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仁心治病慈爱待人 他愿把患者当朋友

来源:金羊网 作者:黎秋玲 发表时间:2018-07-31 07:27
李劼若表示,好医生要多替患者考虑,骨科患者往往肢体伴随着剧痛,把病人当朋友,多说、多问、多指导,对他们的病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好医生好故事

作为医院里最受欢迎的年轻80后骨科医生之一,李劼若长得白净斯文,一脸能让人融化的温暖笑容,亲和力十足。

从医,是李劼若从小的梦想。因为小时候经常感冒,常到医院“报到”,那时候他总想着,当上医生就能去治病救人,不再让他们生病难受,真好。

骨科从医12年,如今李劼若在骨科运动医学专业上是位年轻的专科医生。他有精湛的医术,做起手术雷厉风行,能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也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对待患者,常怀仁慈,与很多患者成为了朋友;李劼若还是学生们心中的好老师,是暨南大学全英授课资格教师。

■采写:记者黎秋玲

■摄影:夏世焱王飞曾泓

【谈专业】

运动创伤不可大意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健身的热度逐渐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运动损伤问题。例如,膝关节半月板、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类型,在李劼若的门诊患者中,每年有几百例,占了运动损伤患者的二三成。不少患者在运动时损伤了韧带、半月板等,却不以为意,几年后痛到走不了路才来就诊,已经非常严重。

因此,骨科医生要找到病因、探明病情,不仅需要认真严谨和过硬的技术,也考验耐心。每一次手术,都要像完成一件艺术品一样,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严谨,才能给病人带去安全感。前段时间,李劼若为一名患者进行了膝关节痛风结晶的清理,“那个痛风的关节,是我近几年见过最严重的,进关节后结构全看不清,前后左右都被痛风结晶石粘连住了。”他耐心地一点点分开后,才逐渐看清关节的庐山真面目,结晶就像“海底世界的珊瑚石一样,而且特别喜欢钻到缝隙里。”做完手术,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要做名好的骨科医生,李劼若还表示,解剖知识是基础,新的技术应用,也是在精准的解剖上实现的。“近几年,新的技术突飞猛进,所以医生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提供给患者更好、更安全、更微创的技术。”

【谈工作】

骨科医生干的是体力活

与很多80后一样,有空时,李劼若也喜欢用微信记录一天的生活经历,不过,翻看他的微信朋友圈,记者发现,他的好多朋友圈发表在凌晨。

李劼若笑说道,外科、特别是骨科医生,是辛苦的行当,几台手术下来,没有一副好身板、一膀子好力气,是吃不消的。“我们从早上8点开始上班,除了门诊,每天都有手术,还经常有会诊,晚上八九点下班是经常有的事情。其实还是挺辛苦。”

不过,他说,从医是自己从小的梦想,正因为有一股责任心,苦和累也担着,只要看到患者恢复健康,笑着说“李医生,谢谢你”,就觉得再辛苦都值得了。

【谈医患】

好医生要多替患者考虑

无论春夏与秋冬,每做完一个手术,只要有需要,李劼若都愿意把联系方式留给患者。李劼若坦言,这样做,自己经常要随时回复患者的各种咨询,但他一点也不嫌烦。他说:“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持续时间很长,有的需持续几个月,康复的好与坏,与医生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

“我的导师查振刚教授,一直就教我们说,要对患者仁慈,有好的医德,这样做,也让我的患者更加受益。”李劼若表示,好医生,需要多替患者考虑一些,骨科的患者,往往肢体都伴随着剧痛,作为医生,要理解、同情他们。把病人当朋友,多说两句、多问两声、多指导一下,对他们的病情恢复都有很大的帮助。

李劼若就是这样,不但医术好,而且为人随和,遇事好商量,很多患者也愿意跟他交朋友。广州的陈冬就告诉记者说,15年前因为骑摩托车摔伤了膝盖,时不时走着路会“打软跪地”,但一直没重视。3年前又重重摔了一跤,受伤的腿彻底走不动了,找到李劼若诊治。“拍了片子,发现韧带损伤非常严重,韧带断得厉害,盘根错节。”陈冬说,李劼若帮他用微创做了韧带重建术,很快恢复了走路功能。“手术后,李医生还留了他的联系方式,专业指导术后康复、用药,手术3年时间过去了,我们也成为了朋友。”巧的是,有一天无意中聊起,原来陈冬的母亲,也是李劼若的“粉丝”,多年来,只要关节有何不适,都找他看诊。

