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郑自松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长远发展的支撑和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惠州,除了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还积淀了灿烂的地域文化。
惠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既有惠州西湖的苏东坡寓惠文化、罗浮山的道教文化和葛洪的医药文化等历史元素,又有全国最早建立区级苏维埃政府的高谭革命老区、叶挺故居等精神性、感染性和传承性强烈的红色文化,还有中国三大民间画之一的龙门农民画、北宋广东三大民间窑场之一的东平窑、南拳流派之一的李家拳、惠东渔歌、麒麟舞、舞火狗等传统文化。厚积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新时期先进文化,滋育了惠州这块热土,凝结成了“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惠州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强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引领和助推作用,是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惠州如何根据当前实际,结合自身优势,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中找准定位,以文化助推惠州的繁荣兴盛呢?
首先,要积极发掘文化资源,把准惠州的城市特色。惠州可发掘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是如何体现出它的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要通过深入发掘苏东坡、葛洪、叶挺、廖仲恺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发挥名人效应,增强文化底蕴;通过宣扬罗浮山、西湖、南昆山、巽寮湾、双月湾等名山秀水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文化,发挥景点效应,增强文化魅力;通过打造高谭革命老区、叶挺故居、东江纵队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发挥感召效应,增强文化影响力。
其次,要突出做好文化融合,提高惠州的城市魅力。惠州的文化元素分散在各个县区,需要全市统筹规划,融合发展,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各县区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文化内容,制定具有前瞻性的长远规划,打造既互为融合又特色各异的区域文化,满足不同人群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以提升市民素质,推动城市科学、体育文化等综合建设。要在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事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元素注入产品中,让惠州文化更直观、更强烈、更有吸引力。
再者,要大力加强文化宣传,扩大惠州的城市影响。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和文艺团体为挖掘、整理、宣扬惠州文化做出了很多努力,有关部门也多次到外地开展惠州文化旅游宣传周活动,以生动直观的图片展示惠州,以精彩的文艺节目演绎惠州,以热情的文学作品书写惠州,以动人的歌曲唱响惠州,惠州已逐渐为外界所接受和认可。但惠州的文化特色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注入活力,需要一如既往的提升和宣扬,需要用有力的文化宣传点亮这座千年雄郡,提高市民的认可度和公众的感知度。
在融入大湾区建设和创建国内一流城市的进程中,只要我们以“识达古今”的睿智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着力提高城市文化魅力,使惠州的文化底蕴更厚积,文化氛围更浓郁,崇文意识更强烈,就能把惠州建设成大湾区的文化制高点,让大家通过这张具有惠州特色的文化名片认识惠州,喜欢惠州,走近惠州。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