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贤:精益求精,做有温度的胸外科医生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宋炳军 曾剑萍 发表时间:2022-01-19 20:30
广东卫生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宋炳军 曾剑萍  2022-01-19
以更小的创伤救治更多患者

电话接通了,略带沙哑的声音通过电磁波传过来,夹杂着几声咳嗽。已经是晚上10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主任医师杨浩贤结束一天的手术,驱车回到家,才有空与记者通话。

这天是星期一,从晨光熹微到星光闪烁,杨浩贤共做了6台手术。术后探视完病人,收到患者家属发来的短信,感谢他和团队的认真付出,并表示非常有信心面对未来,“疲倦一扫而空”,他语带欣慰。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机器人手术的胸外科医生之一,2018年至今,杨浩贤带领团队已主刀完成约500台机器人胸外科手术。

为了推广新技术,服务更多患者,他经常连轴转。上周四完成手术后连夜赴深圳指导一家医院开展机器人手术,周六去东莞讲课,周日又到惠州支援3台肺癌手术。连日的奔波,喉咙已经渐感不适,却一直没来得及好好调整,“能帮助别人并得到认可,我感觉再辛苦也值得。”

▲杨浩贤

与手术机器人共舞

2019年5月,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机器人外科研讨会举办了一场机器人胸外科模拟手术大赛,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名青年专家在此一较高下。

比赛采用的机器人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第四代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美国已是主流产品,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杨浩贤能行么?

答案是:行!

“99.7分,第一名!”经过激烈的角逐,世界机器人外科手术引领者、布朗大学的Abbas E教授和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的I. Sarkaria教授共同宣布,杨浩贤是“世界冠军”,并一起为其颁发了冠军证书。

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外科医生风采,掌声雷动,鲜花簇拥而来,但杨浩贤十分清醒。回想25年前,这位从1400多年历史的山东青岛小城即墨走出来的青年专家说,决定学医是因为“做医生很具体”,“我当时眼界不大,只是觉得与其他专业相比,我知道医生能做什么。”

抱着这样一个实在的念头,1994年,杨浩贤考取中山医科大学,被分到临床医学全英班。从家乡青岛到广州,火车要开50多个小时,从黄海边出发,跨过黄河、长江,一路晃晃荡荡到了南海边,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启了一段新奇的人生旅程。

在校园里,杨浩贤学习勤勉,成绩优秀,临近本科毕业时决定读研深造。20岁出头的小伙,敢拼敢闯,认为外科最具有挑战性,就决定往这方面深耕。为了确定报考哪个科室,他专门跑到中山大学肿瘤中心看宣传栏上的专家介绍,“一看排在最前面的是胸外科专家,于是我就报考了胸外科的研究生,师从知名肺癌专家吴一龙教授。”

杨浩贤是硕博连读,博士毕业时,应聘到上海市肺科医院工作。这家医院创建于1953年,以呼吸系统领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疾病等为诊疗特色,是我国胸外科领域的领头羊之一,手术量在国内数一数二。在这里,杨浩贤专注肺部疾病,打下了扎实的临床基础。4年后,他又回到广州,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师从知名胸外科专家傅剑华教授。

“进入新时代,我不想简单重复前人道路。”在临床实践的时间长了,杨浩贤越来越体会到,普通微创手术已经达到一个瓶颈,要想突破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2010年,他决心到大西洋彼岸学习更先进的技术。

▲2019年5月,杨浩贤在第四代机器人胸外科模拟手术大赛中荣获冠军

过程并不顺利,最初他申请的是国外留学奖学金,但审批时间长。后来,国家留学基金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在高校选拔人才,要求申请者提交出国研究计划,杨浩贤的题目与机器人肺癌外科相关,一个代表肺癌外科发展方向的国际前沿领域。

申请在2013年批了下来,一年后,杨浩贤漂洋过海,进入世界肿瘤学殿堂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学习。

一进去,杨浩贤就被震撼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18个设备齐全的手术室,其中7个已经配置了机器人。主刀医生不必直接接触患者,甚至不用穿手术服,而是坐在操作台前,通过传感器将操作指令精准地传给机器人,机械臂就可以精准手术。

“这次留学对我的职业生涯有重要意义。”杨浩贤说,此后他几乎每天都泡在模拟实验室训练,同时琢磨开展机器肺癌外科相关研究。

当时,美国在机器人手术技术层面已经有很深入的发展,但在患者长期生存领域却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他做了大量文献调研,写了论文综述,向癌症中心胸外科主任David R. Jones教授和机器人肺癌手术权威Bernard J. Park教授提出了科研设想,得到两人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是全世界最早做机器人手术的医学中心之一,又有长时间随访资料,我在此基础上进行大样本总结。”杨浩贤说,他精心设计研究方案,对比分析机器人、传统胸腔镜及开胸三种手术模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与传统胸腔镜肺癌手术相比,机器人肺癌手术能够减少患者疾病复发,5年无病生存率提高了7%。“虽然这一结果需要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但已足够引起对机器人肺癌手术的重视。”