患友们评价李劼若,手术扛得动大腿,缝得了钢针,有男性的勇敢、刚毅、果断,接诊待人又有女性的细心、耐心、温柔。

【谈教育】

全英授课教学相长

外科医生工作中能穿针引线,能疱丁解牛,但李劼若坦言,由于工作太忙,自己对家里付出较少,只能利用少有的节假日陪伴妻女,“开始,她们不太理解,现在都习以为常了”。

医生忙,作息不规律,为了能有更健康的体魄服务患者,李劼若还见缝插针锻炼身体,他最爱的运动是跑步。清晨六七点或傍晚晚饭前,都是他最喜欢的跑步时间。他常与朋友们说:“站久坐久都不舒服怎么办?跑起来吧。”

在医生工作之余,李劼若也是暨南大学全英文授课资质的老师,给本科生讲授《外科学》《临床病例阅读与分析》《患者安全》等课程,他说,好的表达能力很重要,英文好更是锦上添花。有时,为学生们连上3节课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总是欢喜倍受鼓励。“每一次上课,从学生们的提问、讨论中,我都有新的所得,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会有新的收获,教学相长也是这个道理。”他说。

【下基层】

科普骨关节健康知识

偏远山区的老百姓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到大医院看病不方便,很多骨科病人,熬着病痛。李劼若说:“健康中国,需要我们深入基层,服务百姓。”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他身体力行,到德庆县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智力扶持工作。

挂职一年时间,他不仅在基层医院出门诊,促进医院规范化管理,还走遍了德庆县12个镇,在各个镇和本院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介绍骨关节健康知识,给基层百姓义诊,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运动损伤和关节疾病诊治和关节镜微创技术是他的专业优势,一年来他新开展了超过20项新技术新项目,相当部分是高难度的4级手术(如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一般只在三级医院开展),完成30多例关节镜微创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深受患者的信赖和好评,切切实实地为基层老百姓解决病痛。

人物简介

李劼若,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暨南大学全英授课资格教师,临床技能教学核心成员。擅长各种运动创伤(半月板、韧带、肩盂唇、肩袖等损伤)和骨关节炎、髌股关节不稳、各种肌腱腱病、跟痛症等的诊治,擅长膝、肩、踝等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肩峰成形、肩袖及盂唇修复、软骨移植等手术。获2016年全国骨科手术病例邀请赛南区决赛第一名、全国总决赛第五名,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十多篇。

编辑:木东
数字报

【中国梦·践行者】仁心治病慈爱待人 他愿把患者当朋友

金羊网  作者:黎秋玲  2018-07-31
李劼若表示,好医生要多替患者考虑,骨科患者往往肢体伴随着剧痛,把病人当朋友,多说、多问、多指导,对他们的病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好医生好故事

作为医院里最受欢迎的年轻80后骨科医生之一,李劼若长得白净斯文,一脸能让人融化的温暖笑容,亲和力十足。

从医,是李劼若从小的梦想。因为小时候经常感冒,常到医院“报到”,那时候他总想着,当上医生就能去治病救人,不再让他们生病难受,真好。

骨科从医12年,如今李劼若在骨科运动医学专业上是位年轻的专科医生。他有精湛的医术,做起手术雷厉风行,能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也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对待患者,常怀仁慈,与很多患者成为了朋友;李劼若还是学生们心中的好老师,是暨南大学全英授课资格教师。

■采写:记者黎秋玲

■摄影:夏世焱王飞曾泓

【谈专业】

运动创伤不可大意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健身的热度逐渐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运动损伤问题。例如,膝关节半月板、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类型,在李劼若的门诊患者中,每年有几百例,占了运动损伤患者的二三成。不少患者在运动时损伤了韧带、半月板等,却不以为意,几年后痛到走不了路才来就诊,已经非常严重。

因此,骨科医生要找到病因、探明病情,不仅需要认真严谨和过硬的技术,也考验耐心。每一次手术,都要像完成一件艺术品一样,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严谨,才能给病人带去安全感。前段时间,李劼若为一名患者进行了膝关节痛风结晶的清理,“那个痛风的关节,是我近几年见过最严重的,进关节后结构全看不清,前后左右都被痛风结晶石粘连住了。”他耐心地一点点分开后,才逐渐看清关节的庐山真面目,结晶就像“海底世界的珊瑚石一样,而且特别喜欢钻到缝隙里。”做完手术,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要做名好的骨科医生,李劼若还表示,解剖知识是基础,新的技术应用,也是在精准的解剖上实现的。“近几年,新的技术突飞猛进,所以医生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提供给患者更好、更安全、更微创的技术。”

