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工业园升级成现代产业园区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韬远
拱桥绿树红花,一墙一景……佛山顺德容桂红星社区的低矮星铁棚厂房已不见踪影。泛舟河涌之上,“一河两岸”的艺术墙绘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成为“网红打卡点”。
最近,记者再度走进佛山市顺德区,发现类似的场景并不鲜见。据悉,2018年起,顺德开启了村级工业园改造这一“头号工程”,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城乡形态。随着一座座现代化产业园逐渐成型,村里环境好了,村民们腰包鼓了,村改带来的高质量发展,带着越来越多人迈进小康新时代。
村民分红增加三倍
在位于顺德龙江宝涌万洋数字装备园里,一座配套齐全的现代化产业园已初现雏形,部分企业已入驻。一年多之前,这里还是一大批散乱破旧、横七竖八的星铁棚厂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顺德乡村工业加速发展。仙塘村为了提升村民收入,划出土地出租。最初租地的多为本地村民,他们在租地之后自建厂房发展企业,开办起了不少的家具厂。
但是这些多是一层星铁棚随便搭建起来的厂房,可使用面积十分有限,入驻的也多是不成规模的小工厂。刚开始这些厂房确实给村民带来了一些收入,也改善了一些人的生活。但这些在上世纪90年代签订的合同,租金低廉,当地村民能收到的分红更是少之又少。
顺德不少村庄面临着同样的状况。反复调研讨论之下,顺德决心推动村级工业园的改造。先行一步的仙塘村开始全力推进村改。拆掉旧工业园,引入专业的产业园区建设运营企业加入村改。据介绍,新引进的一家企业的经济贡献,就比旧园区的总和高。
如今,村级工业园改造带来的回报已开始显现。宝涌工业区(一期)地块被万洋集团以1.83亿元竞得开发使用权,村里的成年股民一次分红约1.4万元。村民的回报远不止这一笔分红,随着万洋众创城一期建成启用,仙塘股份社将获得3万平方米新厂房,估算租金收入约540万元/年。而等到全部园区建设完成,村里将有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业厂房,作为自持物业,未来的租金收入将会更高,能达到改造前三倍多。
“这批厂房是我们村民的‘聚宝盆’,将为村民带来持续的收益,村民今后每年都能收到一笔可观的分红,让村民的生活品质再上一个台阶。”仙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赖珠兴说。
不仅是在仙塘,顺德村改早已遍地开花,通过改造,已经有不少村(社区)集体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村改以来,全区农村集体资产两年间增长16.2%,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
城乡环境实现大变样
伴随着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深入,除了村民荷包鼓起来,村里的环境也彻底变了。“过去龙江大涌常年有污水排放,在宝涌工业区很少看到蓝天。”仙塘村村民赖伟文说。随着破旧散乱的厂房逐渐被拆除,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建设起来,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村里的变化还远不止于此。村改带来的收入提升为村里环境改善提供了支撑。按照约定,村里对集体物业的租金收入提留一部分,作为村里的发展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当中。很快,乡村振兴的各个项目都开始运行起来:党群活动中心建起来、旧马路宽起来、河涌河岸美起来,老市场旺起来……
近两年,这样的蜕变在顺德的村居之中连连上演。顺德希望走出一条湾区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将村级工业园改造与乡村振兴同步,探索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加快发展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正如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所言:“村级工业园改造像是一条扁担,一头挑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头挑着乡村振兴。村改正不断重塑着顺德的城乡形态,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牵引着顺德城乡同步迈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