“我们进一步分析,其中一个原因是普通胸腔镜手术因器械限制,清扫淋巴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而在机器人加持下清扫会更彻底。”杨浩贤介绍。2015年回国后,他仍继续这项研究,2017年成果发表在世界外科领域最权威的杂志《外科学年鉴》上,成为全球第一个系统比较机器人、普通胸腔镜和开胸三种手术模式长期疗效的研究,得出机器人肺癌手术长期疗效的令人鼓舞的数据。

然而仍有遗憾,这是一项回顾性的研究,采用的是历史资料。为了弥补,也为了实现超越,2020年起,在中山大学的资助下,杨浩贤牵头上海、北京、成都、山东、四川等省市的20多家医院,计划通过对1000多例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机器人手术与普通胸腔镜手术在早期肺癌中的长期疗效。

“现在已经完成记录230余例,预计3年实现目标。”杨浩贤满怀期待,这是该领域全球第一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我们瞄准国际前沿,完成后,中国机器人肺癌外科将实现从赶潮儿、弄潮儿到领潮儿的蜕变。”

让手术变得更简单

时光如流水,杨浩贤回国时,机器人手术刚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设备昂贵,数量有限,胸腔镜手术依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肺癌微创外科技术。

“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杨浩贤一直在思考,并决定开拓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很快,这个追逐机器人手术的青年医生让不少人大吃一惊。

2017年6月,在2017年度胸外科优秀青年医师手术大赛中,杨浩贤荣获肺切除组华南赛区冠军;一个月后,斩获全国冠军。同年9月,他又创造一项纪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切口只需3厘米,手术出血不超过50毫升,患者次日可下床行走,被称为“微创中的微创”。

“我的手是典型的外科医生手。”杨浩贤说。他的手不大,柔软而有力。为了增加双手灵活度,他每天都在模拟器上练习,还刻意用左手打篮球、羽毛球。

2018年6月,一位肺癌患者从网上得知杨浩贤在做机器人手术研究,慕名而来。杨浩贤也觉得,自己开展机器人手术的时机成熟了。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做了精细设计,带着助手反复推演。中国人与美国人体格不一样,若按照在国外培训的方式一成不变,机器手臂在患者体内可能会互相干扰。为此,他将二氧化碳等气体注入患者体内,利用气压扩大胸腔,同时改变打孔位置,成功用机器人手臂将患者肺部病灶切除下来。

从这一台手术开始,杨浩贤就坚持做好清晰录像,以备研究,这让他进步神速。某胸外科网络平台有一个点击量很高的教学视频,实际是他的第三例手术。

“相较于传统的胸腔镜手术,机器人具有高清三维视野,可以将视野放大10~40倍,清晰地看到人体组织结构。机器人手臂也更加灵活,可360°转弯,向前后、左右、上下等7个自由度移动,让手术操作更便捷。”杨浩贤说,许多高难度的手术也能轻松实现。

▲杨浩贤(左三)指导外院专家开展机器人手术

2020年8月,61岁的陈伯来到中大肿瘤中心找到杨浩贤。他胸部长了个11.6厘米的肿瘤,位置非常刁钻,沿着上纵隔从胸腔延伸至颈部。胸腔镜手术操作难度极大,而传统开胸手术需要从身体右侧切入,劈开整条胸骨,暴露胸腔到颈部,才能将紧贴甲状腺的肿瘤剥离。这样的手术风险太大,患者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即使成功,术后康复也会非常缓慢。

机器人手术减轻了风险。杨浩贤熟练地操作机器人,在陈伯体内灵活转动,从胸腔到颈部,抽丝剥茧般将肿瘤一点点地剥离。完整切除后,肿瘤组织被机器人手臂放入特制标本袋,然后在瘤体内置入导流,将囊肿内积液吸出来,再将其完整取出。术后,陈伯身上只留下几个8毫米小孔,1天后就能自行下床活动。

除了高难度,机器人手术能实现精细化操作,在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上有更为突出的优势。

40多岁的患者李叔是羽毛球爱好者,通过精细的手术设计,杨浩贤在李叔身上肌肉的间隙打下小孔,把机器人手臂放进去,既完整地切除了肿瘤,也避免造成肌肉损伤。术后不久,李叔就回到他热爱的羽毛球场。

还有一位女性纵隔肿瘤患者,非常注重形象,不希望身上有明显的创伤。她还曾做过胸部医美,因为肿瘤巨大,普通腔镜手术无法完成微创切除。杨浩贤为她定制了个性化手术方案,分别从胸部边缘及其他文胸能覆盖的地方打下小孔,术后恢复,小孔的痕迹几乎难以察觉。

“以往医疗技术落后,肺癌患者只求活下来。随着技术进步,肿瘤治愈率越来越高,对术后生存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杨浩贤在临床中发现,每个患者对切口都有不一样的要求,后来他想,干脆推出“私人订制”服务。

最先体验的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患者。她酷爱游泳,害怕身上留有明显伤疤。杨浩贤只告诉她,手术会有3个切口,你想在哪里就在哪里。患者不信,杨浩贤就让陪护的女儿带她到厕所,在身上画出想要的打孔位置。

