相遇”。您为荆州人民的健康,千里迢迢不辞劳苦前来支援,让更多的病人转危为安,让更多的家庭恢复幸福。荆州人民不会忘记广东医疗队的辛勤付出,我也记住了您的名字——卢慕荣。现在疫情结束了,谢谢你们的大爱精神,您的壮举教育了更多的年轻人,以后国家有需要,(他们)一定会学着你们的样子,负重前行,守候人民的健康。
外面已是春暖花开,当我们尽情享受时,再次感谢你们的仁者仁心。
一个普通的荆州市民
卢慕荣捧读来信,顿时泪流满面。她在心里说:谢谢您,谢谢荆州人民。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何况疫情并没有结束,我已经决定继续留守荆州。她十分明白:回到广州也不是疫情的完结,她还要重返岗位。为护卫人民健康出力,是她的职责……
3月20日,大部队撤离,卢慕荣的心情有点复杂:“我和团队的每个队友都拥抱了一遍,我成功把他们一个不少、安全送回家了。这一个月,我第一次感觉到这么美好的春意,是开心、是温暖、也是满足。”目送队员们乘坐的大巴远去,目睹荆州人泪水飞洒的难舍,她说:“荆州市还有6例重症患者,我们还要啃‘硬骨头’,特别是3个上ECMO的患者,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只要还有在院患者,我坚决不撤。”
留守医护团队建了个微信群,名字叫“再战荆州”,今生“荆”世,“粤”来越好!
几天后,荆州最后一个患者李姨也要出院了。一个多月前,李姨家发生家庭聚集型感染,她孤身一人躺在ICU病床上,牵挂着亲人,担心自己不知道能否康复,很受煎熬。卢慕荣的细致护理和暖心话语,让李姨安心治疗,病也好了起来。转到普通病房后,卢慕荣依然每天去看望她。终于要出院了,她在微信上用朴实的语言话别:“卢护士长,你们为我们病人辛苦了一个多月了,我希望你们能早点回家睡个好觉,平平安安和家人团聚,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卢慕荣紧紧依偎着李姨,照了一张合影。有点遗憾的是,毕竟是疫情期间,两人都没有完全露出“庐山真面目”。但两颗鲜红的心却是真诚相通的。
和卢慕荣一样,这支医疗队伍中的女队员,不让须眉,顶起了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等各项工作的半边天。当她们在荆州度过了一个不休的、别样的三八节时,意外收到了来自广东省支援荆州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黄飞的一份礼物,那是一首献给医疗队全体女神的深情款款的诗,一首战斗激情和浪漫主义交融的赞歌:
“让我采一束荆州的油菜花
——献给广东荆州医疗队的女神们”:
……此刻,你们正穿上白色战袍,
和亲人挥一挥手加入广东铁军,
开赴千里之外,冲在抗疫最前线,
让荆州这个千年古战场,
成为抗击疫魔的新阵地。
当疫霾散尽,
让我采一束荆州的油菜花,
装点你脱下口罩的容颜,
让我捧一杯滔滔的长江水,
酿成你平安归去的美酒……”
当我们轻声吟诵这样的诗句,怎么能不被打动,又怎么能不向这样的女神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而医疗队的女神们也从这样的诗句中,进一步了解了这位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总指挥黄飞,原来他果敢快捷的作风、镇定自若的调度背后,有着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大爱柔情。
在荆州的土地上,三四月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金灿灿,展现着春天,预示着丰收。广东的医疗队员们,在这里为抗击疫情的春天而战,为百姓健康的丰收而战。他们一心救治患者,和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他们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的研判分析,提出了全市集中收治病人,全市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强化农村社区网格化防控等三方面的防治建议……
同样在荆楚之地,我们别忘了有这么一批广东疾控人,也在同心战疫情。1月31日,来自广东省疾控中心的陈秋霞,作为广东省疾控中心第一批驰援湖北宜昌应急检验队的队长,带着队员们抵达宜昌疾控中心。这对于原本检测压力大、防护物资匮乏、已连续超负荷运转的当地检测人员,“可谓是雪中送炭,如同一支奇兵、一针强心剂!大大缓解了我们的工作压力。”宜昌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所所长余枫华感慨地说。
广东应急队是驰援宜昌疾控最早的援兵。陈秋霞和当地同行协商,确定了双方混合搭配的联合检测工作模式,两地检测人交叉排班,一起加班实验,研判检测结果,做到了高效运作。仅仅三天时间,他们就基本完成了宜昌市“清样本存量”的艰巨任务,确保后来实现了“当日送样,当日检测,当日报告”的目标。
有一次,某地送检十几份样本,检测结果全部显示阴性。陈秋霞通过观察扩增曲线,与之前的送检数据比对,发现部分样本有微弱的曲线扩增,敏锐地觉察到可能有问题。她坚持要求医疗机构对这些病人重新采样,再次检测,结果发现其中几例样本为阳性,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也避免了携带病毒的患者造成更多传播。
面对送检样本,陈秋霞及其团队是离病毒最近的一群人,也是站在新冠肺炎确诊最后一道关口的把关者。他们每天一早进实验室,往往要忙到晚上10点之后。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不能喝水、上厕所。这种对体力和意志的极大考验,他们经受住了。进驻17天,他们共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样本3103份,而且不断刷新日检测样本记录,最高时达到了单日检测546例。
天天猫在实验室,没有机会看清宜昌的模样,广东疾控人只是默默尽职尽责。当地的疾控同行说:“广东应急队为我们宜昌市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宜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冲这个评价,陈秋霞他们觉得值。
快要回家了,医疗队的工作量比刚到荆州时略微减轻,那么我们能再为荆州多留下一点什么呢?医疗队救治专家组组长蒋文新觉得,来到荆州后我们一直注意在医疗实践中培训、提升当地医护人员的实力,现在可以挤出时间,那就针对部分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把每件事都讲透,让大家形成一个观念,“医学的教学是一贯的、终身的”。
3月10日下午,蒋文新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开课,向当地医护人员讲述“打造安全的移动ICU”。课堂上,讲授者认真,倾听者入心。那些和蒋主任共同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荆州同行们,都感慨良多。在工作中,同行们看到广东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也看到他们高尚的医德。广东医生亲自为患者换药、做彩超,每回帮助危重患者俯卧位吸氧,几个主任都过来动手,把患者翻过身来。好几次,蒋主任和广东医生们小心翼翼地推着危重患者去拍 CT,几百米的路程,汗水已是湿透衣衫。荆州市中心医院ICU主治医师杜锦飞和蒋文新住在一个宾馆:“蒋主任和其他广东队员每天都是很早起床,因为要进隔离病房,早上不能吃太多。等他们吃午饭的时候,常常已经下午一两点了,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他们从来没抱怨过。” 跟着蒋主任查房,杜锦飞觉得获益匪浅:“……他对病人的每一个细节都关注到。对每一个病人,蒋主任都会做好手卫生后和病人有个抚摸接触,传递温暖。下雪的那几天,蒋主任会摸摸病人的四肢,看他们冷不冷。冷就加被子,或者是电热毯。” 细节决定成败,广东医生做出了形象的诠释。这些经历和蒋主任今天的授课内容一起,铭记在荆州医护人员的心中。广东医疗队员们带来的广东经验,展示的广东力量,荆州人民分享了,感受了,记住了!
“荆州不清零,广东医疗队不撤退。”这是一诺九鼎的广东承诺。3月27日下午,送走最后一位住院病人,广东援荆医疗队实现在院患者清零。3月28日,挥别奋战40多天的荆州,广东援荆医疗队最后一批撤离的15名队员,踏上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