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曦实习生何青欣
你玩过盲盒吗?你知道这是一门收入颇丰的生意吗?11月22日晚间,港交所文件显示,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玛特(Pop Mart)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投行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这意味着泡泡玛特即将登陆资本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收入8.18亿元,毛利5.33亿元,经营利润2.08亿元,期内净利润1.41亿元。
天眼查资料显示,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主要销售潮流玩具、电子及美妆产品,并自行设计“盲盒”玩具。截至去年底,公司在全国营运114家门店及逾800家机械人商店。公司去年净利润达4.51亿元人民币,按年同比大增3.5倍。
产品多线发展,IP收入强劲
泡泡玛特的业务围绕IP和潮流文化展开,产品线早已不只是盲盒。泡泡玛特将自己的产品线划分为盲盒、手办、BJD(球型关节人偶)、衍生品(指的是毛绒玩具、钥匙扣等品类),以不同价位分别面向不同的消费人群。目前,盲盒产品依然是泡泡玛特的主力。2017-2019三个年度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泡泡玛特的盲盒产品销售产生的收益分别为9140万、3.596亿、13.592亿、4.024亿和6.887亿元,分别占同期泡泡玛特总收益的57.8%、69.9%、80.7%、74.0%及84.2%。
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运营93个IP产品,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值得一提的是,网红“Molly”这一IP是该公司的摇钱树。招股书显示,基于Molly形象开发的产品销售额分别占2017年、2018年及2019年总收益的25.9%、41.6%及27.1%,为泡泡玛特带来了巨大的营收。
收入连续暴涨,模玩类排行第一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分别实现营收1.58亿元、5.14亿元、16.83亿元,其中2018年、2019年的营收同比分别增长225.4%、227.2%;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6.9万元、9952.1万元、4.5亿元,三年时间利润暴涨289倍,吸金能力超强。
此次赴港上市,是泡泡玛特第二次进军资本市场。2017年1月,泡泡玛特曾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9年新三板摘牌。2019年8月,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所有企业股东及自然人股东全部退出,由PopMart(HongKong)HoldingLimited出任唯一投资人,王宁仍继续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天眼查信息显示,泡泡玛特至今共有八轮融资记录,投资方包括华兴新经济基金、正心谷资本、蜂巧资本、创业工场、启赋资本、华强资本和黑蚁资本等。今年6月1日,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期间,泡泡玛特收入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和16.83亿元,连续两年同比增长了225%以上。今年双11,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最终销售额为1.42亿元,成为玩具类目中首家"亿元俱乐部"成员。去年双11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交易额为8212万元,继2018年创下天猫双11模玩类目第一名之后,在2019年双11超越乐高、万代、Line Friends等知名玩具品牌,以295%的增速成为天猫"双11"整个玩具类目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