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 8
统筹策划/陈骁鹏 马勇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陈骁鹏
8月25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惠州府志·风俗》记载:“七夕,男女晨起担水贮之,谓‘七夕水’,饮之可以治疾明目。”旧时,惠州民间自发举行拜七姐仪式、七夕贮水与赛巧等传统习俗丰富,让人津津乐道。
随着时代变迁,不少七夕旧俗已湮灭,唯有“七夕贮水”流传至今。羊城晚报记者从多处获悉,今年七夕凌晨,众多居民在江河水井溪边排长队取水,甚至驱车上山接泉水。据说太阳升起前取的“七夕水”终年不变质,有药效。
惠州有不少类似民风民俗和传说故事,如西湖见证了东坡与朝云千年流传的爱情故事;罗浮山传说由罗山与浮山千里相会合并而成;双月湾更具有“月圆人团圆”的好意头……专家认为,惠州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人文遗迹,更有湾区市场,建议打造“浪漫惠州”文旅新名片。
》》》热闹七夕
各地江河水井边排长队取水
七夕凌晨,一轮圆月高高挂在空中。罗浮山深处的酥醪观整夜灯火通明,数十人拿着大大小小的水箱,排着队取水。有人等不及,手掬一捧泉水喝,清甜无比。眼前这一场景,观里的道士司空见惯,他们加入队伍帮忙装水。人们满载而归,嬉笑声不断,成为寂静深夜的一道风景线。
“每年七夕,酥醪村都很热闹,山泉水很受欢迎。”酥醪村村主任高锦旭介绍,村里的泉眼、水井、溪水或河道边,接七夕水的人络绎不绝,不仅有惠州人,也有来自广州、东莞等地的。外地人直接饮用或者泡茶,而本地人大多用来酿酒,部分留作他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酥醪村接水的队伍中,还出现了惠州糯米酒酿造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周毅、钟兴玲的身影。据介绍,要做一瓶好的糯米酒,需要“好水”“好米”“传统好工艺”,三者缺一不可。“七夕水酿造的糯米酒清澈透明,清甜可口,不少熟客专门指定要这款酒。”周毅笑着说,20多年来坚持上山取一万斤水,精心酿造限定酒,用于珍藏销售。
在博罗杨村镇竹子园,“七夕贮水”几乎是全村参与的盛事。当晚将近300名村民前往,人群将村里的古井团团围住,以至于井水干了几次。街坊陈秀花介绍,归家后,将水倒入瓦缸中,再把冬瓜洗净切块放入,装满后加盖并用泥土密封起来。每家每户做法略有不同,有的家庭会浸泡木棉花、金银花等草药。
“至少要密封一年至两年时间。”陈秀花说,七夕水存放的时间越久,功效就越好。一般呈金色透明或沉褐色,味道清淡,与普通开水无异,但却能清热解毒、去湿消暑,老少皆宜。她说:“有人上火牙疼,喝杯七夕水就能解决。”
不仅博罗一地,惠阳区平潭镇不少村民也会到该镇的西河古庙打井水。晚上,打水的村民在庙前对唱山歌,直到天亮。龙门蓝田冬坑村村民接水的习俗也已流传几百年,持续至今。
》》》市民记忆
传统七夕节活动好戏连场
在老惠州人的记忆中,传统七夕节活动精彩纷呈,好戏连场。土生土长的惠州作家苗理洁还记得,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其所居住的北门街,从初六晚上开始,女人们就举行拜七姐仪式。她们燃上清香,以香花草、玉兰、茉莉、蔷薇等七种鲜花叩拜。事毕后,将鲜花浸于清水盆中,放置在天井或阳台处,待天明时洗脸。传说,用香花水洗脸可以让人更漂亮,洗眼睛让眼睛更明亮,洗浴能消灾除病。
初七上午,她们就会聚在某户人家院子,依次摆放精心准备的衣物,比比看谁的女工技艺更好。如果稍逊一筹,会感到羞愧,努力提升。苗理洁说:“所以我母亲那代人都有一流的针线活,手工制作的衣物十分耐穿。”
七夕节的重头戏是挑七夕水。到了七月初七寅时(凌晨3-5时),左邻右舍的女人们就顶着星星,踏着月光,成群结队到东江河边挑七夕水。苗理洁回忆道:“北门街挤满了来来往往挑水的人,走路的声音在街上回荡。为防止水溅出来,她们还会放一个十字的竹架。尽管如此,第二天一早起来,整条街也不免变成了一条水路。”
挑回七夕水后,就装到瓦罐或坛子里,以备一年之用。神奇的是,谁家小孩子生疮或生“猪头腮”(腮腺炎),将七夕水拌磨草药“无患子”(又名木患子或叫省手根)成汁涂在患处,再用墨写一个“虎”字,“老虎吃猪”,据说很有效;若是烧伤、烫伤,用七夕水浸木棉花,搅烂敷在患处也有效。
鲜为人知的是,惠东县平海古城过去还盛行“七巧贡案”。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至清代,平海城内几乎所有大姓家族都参与。七巧贡案从农历七月初六日晚摆设至初八日晚,一般都在家中的前院摆设,便于供人欣赏、点评。家族中的小女孩、大姑娘、新媳妇和老太太们,通过亲手制作的各式各样“贡品”,拜祭七姐,相互赛巧。直到上世纪60年代后,此习俗基本消失。“如今七夕演变成了爱情节日,反而是背离了传统意义。”苗理洁说。
》》》专家建议
打造“浪漫惠州”文旅新品牌
在自来水普及、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还坚持“七夕贮水”的基本都是村子里上了年纪的人。博罗县文史专家邬榕添说:“很多年轻人都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但是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还是得有个传统习俗来搭配,希望这个习俗能一直传下去。”
七夕节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代表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惠州缺少七夕的浪漫氛围。”住在市区的市民林先生每年都去商场消费过七夕,比较枯燥。他希望能够出现更多具有惠州特色的七夕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事实上,惠州的山湖海大多拥有美丽的传说故事,是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宝藏”。如,“浪漫西湖”拥有着苏东坡与朝云的爱情故事,代代流传;罗浮山更是有名的“爱情之山”。传说,博罗原有罗山,浮山是从东海“浮”来“傅之”(附在一起),故名罗浮山,东晋有葛洪鲍姑夫妻隐居罗浮山采药济世,相濡以沫著书立说的爱情佳话,“师雄梦梅”、“安期会神女”等爱情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诵;惠东双月湾则有“双月团圆”的好寓意.......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说,惠州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遗迹,还有湾区市场,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转化。
他建议,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节庆融合发展,衍生出一种新业态,打造出“千年约惠 浪漫惠州”的文旅融合新品牌。具体可以通过“五化”,即故事化、有形化、项目化、节庆化、产业化,持续推动传统文化赋能旅游产业,带旺文旅人气,助力惠州深化发展全域旅游。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