【谈工作】

骨科医生干的是体力活

与很多80后一样,有空时,李劼若也喜欢用微信记录一天的生活经历,不过,翻看他的微信朋友圈,记者发现,他的好多朋友圈发表在凌晨。

李劼若笑说道,外科、特别是骨科医生,是辛苦的行当,几台手术下来,没有一副好身板、一膀子好力气,是吃不消的。“我们从早上8点开始上班,除了门诊,每天都有手术,还经常有会诊,晚上八九点下班是经常有的事情。其实还是挺辛苦。”

不过,他说,从医是自己从小的梦想,正因为有一股责任心,苦和累也担着,只要看到患者恢复健康,笑着说“李医生,谢谢你”,就觉得再辛苦都值得了。

【谈医患】

好医生要多替患者考虑

无论春夏与秋冬,每做完一个手术,只要有需要,李劼若都愿意把联系方式留给患者。李劼若坦言,这样做,自己经常要随时回复患者的各种咨询,但他一点也不嫌烦。他说:“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持续时间很长,有的需持续几个月,康复的好与坏,与医生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

“我的导师查振刚教授,一直就教我们说,要对患者仁慈,有好的医德,这样做,也让我的患者更加受益。”李劼若表示,好医生,需要多替患者考虑一些,骨科的患者,往往肢体都伴随着剧痛,作为医生,要理解、同情他们。把病人当朋友,多说两句、多问两声、多指导一下,对他们的病情恢复都有很大的帮助。

李劼若就是这样,不但医术好,而且为人随和,遇事好商量,很多患者也愿意跟他交朋友。广州的陈冬就告诉记者说,15年前因为骑摩托车摔伤了膝盖,时不时走着路会“打软跪地”,但一直没重视。3年前又重重摔了一跤,受伤的腿彻底走不动了,找到李劼若诊治。“拍了片子,发现韧带损伤非常严重,韧带断得厉害,盘根错节。”陈冬说,李劼若帮他用微创做了韧带重建术,很快恢复了走路功能。“手术后,李医生还留了他的联系方式,专业指导术后康复、用药,手术3年时间过去了,我们也成为了朋友。”巧的是,有一天无意中聊起,原来陈冬的母亲,也是李劼若的“粉丝”,多年来,只要关节有何不适,都找他看诊。

患友们评价李劼若,手术扛得动大腿,缝得了钢针,有男性的勇敢、刚毅、果断,接诊待人又有女性的细心、耐心、温柔。

【谈教育】

全英授课教学相长

外科医生工作中能穿针引线,能疱丁解牛,但李劼若坦言,由于工作太忙,自己对家里付出较少,只能利用少有的节假日陪伴妻女,“开始,她们不太理解,现在都习以为常了”。

医生忙,作息不规律,为了能有更健康的体魄服务患者,李劼若还见缝插针锻炼身体,他最爱的运动是跑步。清晨六七点或傍晚晚饭前,都是他最喜欢的跑步时间。他常与朋友们说:“站久坐久都不舒服怎么办?跑起来吧。”

在医生工作之余,李劼若也是暨南大学全英文授课资质的老师,给本科生讲授《外科学》《临床病例阅读与分析》《患者安全》等课程,他说,好的表达能力很重要,英文好更是锦上添花。有时,为学生们连上3节课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总是欢喜倍受鼓励。“每一次上课,从学生们的提问、讨论中,我都有新的所得,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会有新的收获,教学相长也是这个道理。”他说。

【下基层】

科普骨关节健康知识

偏远山区的老百姓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到大医院看病不方便,很多骨科病人,熬着病痛。李劼若说:“健康中国,需要我们深入基层,服务百姓。”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他身体力行,到德庆县人民医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智力扶持工作。

挂职一年时间,他不仅在基层医院出门诊,促进医院规范化管理,还走遍了德庆县12个镇,在各个镇和本院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介绍骨关节健康知识,给基层百姓义诊,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运动损伤和关节疾病诊治和关节镜微创技术是他的专业优势,一年来他新开展了超过20项新技术新项目,相当部分是高难度的4级手术(如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一般只在三级医院开展),完成30多例关节镜微创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深受患者的信赖和好评,切切实实地为基层老百姓解决病痛。

人物简介

李劼若,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暨南大学全英授课资格教师,临床技能教学核心成员。擅长各种运动创伤(半月板、韧带、肩盂唇、肩袖等损伤)和骨关节炎、髌股关节不稳、各种肌腱腱病、跟痛症等的诊治,擅长膝、肩、踝等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缝合、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肩峰成形、肩袖及盂唇修复、软骨移植等手术。获2016年全国骨科手术病例邀请赛南区决赛第一名、全国总决赛第五名,主持、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十多篇。

编辑:木东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