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来老广州新中心,看一场沉浸式的非遗展览!

来源:金羊网 作者:郭思琦 周小莉 发表时间:2021-04-30 21:11
金羊网  作者:郭思琦 周小莉  2021-04-30
第六届广东省非遗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以创意助力商圈转型升级。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通讯员 周小莉

4月30日上午,“传文化瑰宝·展自然之美”第六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在广州中华广场二楼举行。本次展览展出实物、设计稿优秀作品超过50件,不少作品在创新非遗工艺与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新冠肺炎疫情与抗疫等时政热点议题进行创作,充分体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

难忘抗疫岁月,以创意谱写非遗赞歌

展览现场,广州蛋雕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孙开福创作的铜奖作品《致敬逆行者》引来不少在场观众的围观。孙开福告诉记者,去年在援鄂人员撤离武汉的媒体报道中,看到了一张医护人员的眼部特写照片,一颗晶莹的眼泪即将从女医护人员的眼眶涌出。“这张照片对我的触动很大,当时就决定要把这个感人瞬间记录下来。”孙开福说,“从去年年三十开始每天都在关注疫情的发展,希望通过手中的刻刀和这枚小小的鸡蛋壳记录一个时代,讲述前线的动人故事,致敬参与这场战役的‘逆行者’。”

获得银奖的蜡染作品《抗击疫情·致敬英雄》同样也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英雄们表达了最真挚的敬意。主创李婉茵在五邑大学求学期间开始学习蜡染,毕业后到贵州省丹寨县拜师乡村画娘罗板防正式学习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苗族蜡染技艺,并把该技艺带回广东进行传播,携手罗板防之女杨丹及同学杨光丽、母校师妹麦颖桉创作该作品。在贵州最冷的冬日里,四位年轻人以蜡为墨,以刀为笔,点蜡成画,致敬社会各界抗疫一线工作者,怀缅逝去的生命。

多元力量齐参与 非遗文创扬四海

本届大赛产业组吸引了非遗传承群体、非遗保护工作者、高校及中职技校学生、独立设计师、文创企业等力量共同参与,以各自的优势探索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

来自肇庆学院美术学院的“广府金绣”文创团队斩获了多个奖项,其中一组湾区地标的金绣作品引人注目。“大三巴牌坊、肇庆牌坊、珠海爱情邮局……这些都是大湾区的标志性景点,我们通过独创的广府金绣工艺进行展现。”肇庆学院副教授胡荣奎表示,2009年,他在融合借鉴景泰蓝制作技艺和藏族唐卡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基础上,创造出“广府金绣”,即用铜铝合金代替传统丝线,经过做坯、走丝、焊接、密封固化等8个工序进行创作,使作品更加立体化。

胡荣奎告诉记者,他最得意的创新作品是将肇庆端砚与“广府金绣”结合,创作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又能传承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让端砚在兼具实用性的同时,变得更加具有装饰性、时尚性和个性化,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而同样脚踏实地地传播非遗的还有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的李舒云,她在大学期间受到导师卢文英的粤剧启蒙,毕业后希望以“非遗进校园”的形式薪火相传,遂联手同窗好友彭诗怡、李泳枫制作了金奖作品《大闹天宫》,搭建一方小小的舞台,提取了佛山木板年画、佛山剪纸中的工笔绘彩、勾金粉等技法,用手柄、木齿轮带动舞台布景和角色人偶的动作变化,重现该剧的武打场景,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粤剧文化的魅力。该教具在她所任教的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备受欢迎,“我只创作了一个作品,那些三、四年级的孩子上课时都抢着要玩,如果能争取到社会支持投入量产就更好了。”李舒云说。

据悉,此次非遗展览从即日起至6月25日免费为市民开放。主办方首次把优秀作品展览搬进购物中心,并携手“大话国”团队在大话广府美食文化空间中共同打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除了非遗作品外,观众还可以通过现场生动又接地气的漫画语言向观众展现广府传统美食的烟火气息和文化底蕴。

据了解,本届大赛产业组征集的692件作品来自全国89个城市。“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比赛一方面助推非遗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助力非遗行业能够更好地走向市场。”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卫国表示,“五一”假期即将到来,这个非遗展览是游客打卡感受广府文化不错的选择。

编辑:木青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