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语所”创办纪念日 东山柏园正式对公众开放

来源: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文艺 发表时间:2022-10-29 08:36
金羊网  作者:朱绍杰、文艺  2022-10-29
1928年10月22日,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柏园正式创立,中国现代人文学脉由此发轫。
柏园重开后的夜景 陈小铁 摄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文艺

1928年10月22日,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在广州柏园正式创立,中国现代人文学脉由此发轫。

94年后的同一天,位于广州越秀区恤孤院路12号的柏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在经过近半年封闭修缮的这栋东山小楼里,《此虽旧域 其命维新——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主题展览、“柏园粤书吧”同步亮相,向今天的公众讲述此旧址所承载的学脉源流。

多方合力的志业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应邀题写了“柏园”二字匾额。开放当日,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许瑞生,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白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广州市越秀区区委书记郭昊羽共同为柏园揭牌。

“让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遗产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在开放仪式上致辞强调,柏园的修缮完成离不开各方的努力。此项目是广东省政协文史委今年开展的“加强历史名人故(旧)居保护及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重点调研课题的任务之一。今年以来,许瑞生以住粤全国政协委员身份,曾多次带队赴柏园实地考察调研,进一步督办柏园修缮与活化利用项目进度。

自今年6月2日经羊城晚报《岭南文史》栏目独家报道后,柏园蕴含的历史故事备受社会关注。随后,柏园修缮工作正式启动,其西座一、二层也由原来的市级历史建筑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越秀区亦组建工作专班,进一步推动柏园的修缮及活化利用等工作。

柏园是广州东山口乃至整个广州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民国住宅建筑,历年都有许多住户在此居住,多年来建筑局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但经过项目修缮团队精心、专业的工作,柏园建筑不仅焕然一新,更“修旧如故”。

项目负责人蔡凌说,追求历史的真实性是文物修缮的首要原则,同时也不断有新发现。例如连接东西两座的伊斯兰风格拱券门廊,是柏园外观上的一个亮点,但年初所见的浅色花砖其实为后人改饰,经过此次修缮中的全手工作业,色彩绚丽的民国花纹砖喜露真颜。

柏园主题展内景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喻 摄

学脉在此溯源

“史语所”是中国第一个以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记者在现场看到,开放后的柏园分别在西座首层和二层,设立了“柏园粤书吧”和主题展览。

据介绍,“柏园粤书吧”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读者服务,定位于历史文献特色主题书吧,共配置图书近4000册。书吧内特别选取了与“史语所”人物相关的著作和文物考古类主题图书,着力向参观观众展示此地旧址所承载的学脉源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李毅萍介绍:“这是本馆首个开办在历史文物建筑中的粤书吧项目,充分考虑柏园作为文物建筑的文化传承功能进行功能布局设计,力求打造具有厚度和温度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记者看到,柏园陈列中有《黄际遇日记》《容庚文集》《埃及考古学》《燕园建业》《民国文献资料全编》等书籍,无不显示出与此地相关的学术渊源。

《容庚文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广东文化大家容庚先生相关的治学论述。容庚与其弟容肇祖二人都参与了“史语所”最初的创立工作。容肇祖受托为“史语所”寻找独立所址,并负责洽商最后租定柏园;“史语所”正式成立后,容庚担任特约研究员,容肇组则是特约编辑员。《埃及考古学》由许瑞生捐赠,他在现场介绍,“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广州拟定“史语所”考古组的工作计划时,撰文分析过以埃及考古成果为代表的当时世界考古发展,并表达了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紧迫愿景。

西座一楼西南房间修缮前 蔡凌 摄

开放只是活化利用的第一步

位于二楼的主题展览分为三个部分:“无中生有的志业——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动手动脚找东西——历史语言研究所初创时期的研究工作”“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柏园)的保护利用”。

记者发现,展品包括多件“史语所”前贤所用过的同款实物工具,如董作宾及殷墟考古团队所用测量仪、赵元任先生所用蜡筒蓄音机等。展览还创新地为赵元任等在方言调查中使用的材料《北风跟太阳》和台山语料《讨新娘》,设计了互动装置展示,引领观众感受一代学界前贤的工作氛围。

