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跟踪拍摄两个多月 见证一条百年龙舟的新生

来源:金羊网 作者:鄢敏 发表时间:2022-06-04 08:33
金羊网  作者:鄢敏  2022-06-04
升底、扎龙缆、点睛……从一根木板到一条龙舟,羊城晚报记者用两个多月时间跟踪拍摄了一条传统龙舟制作的全过程。
龙舟迎来了写有“东坡号”的新旗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梁喻

升底、扎龙缆、点睛……从一根木板到一条龙舟,羊城晚报记者用两个多月时间跟踪拍摄了一条传统龙舟制作的全过程。

二月初二,龙舟开工;四月十四,龙舟骏水(详见本报5月15日A1版报道)。期间,季节更迭,我们见证了百年龙舟“东坡号”的“新生”。

村民:风雨无阻守望“新龙”

在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村,有一条至今已有154年历史的龙舟。为纪念先祖苏轼,苏氏族人将这条龙舟命名为“东坡号”。它曾多次以“特邀嘉宾”身份亮相国际龙舟邀请赛,让村民引以为傲。

我们拍摄记录的主角,正是这条“百年老龙”的“接班人”。因为年岁长、使用频繁,老龙舟有部分变形、腐化。出于安全考虑,车陂晴川苏公祠族人决定让“东坡号”退休,仿照其样式复刻一条新龙舟,沿袭前辈名号。负责打造新“东坡号”的,是龙船世家第五代传承人黄剑挺,来自番禺洛浦上漖村的龙舟生产制作基地。

对于新“东坡号”,晴川苏公祠族人充满期待。他们提出要求,船身整体加厚一倍,希望能够像老龙一样使用超过百年。新龙开工后,宗祠族人每天都会到厂里“监工”,密切关注制作进度。村里长者苏金炽来的次数最多,几乎风雨无阻。虽然年过七旬,说起扒龙舟,他仍跃跃欲试。“我十一二岁就开始扒龙舟,现在还能扒。”有时候,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也会来厂里看龙舟。从小耳濡目染,他们说起龙舟时俨然是个行家,熟悉各个环节。

制作历经两个多月,新龙骏水当天,许多车陂村民特地从天河赶到番禺,见证历史性一刻。有人带着孩子登上新龙舟,体验一把当桨手的感觉。回村后,一群十来岁的中学生上船,带着新“东坡号”在河涌里穿梭。他们从小就学扒龙舟,对这项活动充满热情。

师傅细心地调整龙头

工人:没有图纸也能造龙舟

看着新“东坡号”一天天成型,苏氏族人露出了满意笑容,对龙舟师傅的手艺不吝赞美之词。

黄剑挺和七名工人搭档多年、配合默契,没有图纸,也能造出符合客户要求的龙舟。其中,最资深的师傅63岁,做了一辈子龙舟;最年轻的师傅36岁,入行也有十来年。

以往,临近端午是黄剑挺最忙的时候。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订单减少,新“东坡号”是他们今年做的第一条龙舟。黄剑挺说,因为时间充裕,“我们可以静下心,慢慢做”。

黄剑挺主要负责为新龙舟复刻船身,负责龙头龙尾制作的,则是黄埔区非遗项目“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85后”小伙张伟潮。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场中芒种时节片段里,那只破水而出、极具岭南特色的龙头,正是出自张伟潮之手。

5月14日,新龙点睛仪式举行,全部师傅回到厂里,见证骏水一刻。黄剑挺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对他们来说,做出一条让客户满意的龙舟就是最大的成就。

现在,新“东坡号”回到车陂村的龙船坳里休息,等待下一次活动再亮相。无论是村民还是龙舟师傅,都盼望着疫霾早日散去,水面再现龙舟驰骋的热闹景象。

龙舟“大旁”装上去后,师傅们用钉子和胶水等进行加固

延伸

历经千年,龙船景参与塑造了广州

春去夏来,羊城晚报记者与龙舟师傅、村民深入交流,倾听他们与龙舟的故事。言谈之间,他们所流露出的喜爱与坚持,展现了龙舟在广州深厚的群众基础。事实上,龙舟是广府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龙舟在广州这片沃土上“遍地开花”。

当前,面临疫情考验,赛龙舟等大型活动暂停。但是,这没有降低大家对龙舟的热情,起龙等各项传统仪式在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下进行,龙舟翻新、维修、制作工作持续不断。这项源自古代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浮沉,为何如今在广州仍拥有极高人气?

对此,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储冬爱认为,可以从历史发展和龙舟本身两个层面观察。她常年从事本土民俗文化研究,曾扎根天河做田野调查,熟悉多个村落的龙舟历史。

储冬爱表示,首先,要注意到历史上的广州远离中原内核文化,比较自由,龙舟等民间文化具有独特丰沃的生长土壤;珠三角地区水系发达,“以前出门走亲访友也是靠船”。

其次,储冬爱发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龙舟文化受到的冲击较小。她分析认为,赛龙舟是集体活动,参与者众,且观赏性强。她曾到天河车陂村观看游龙探亲,“宽阔的河面可以容纳百余条龙舟,非常宏大。”江河上,两船相遇难免比试,兼具竞技性。她说,这是龙舟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1992年,储冬爱从湖北南下求学,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三十年间,她长期关注龙舟及相关活动,明显感受到规模在壮大。“越来越热闹,这也是各大龙舟赛事落户广州的基础。”

在储冬爱看来,龙舟是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也是车陂、棠下等村落获得外界认可的重要因素。“当然,这种文化软实力不仅仅属于各个村,也属于天河,属于广州。”她强调,如果把这些极具特色的村落去掉,广州与其他城市的区别可能就不大了,风格各异的民间文化,参与塑造了这座城市。

天河从郊区发展为中心城区,储冬爱见证了广州这些年的变化,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有粤剧、赛龙、舞狮,在这里生活是有寄托的。”在她心里,这些就是“城市的烟火气”。

记者手记

无论世事怎改 总有人在坚守

工厂里,木屑横飞、闷热难耐,每次拍摄一两个小时都觉得疲惫。难以想象,龙舟师傅们承受着何种程度的考验?

切割打磨木材、打钉、拼接木板……这些工序,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不然。木板厚度、钉子位置、接口大小等,都有讲究。每次测量,他们都要反复比对,不能有丝毫误差。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造一条39.2米长的龙舟,居然没有图纸,全靠经验和默契。黄剑挺笑道,大家做了二三十年,不需要图纸,就算有大家也看不懂。也许这就是,手中没有图纸,心中自有度量。

受疫情影响,龙舟活动暂停,厂里订单少了,师傅们也清闲下来。这次车陂村下了订单后,师傅们又聚在厂里,动手造龙舟。他们当中大部分是“60后”,上漖村人,年轻时入行,造了一辈子龙舟。

上世纪80年代,上漖村是远近闻名的龙舟生产制作基地,聚集了近30家船厂,鼎盛时期有300多名工人。随着时间推移,龙舟的市场需求逐渐饱和,生意衰减,不少船厂关闭。

不可回避的是,龙舟制造业确实面临缺乏年轻力量等现实挑战。但这次我们走进龙船厂,看到那些一门心思只为做好龙舟的老师傅,不禁被他们眼里专注的目光所打动。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今天还有人在坚持,我想龙舟就会继续传下去。

·鄢敏·

编辑:邬嘉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