患者出来后,杨浩贤也很惊讶,因为母女俩画的3个孔两个与他预想的高度重合:一个在右侧乳晕下,一个在乳房外周侧面手垂下的地方。只有另外一个,母女俩画在前方胸骨前,不符合医学原则,被杨浩贤调整到腋窝下。

“很多时候,医生跟患者考虑的问题很一致。”杨浩贤说。后来,关于切口的位置,他直接将选择权先交给患者,再进一步帮助修正患者不符合医学原则的想法,向个体化手术迈出了重要一步。

除了实现“私人订制”,机器人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实施远程医疗。杨浩贤有一个愿望,希望有一天能用国产机器人开展远程手术,“我在广州,病人在新疆或其他地区,有设备、有网络,我就可以做手术,避免了患者长途奔波。”

做有温度的外科医生

这是一个紧张的时刻,也是一个平常的时刻。手术间里,无影灯亮起,手术机器人乖顺地等待着。护士将机器人牵引到手术台前,助手将它的3个机械操作臂和一个内镜臂分别从预先打开的洞口伸进患者胸腔。一切准备就绪,杨浩贤稳稳地坐在操控台前,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手脚并用,熟练地指挥机器,裸眼3D加上放大10倍的视野,胸腔内的淋巴结、神经等清晰可见。

操作室和手术室被透明玻璃墙分开。操作室对无菌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方便医生观摩学习,“零距离”直击手术操作的每个细节,手术室内的情形也可尽入眼底。操作室内还配有一个超大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杨浩贤的手术视野。

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烟民,画面显示他的肺部已经沾染了很多“烟熏色”。PET-CT诊断他患了肺癌,有的做法是将肺叶一切了之,但杨浩贤不嫌麻烦,坚持先切除病灶,等待病理确诊,以免盲目扩大手术,造成不必要的过度创伤,并且一直在操作室等待。半个小时结果出来,不是癌。还没真正开始动刀子,手术已经宣告结束。

“机器人让手术变得更加精准,我要尽一切努力避免主观上的失误给病人带来痛苦,不该吃的药绝不开,不该做的手术绝不做。”杨浩贤说。在不少患者眼里,他是一个奇怪的外科医生,经常劝人不做手术。

冯姨是湖南人,去年体检发现肺部有磨玻璃结节,她不放心,经人介绍才来广州求医,想做微创手术切除。“从检查结果来看,你的结节没有增大,定期随访就行,不用手术。”听完杨浩贤的诊断意见,她有些惊喜。

▲杨浩贤耐心问诊

杨浩贤见过太多类似的患者,明白他们的疑惑与担忧,于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劝阻。他说,门诊患者大多是磨玻璃结节,可分为三类情况,一是确诊肺癌,病情发展快,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二是怀疑肺癌,但病灶小,估计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如果不增大、不恶化可以不做手术,恶化了再做手术,效果也很好;三是基本确认为良性,隔几年查一次CT就行。

医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是第二种,杨浩贤见过许多患者因此焦虑,睡不着、吃不香。

有位东莞患者被诊断为磨玻璃结节,时常处于忧虑中,有时候甚至想跳楼一了百了。杨浩贤得知后,周末特意开车去患者家喝茶聊天,劝他说:“你如果真的想做手术,我可以帮你做。但作为一个专业医生,我劝你不要做手术。”

一位顶尖外科医生专门来劝自己不要做手术?患者想了想,这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的场景,一直压在心里的大石也放了下来。

也有无奈的时候。一个30多岁的患者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因为家人不放心,没有听杨浩贤劝阻,去其他医院做了手术,出现术后气促、气短的情况。

门诊时遇到需要特别关注的患者,杨浩贤会记录下来,定期随访。他已经特别关注了数百位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病情、家族病史、用药史、危险因素、精神状况等,接近50个子项,有些内容甚至比病历还要丰富。这些人都没有做手术,其中很多患者是外院建议做手术的,但杨教授认为没有必要过度治疗,定期复查最符合患者利益。对这些患者,杨教授为他们制定了科学的随访方案,不少人因此与杨教授结为好友。

“肺是呼吸器官,要切一片肺才能把病灶切掉,哪怕病灶很小,呼吸功能都会下降。”杨浩贤说。即便手术不可避免,他也希望能为患者多做一点,比如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化疗的痛苦。

2021年8月,杨浩贤和病理科专家林素暇、内科专家侯雪等人领衔,联合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团队在胸科国际权威杂志CHEST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3厘米以下肿瘤突破脏层胸膜弹力纤维层但未侵犯胸膜表面的非小细胞肺癌(PL1),应归入T分期中的T1而非T2。

这项历时4年的研究为早期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如果不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PL1的I期肺癌患者不需要术后辅助化疗,从而避免过度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经济负担。

杨浩贤说,他希望把机器人手术做到极致,实现理念超前和技术领先,以更小的创伤救治更多患者。同时,他也希望呼吁、推动减少对肺部微小结节的过度诊断、过度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做医生,不能只做会开刀的物理医生,还要做有温度的心理医生。”

编辑:木青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