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羊城论道 共话建设活力城市分享观察与实践

来源:金羊网 作者:黄婷 发表时间:2021-12-04 07:55
金羊网  作者:黄婷  2021-12-04
与会专家学者和政府人员围绕低碳城市、城市更新等话题,分享对于建设活力城市的观察与实践。

2021年度活力城市大会在穗举办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12月3日,2021年度活力城市大会在广州举办,大会以“寻找城市活力之源”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和政府人员围绕低碳城市、城市更新等话题,分享对于建设活力城市的观察与实践。

低碳城市将呈“积木式”发展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如何构建绿色低碳的未来城市成为各方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奇帆在演讲中指出,现代城市的城市功能规划往往不是按照低碳需要进行布局的,大多是面向工业经济发展而建设的;而未来城市的规划布局将在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规模合理的功能模块,形成若干功能模块有机相连的“积木式”发展。同时,模块内要具备提供当地居民所有基本生活工作需求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跨模块流动。

“希望经过十年的建设调整,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电能消耗可以占能源消耗的50%,而绿电比例也要接近30%。”黄奇帆认为,城市能源结构要转向低碳化,要增加电能在城市能源消耗中的占比;用于城市供热、制冷的城市新热源大量出现,也将为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奠定基础;城市公共交通将成为大城市交通主体,空中和地面轨道交通占比增加,城际交通中高铁占比会持续增加。

对于现代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高碳排放,黄奇帆说,要在已经形成的城市基础上,通过发展创新型产业“围城造产”。每座城市都要立足城市特征、瞄准科技前沿,对自己拥有的基本生产要素尤其是数据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打造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内外循环,创造大量基于新要素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旧城改造应量身打造公共空间

谈及老城区的更新改造,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在会上表示,老城区的更新提升要传承历史城区风貌,展现岭南传统街巷的肌理、历史文脉、人文内涵以及文化特色,要增强和提升街区公共服务,改善街区的交通和生活环境,因地制宜地增加居民公共空间和口袋公园、绿地、水池等休闲和互动的场所。

何镜堂强调,街区不应搞大拆大建,要严格保护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针对一般历史建筑,要在保护的基础上以绣花功夫提升活化,注入新功能、提升新活力:“传统街区的新建筑应与街区整体风貌相协调,不追求奇怪特异,也不简单搬运传统符号,应该体现新活力。”

何镜堂举例称,正在建设中的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就是体现“老城市新活力”发展的重要作品。项目正好串联十三行一带原来的老商贸区、老教育区,通过现代建筑语言展示了一条载满岭南文化宝藏、正在启航的文化之舟,同时又成为城市公共活动非常重要的场所。

修旧如旧让多业态复合共生

作为“老城市新活力”的样本,广州荔湾区也在会上介绍了其在微改造方面的经验。广州市荔湾区区长谭明鹤介绍,永庆坊是广州全市危旧房最集中的片区之一,荔湾区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最大程度保护历史建筑及旧城风貌,有效延续城市居民和城市文脉,增加现代化配套,大幅提升人居环境,尊重居民意愿,合理置换产业空间,实现了创新创业、生活休闲等多种业态复合共生。

编辑: 宝厷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