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史】百年前,南国名城荟聚青年火种

来源: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孙磊、鄢敏、任海虹、岳青 发表时间:2022-05-13 06:50
金羊网  作者:黄宙辉、孙磊、鄢敏、任海虹、岳青  2022-05-13
25人代表全国逾五千团员在穗召开团一大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孙磊 鄢敏 通讯员 任海虹 岳青

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寄语,共青团要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回望百年风云,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是在岭南广州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前身)从此正式成立。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前后,南粤大地上的先进青年站在觉醒潮头,爆发青春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国家、为民族奋力抗争,书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而广州的东园,也因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被喻为中国共青团的“产床”,永载史册,成为广大共青团员的精神家园。

团一大召开场景油画(作者:卜绍基等) 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供图

青春力量觉醒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广东最早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因此,广东人民率先开展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中打头阵的是青年。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国家危难当头,一代广东新青年积极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开展了多次活动。

1915年5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胁迫,提出了要变中国为它殖民地的二十一条秘密条约,限期中国政府在48小时内答复,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竟如期于5月9日予以承认。对此事,身处广州、全省各地以及在国外留学的广东籍学生表现极为激愤,视“五·七”“五·九”为国耻日。

1916年的“国耻日”,广州各校学生于东园举行大规模集会,开展反对二十一条卖国条约的斗争。《五四爱国运动》记载:后来在北京五四运动中牺牲的第一位学生郭钦光,这时正在广州初级师范就读。年仅20岁的他面对督军压制,毅然“登坛演说”、痛斥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因激愤过度,以至当场呕起血来。

1919年5月,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广东,广东青年立刻声援,组织相关活动。5月11日,“广州国民声援北京爱国运动大会”在广州东园召开,广州几乎所有大、中学校都有学生代表参加大会,他们会同广州国民外交后援会联络的社会各界人士,直抒爱国情志,规模达到数万人之众。佛山、三水等县、市和香港、澳门学生也积极行动起来,发表声明、通电,组织集会游行,抗议卖国政府。5月25日,广州50多所大、中学校学生代表集中在广东高等师范学堂礼堂开会,主张实行罢课,抵制和查禁日货。

海外的广东籍学生也积极声援,后来的“农民运动大王”彭湃当时还是一名从家乡海丰负笈东瀛留学的青年学生。1919年5月7日,彭湃在日本东京参加声援北京爱国学生运动,却被前来镇压的日本警察用警棍击中,当场头破血流。彭湃被同学们营救回校后义愤难平,在白绢上蘸血写上“毋忘国耻”四个大字,寄回海丰学生联合会,以激励家乡学友们的斗志。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的广东先进青年,更是自觉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广东香山人杨匏安在1919年发表了《社会主义》《马克斯主义》,其中《马克斯主义》与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差不多同时问世,堪称时代先声。

昨日,广州团一大纪念馆建成开馆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摄

先进社团潮起

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之前,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已在风云激荡的广州相继形成,并展开活动。广州鲁迅纪念馆坐落于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5号,1920年,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大会就在此举行。

1920年7月,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等人从北京大学毕业回到广州。当陈独秀在上海发起创建党、团,并函约谭平山等人在广州也开展这项工作时,他们立即响应,筹备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谭平山等人通过老乡、同学、同事关系,很快结识了一批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青年,如谭天度、杨匏安等。他们以这些青年为建团对象,很快就发展10多名青年团员。不久,无政府主义者领导的互助社与青年团合并,成员增加到几十人。

1920年11月下旬,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谭平山被选为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首任书记。到1921年5月,因难以处理与内部无政府主义思潮等不同政治倾向的关系,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暂时停止了活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讨论了发展党员的办法,并决定在各地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从团员中提拔进步分子入党。当年11月,中共中央局和青年团临时中央局向各地发出了通告。中共广东支部负责人谭平山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依靠党支部在1921年12月前后把老团员联络起来,恢复青年团的活动,并以此为基础筹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系列作为应运而生。3月14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东园召开成立大会。4月,以通信方式选举产生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谭平山任书记。

当时,广东革命青年思想觉悟高,纷纷要求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1月开第一次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筹备会议时,有58人加入青年团;到3月6日统计,单是广州的团员就发展到400余人。

谭平山致信施存统,邀请团一大来广州召开 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供图

羊城主动请缨

在中国共青团历史上,1922年和广州东园,是一个值得人们铭记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地点,因为中国共青团建立的百年历史正是从此时此地开启——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召开。1922年2月青年团临时中央局曾开会,决议在上海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鉴于上海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直接统治下,很难找到安全的会议地点,谭平山遂代表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去信给青年团临时中央局,建议:“大会地点,如能改在广州更好,因为比较的自由。”与此同时,湖南劳工会等组织也向党中央建议,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放在广州开。于是党中央采纳广东和湖南同志的建议,决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团一大”)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均于5月在广州召开。