在另一展厅,则展出采集自广西的瑶族服饰,讲述生物学家辛树帜等一行深入广西瑶山科学考察的故事。1928年,团队中的学者石声汉采集了约200首瑶歌,用罗马字母拼音记录并复唱,被当地人称为“会使番字唱歌的先生”。展览现场,广东歌舞剧院作曲家解承强应邀前来,分享了自己和团队近年赴广东瑶寨采风创作的经历,以此致敬“史语所”前贤深入田野的工作精神和方法。

有关方面表示,柏园开放只是活化利用的第一步,后续还将注入更多学者研究成果建立“东山阅览室”,打造人文学科的亲民普及场所。

西座一楼西南房间修缮前后 蔡凌 摄

访谈

宋新潮(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

“史语所”的初心在广州

羊城晚报:您如何评价广东对“史语所”的创办旧址(柏园)的修缮与活化?

宋新潮:我个人非常关心柏园的修缮。因为这对我们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看待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这一代学人对中国学术的贡献,非常重要。

今天如果我们要讲近代学人的初心,那“史语所”的初心就在广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能够将它的创办旧址加以保护,同时做出展示,非常难得。这为中国文化史、学术史,包括近代科学史研究,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广东的同行带了个好头。民国时期的“史语所”是中国近代人文科学的起始点,保护其创办旧址,对促进两岸统一大业,加深我们今天讲的同根同源等认识,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羊城晚报:如何评价“史语所”对我们现代学术体系的影响?

宋新潮:民国“中央研究院”和“史语所”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科学史、学术史的起点,也建成了当初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立的科学院等学术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前者在架构上一脉相承。后来,“史语所”虽迁往台湾,但像史学界的徐中舒、夏鼐、胡厚宣、张政烺等诸位著名学者都留在了大陆,可以说是他们将一种现代学术传统和学术风格延续了下来。

同时,两岸“史语所”曾经的学者之间的同仁关系也非常密切。即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留在大陆的学者和迁到台湾的学者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学术联系。改革开放后,我的导师胡厚宣先生是最初访问台湾省的大陆学者之一,当时他在傅斯年所长的墓前久久伫立,感恩“史语所”带给他的一切。

羊城晚报:您在中国社科院攻读博士时师从胡厚宣先生,据您了解,他与“史语所”的渊源是怎样的?

宋新潮:胡先生是中国古文字学研究领域的大家,“史语所”奠定了他的学术基础。1928年“史语所”在广州成立后,不久迁到了当时的北平北海公园静心斋。“史语所”的专家也多在北大兼课,傅斯年讲授“中国上古史择题研究”、李济、梁思永合开“考古学人类学导论”,董作宾讲授“甲骨文研究”及“先秦文化史”等。20岁的胡厚宣先生在北大读书,于是对“史语所”尤为神往,他1934年毕业后被招录进所,工作了7年左右。

胡先生参与了殷墟发掘,其间他有几项重要发掘,一项是参加安阳殷墟同乐寨发掘,这里有仰韶、龙山、殷商三个层位的文化,对当初认识考古年代层位学非常重要。第二项是参加安阳侯家庄西北冈殷代王陵的发掘,胡先生负责的1004号大墓是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王陵,其中就有著名牛鼎和鹿鼎等重要文物。1936年董作宾和胡厚宣先生又主持了殷墟第13次发掘,最重大的收获就是发现小屯C区127号甲骨坑,这个大坑共出土甲骨17096片,这是一次空前的发现。“史语所”为胡先生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和起步点,那里浓厚的学术气氛、良好的治学条件等,对胡厚宣先生的一生学术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考古学方面,当时“史语所”的先生们就已经开始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强调了历史文献与田野考古相结合。对于今天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史语所”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如何以已知为出发点来探寻未知、如何系统规范地利用历史文献、“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从而整体重构中华古代文明史。

编辑:邬嘉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