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电影《八佰》的上演,把抗战中的一个历史细节再次带回公众视野,八百壮士和四行仓库的故事,一时成了刷屏网络的热门话题。
中国人热爱和平,因此从未忘记近代的屈辱史,反战立场坚决。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四行仓库守卫战前后只有短短四昼夜,但80多年来被反复书写,可谓浓墨重彩。
投身抗日宣传的文化人士,早在这场战斗发生后的1938年,就开始了艺术创作。上海的进步作家,纷纷提笔讴歌勇士们的英雄壮举,著名作家田汉、陈白尘创作了舞台剧《八百壮士》公演。
同是1938年,由阳翰笙编剧的《八百壮士》,第一次以电影的形式,将这一英勇事迹搬上银幕。当年刚创办不久的《新华日报》,还刊登了这部电影的海报。
此后,《新华日报》持续跟进报道“八百壮士”撤离四行仓库后孤军困守的遭遇,将历史如实记录了下来。孤军战士升旗、出操,官兵绝食抗议拘禁,转献捐款支持武汉抗战,谢晋元被叛徒刺杀牺牲……这些历史细节,都被登之报端。
美术界也行动起来,用壮士许国的英雄事迹鼓舞民众,比如著名版画家胡一川,1938年创作了版画《八百壮士》,将壮士们抗击日军的英勇瞬间定格下来。
也就是在四行守卫战不久,有一首叫《歌八百壮士》抗战歌谣流传开来,唱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慷慨激昂和雄浑悲壮:“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并喊出了“中国不会亡”的时代最强音!
把八百壮士的故事拍成电影,除了1938年那次,1975年还有一次,由丁善玺执导,柯俊雄、林青霞、张艾嘉等主演,再现了四行仓库内四天四夜的艰苦抗争。
历史过去了80多年,媒体没有停止对八百壮士的追寻。前几年媒体就追踪过在四川、湖北等地发现的抗日老兵。通过这些老兵之口,当年的悲壮故事一次次被讲起。
电影《八佰》的上映,再次把人们带回了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该电影8月21日上映以来,观众“用脚投票”,票房累计已突破30亿元,可见公众对该电影和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度之高。
而在网络上,八百壮士苦守四行的故事,以及他们受命撤离后困守租界的遭遇,都被一一挖掘呈现出来。至今依然屹立在上海闸北、弹痕累累的四行仓库,成了公众争相前往缅怀英雄的热门打卡地。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在中国抗战史上,为何这短短的四昼夜会被浓墨重彩地反复书写演绎?
显然,四行守卫战历时虽短,但其特殊性非常突出:作为淞沪会战的一部分,它处在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是全民抗战的一个缩影;在大军撤离的情况下,八百壮士以微弱之力拼死抵抗,足够英勇壮烈;加上特殊的国内国际背景,这场战斗备受关注;还有四行仓库的独特位置,仅隔一条河,一边是硝烟弥漫、血流成河的战场,一边是灯红酒绿、和平安乐的租界……
一片废墟中,八百壮士苦守四行仓库,中国旗帜屹立不倒,这样的英雄壮举正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让苏州河对岸的国际观察家和上海民众都大为震撼。当时的英文《大美晚报》评价道:“吾人目睹闸北华军之英勇抗战精神,于吾人脑海中永留深刻之印象,华军作战之奋勇空前未有,足永垂青史。”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也赞道:“华军在沪抵抗日军之成绩,实为任何国家史记中最勇武的诸页之一。”
当时国共两党的领袖们,对谢晋元等八百勇士的壮举,也给予了崇高的赞誉,毛泽东称赞他们为“民族革命典型”;谢晋元被害后,蒋介石为其葬礼题词:“浩气长存”。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随着《八佰》上映,鲁迅先生这句话被频频借用,公众对英雄们的壮举和牺牲精神,作了最诗意的表达。
抗争精神不死,历史记忆永铭!英雄已长眠,但也已永生。我们的时空中,仍会闪现他们的微笑。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