广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专员、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教授认为,广东党、团组织主动提请团一大移会广州,南国名城广州因之增色添辉。1922年5月5日至10日,团一大在广州东园的室外广场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全国各地团组织推选出来的代表共25人,包括蔡和森、邓中夏、张太雷、方国昌(施存统)、谭平山等。这些“火种”般的革命青年,代表着全国15个地方团组织、5000多名团员,聚集到了广州。

中共中央局代表陈独秀、张国焘,20岁的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朝鲜青年团代表太洪也亲临大会现场。此外,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彭湃、刘尔崧等人,以及广州各界群众共1500多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达林回忆说,当时的会场“人人笑容满面,喜气洋洋”。

这次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重要文件。纲领确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无产阶级的组织”,它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为在中国建立“一切生产工具收归公有和禁止不劳而食的初期共产主义社会”。大会同时选出团的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高尚德(高君宇)、方国昌(施存统)、张椿年(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当选为执行委员,方国昌被推选为书记。团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统一。

信仰共产主义

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留有80页用毛笔字书写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会议记录,时年24岁的张太雷有一篇演讲词也在其中。其中有一句:“社会主义青年团一方面为联络革命运动,并且帮助中国无产阶级训练,而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敢死队。”

曾庆榴指出,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指导思想上,经历过从一般接受“社会主义”到明确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团一大召开前夕,广东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杨匏安曾发表《青年周刊·宣言》,高调宣称:“我们最服膺马克斯主义!”

“团一大召开的核心作用之一,是厘清了共青团与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原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曾锦华看来,团的纲领章程中公开宣称马克思主义是其思想理论的指导以及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尤其是明确了青年团认同共产党的主张,认同共产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维和理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党旗所指,团旗所向”。青年团坚持党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自觉地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访谈】

团一大召开时广东团员占全国十分之一

曾锦华  原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羊城晚报:上世纪初广东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社会主义共青团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何种作用?

曾锦华:当时广东的报刊事业规模很大,甚至超过了北京和上海。广东的先进分子是最早认识马克思,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群体之一。

早在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8号发表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就提到:“麦喀士(即马克思),日耳曼国社会主义之泰斗也。”1906年,朱执信在《民报》第2号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共产党宣言》等著作要点。这是在中国第一次介绍马、恩的重要著作。

五四运动之后,广州许多报刊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主办的《新青年》等刊物“像潮水般涌到广州”。共产党的早期出版机关——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全书》等也大量传入广州。

1922年2月26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青年周刊》创刊并公开发行。随之,青年剧社、讲演队等组织也陆续成立。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广东青年运动的发展壮大。

羊城晚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终选择在广州召开,这是偶然因素促成的吗?

曾锦华: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需要适合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

就社会环境来说,当时广东比较“自由”。早在1921年,《广东群报》就发表评论:“广东政治终比北京政治清明”。当时广东深受孙中山先生民主思想影响,革命形势迅速发展。20世纪初叶的广州,群众集会、结社活动光明正大。

经济上,民国时期广东外贸总量仅次于上海,居国内第二位。政治环境方面,广东更是有着深厚的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中国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

当时广东党的组织、青年团组织建设方面也有很大优势。“团一大”召开时,广东的团员有500多人,占全国十分之一;团组织有五个,占全国近三分之一。1920年陈独秀亲赴广州帮助建立党组织、支持组建青年团。更为重要的是,以谭平山为代表的中共广东支部和青年团以敏锐的洞察力,敢于上谏,勇于承担,在敏感时候正确判断,起到关键作用。

羊城晚报:在当下,中国共青团该如何更好发挥其作用?

曾锦华:当代青年工作的根本大事,是要着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说到具体工作,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向下引导”,走入青年群体中,发挥组织的优势,了解当代青年的思想状况以及生活状况,及时提供帮助;同时发挥青年团体之间的互补作用,让各种青年企业家协会等互通有无,发挥效应。二是“向上呼吁”,尤其是基层的共青团组织,有责任收集青年的需求和呼声,积极向上反映。

【延伸】

梁复燃:开创南海农民运动的团一大代表

在“团一大”的参会代表名单中,梁复燃是广东的代表之一。梁复燃是佛山人,曾在鸡鸭栏当杂工,在盐号当掌柜。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梁复燃联络起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工人,组成共和工党佛山分部,并任分部副主任。

1920年底起,梁复燃与王寒烬受广东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委托,在广州、佛山从事工人运动。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广东支部在广州成立,梁复燃被吸收入党,成为中共广东支部的成员。一年后,佛山最早的中共组织——中共佛山组诞生,成为珠江地区最早成立的一个中共地方组织。

1924年,梁复燃参加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集训,毕业后以农民运动特派员的公开身份先后到南海、中山等地开展农运,成为南海农民运动的开创者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他曾与中共广东区委主要领导之一杨殷同志一起,在南海林岳坚持地下斗争。

(本期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协助采写并审稿。特此致谢!)

编辑:束孟卿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