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包国滔
自20世纪70年代终身学习思潮传入我国以来,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已取得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大进展。在学习型社会中,党员特别是干部党员更应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脉络、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下,东江干部学院的崛起,所展现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无疑应获充分的肯定。
但由于尚处在“边运行、边研究、边完善”的草创阶段,东江干部学院在办学思路和发展路径上仍存在某些不足。就目前来看,学院已初步形成涵盖政治理论、党性教育、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课程体系,体现了较明显的重政治教育、轻文化教育的取向。政治教育成为面向干部的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这无可厚非。但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从群众路线来看,我们的干部培训都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根基。从历史渊源来看,党和国家的建立、发展既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扬基础上实现的,也是在对中华传统文化予以扬弃的基础上完成的。从群众路线来看,党和国家所依靠的群众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群众;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我党、我国群众路线的题中要义。
那么,如何在干部培训中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呢?下面,笔者想结合自身的见识和东江干部学院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并不成熟的意见。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这一点,又应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增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观或概论性的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华文化史、中国教育史等;二是增加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如岭南文化概论、广东地方史、东江文化史等。特别是后者,既是从区域上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接驳地气和彰显特色的需要。
其次,在课程内容上,应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中的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仁爱观念等思政元素的提炼,并将之在所有此类课程中加以贯彻和体现。换言之,在讲授此类课程过程中,不应停留于为了讲而讲的层面,而应明确解决为何而讲的问题,从而实现此类课程与红色文化类课程在精神主旨上的协调统一。
再次,在课程体系中,注重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地位,应将之置于仅次于红色文化类课程的次重点的地位。另一方面,还应着力打造实践课程模块,并结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遗存,切实做好走访调查、分组研讨、研中有学、以学为归的研学实践活动。
综而言之,在东江干部学院的办学过程中,应切实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发挥其作用,突出其地位,并使之与红色文化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在学院“突出红色、彰显特色、联动发展”的办学理念中,应深刻理解“联动”的内涵,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而为我所用,从而促成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动发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