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快评】根治“年底立案难”,更需解绑“结案率”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发表时间:2021-11-24 10:3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2021-11-24
治理“年底立案难”,需要的不只是自上而下对基层法院态度上的“零容忍”,更需要的是自上而下对基层法院结案率的“解绑”

文/木须虫

针对部分法院存在自11月底、12月初开始的拖延立案等年底不立案现象,最高人民法院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承诺,人民法院将坚决巩固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全面整治年底不立案问题。对年底不立案坚决做到零容忍,决不让“立案难”问题反弹回潮。(11月23日新华社)

法院年底立案难是由来已久的痼疾,而且像季节病一样呈现周期性和普遍性,其病根恐怕还是在“年终结案率”的指标评价上。

周期内的结案率,作为判定法院审判效率数据,的确有其合理性,而且看起来很直观,用于法院的业务评价与约束倒逼,不乏可取之处。但审判的实务有其内在规律,并且还涉及不同案件的特殊性,以及法官处理案件的个体差异,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简单的“结案率”数据无法包容失真与误差。

换言之,“结案率”的数据化应用,可以有,但仅仅只能是参考,而不能成为唯一依据。

反观结案率评价制度延续了三十多年,却并未在实践中不断修补漏洞,加以完善,还成为了法院系统内部考核的硬指标。原因在于结案率评价制度算法简单、对内对外“通俗易懂”,更契合法院业务管理行政化的需要。

这也是为何一直以来“年底立案难”边治理边反弹,循环反复的根源。即便是基层法院对于“结案率”也是苦之久矣,但又不能不去追求。包括基层法官、律师等群体,为了缓解年底立案的压力与矛盾,提出“错周期考核结案率”的做法,如以上年度10月到本年度10月立案案件的审结情况,作为本年度结案率的计算口径,但未被普遍采用。

应当说,如果以此时间口径修正偏差,年底难立案的问题或将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毕竟这给了周期内案件至少两个月的审理周期,无需担心立案了,又无法审理结案,影响到最终考核。

可见,治理“年底立案难”,需要的不只是自上而下对基层法院态度上的“零容忍”,更需要的还是自上而下对基层法院结案率的“解绑”。

首先是修补指标的技术偏差,如采取上述的计算口径,既简单也易行,使之更务实、更科学。其次是弱化结案率在法院业务评价中的作用与权重,找到符合案件审理规律的多元、丰富、科学的质效综合评价机制,使之对于基层法院与基层法官起到既约束又激励的作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