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白雪
今年国庆期间,惠州推出“夜色惠精彩”历时3个月的文旅体消费活动,在推进夜经济上已初见成效。
夜市,如同一座城市的浓缩版,它涵盖了这座城市的市井百态、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市民的精神风貌。如何让惠州夜市脱颖而出?笔者以为还应在文化上做文章。
人们熟知,游客每到一地,普遍的心理是寻找当地好吃、好玩、好看和当地独有的名胜古迹。这好吃中隐含着饮食文化内容。比如惠州客家酿豆腐,从中可了解客家人迁徙的历史和思乡情结及地域性饮食的演变。再如阿嫲叫,可以从这种小吃名字的来历中触摸到本土亲情文化的脉络和传承。
人们每到一座城市逛夜市,首先想到的是品尝地道的本地知名小吃,我们的夜市既要有类似北京烤鸭、蟹黄饼那样高端的名牌产品,更要有成都的兔头、云南的米线、长沙的臭豆腐这样富有本土特色的知名小吃,让它成为一座城市标志性的饮食品牌,成为人们必吃、必买的美味佳肴。我们要立足本土,打造一批具有惠州特色元素的名小吃,吸引八方食客、回馈本地百姓。
夜市还要有足够的能力引发市民游客休闲娱乐和购物的欲望,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购物当然要有可购之物,比如海南的椰子和由之加工成的各类商品;青藏高原的牛肉干、酥油茶、青稞酒;它们的吸引力均在于明确的地域特色。而物产丰富、江河湖海山泉一应具有的惠州,可购之物,除罗浮山百草油、龙门农民画及其衍生品外,往往道不出更多具有代表性、叫得响的知名特产。大多是一些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产品,就像梅菜名在梅州并不在惠州一样,还有种类繁多的客家米酒,又有哪种有绍兴黄酒那么有名?
夜市的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学习外地经验,秦淮河上的桨声灯影,广州的珠江夜游,凤凰城沱江边上的琴曲歌声,都有我们学习借鉴之处。要想方设法留住客源,有人气才是王道,有消费者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地消费才是霸气。
我曾到过不少城市,九寨沟高原红演出队表演的浓郁藏族风情歌舞,成都那场精美绝伦的歌舞、剧表演,都把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精华浓缩在演出之中,赏心悦目,难以忘怀。游客在轻松愉悦中对该地的文化、风情有了了解,这恰恰是我们所缺少的。
一座城市成功的夜市标志,应该是拥有高、中、低几种不同群体参与其中的消费模式,如此才能更好地刺激消费,拉动夜间经济。如今夜间经济已经由早期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不提升夜市的档次,便无法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
最能代表惠州元素的商业步行街和惠州市政府新近打造的水东商业街,还有旧城改造利用的成功模式——祝屋巷,无论规模和地理位置的优势都堪称惠州之经典,如今已成为惠州人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美中不足的是,它们同样缺少有惠州元素的品牌商品。龙门米饼如何成为厦门馅饼那样的手信?又如何把具有惠州元素的手工艺制品打造成夜市的主打手信?这都需要通过包装和宣传变成文创产品。
在打造、开发本土品牌的同时,还应胸怀天下,适当引进国内外品牌和名牌商品,双管齐下。比如年轻人喜欢休闲娱乐的水东街酒吧,如果能吸引一家国内知名连锁酒吧,或许其格局和地位,包括消费群体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