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北极可穿短袖?中大极地专家:高纬度冰盖的剧烈冰面融化让人震惊

来源:金羊网 作者:陈亮 发表时间:2022-08-04 10:05
金羊网  作者:陈亮  2022-08-04
近日,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至32.5℃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文、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图、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北极已可以穿着短袖T恤溜达了?近日,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至32.5℃,北极地区的科学家们甚至穿着短袖短裤,打起了冰上排球。覆盖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冰盖也在加速融化。

为何北极也“发高烧”了?这将对全球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对极地进行保护和研究?为此,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中山大学极地团队成员、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郑雷。

西格陵兰融水汇聚形成的冰面水系(2019年8月29日无人机航拍影像,中山大学极地团队提供)

北极海冰快速减少,北极温度进一步升高

“2015年和2019年盛夏,我们团队去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和格陵兰科学考察时,当地气温最高也就0℃左右,穿短袖还是比较难的。近年来,北极、南极都在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我们今年赴南极科考过程中,还目睹了冰盖大范围消融的现场。”郑雷告诉记者,北极出现“高温”的现象团队也已观测到,团队近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下海冰、冰盖和地表季节性积雪融化都在加剧。

“北极海冰的快速减少,导致夏季海洋吸收的能量增加和北极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这说明极地变暖是一个正反馈过程。”郑雷说,团队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也发现,格陵兰冰盖平均每年产生7千亿吨融水,这其中一半会流入海洋。还有相当大一部分融水不会冻结,而是储存在冰盖内部,破坏冰盖稳定性,成为影响海平面变化的缓冲区。

影响气候变化的通常有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两方面,那么北极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郑雷指出,在人类活动方面,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导致气候系统发生了广泛而快速的变化。而自然原因是指气候系统不同时间尺度的振荡,包括地球所处的空间大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以及自身活动的变化。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很有可能是导致气候快速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其中就包括日益频发的极端高温天气事件。

西格陵兰融水汇聚形成的冰面水系(2019年8月29日无人机航拍影像生成的冰面水系正射图,中山大学极地团队提供)

格陵兰冰盖消失将致全球海平面上升7.4米

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会对南北极冰川乃至全球带来哪些影响?郑雷指出,近期北半球多个地区(包括我国)都遭遇了极端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会导致陆地干旱、森林火灾、影响人类健康等,也会加速极地海冰和冰盖融化,形成复合极端事件。

极地冰川(包括南极和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的一个直接的影响是全球海平面上升,它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社会,尤其是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大量的冰川融水排入海洋会改变海洋生态环境和洋流系统,从而影响全球气候。两极海冰和冰盖的加速融化会破坏极地生物原有生存环境,导致北极熊和企鹅的觅食难度加大,形成生存危机。”郑雷说,目前,格陵兰冰盖正在加速融化,如果整个冰盖全都消失的话,全球海平面就将会上升7.4米。以现有的融化速度来看,格陵兰冰盖离完全消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一旦温度增加达到某个临界点,冰盖将可能进入不可逆转的持续物质损失状态而最终消失。

西南极南森冰架(74°56′S, 163°42′E)融水汇聚形成的冰面湖(2022年1月24日郑雷拍摄)

极地立体观测与探测技术和装备需重点发展

当今,全世界多国都在为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等有利于环境的活动努力着,然而,冰川融化等这些自然变化依旧难以避免。

郑雷解释称,碳循环是一个过程,气候变化是地球系统多个圈层相互的结果,可能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这也正说明如果我们不尽快执行严格的减排措施,持续的碳排放有可能触发相互关联的气候‘临界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所需要的时间将会变长”。

2020年9月,我国明确地提出2030年“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与2060年“碳中和”(即产生与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目标。“双碳”是中国向世界的一个庄严承诺,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郑雷认为,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另一方面要提高能效,注重节能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此外,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据介绍,中山大学极地团队一直积极构建极地空-天-地-海-冰观测体系,立足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极地气候变化创新研究高地。近20年来,团队共参加我国南北极科学考察20人次,开展极地冰雪、海洋和生态环境空-天-地观测,在海冰变化机制研究、冰盖物质平衡估算、企鹅栖息地与种群监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研究成果。

今年年初,郑雷参加了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并于1月15日第一次登上冰架。由于南极冰盖纬度较高,以往研究一般并不太关注南极冰盖表面消融,当他看到在75°S附近还存在着这么剧烈的冰面融化时内心感到非常震惊。

鉴于此,团队制定了近70个架次的冰架表面水系无人机航拍计划,获取了近3万张航拍影像,这为团队进一步研究极地气候变化和冰架稳定性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目前,遥感手段还很难监测到南北极冰盖的内部过程,未来我们需要重点发展极地立体观测与探测技术和装备,这对于我们认识极地快速变化机制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郑雷说道。

编辑:邓豪杰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