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承办单位:广东科学中心广东羊城晚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随着新菌种、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益生菌市场快速发展。什么是益生菌?我们需要天天吃益生菌吗?近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联合承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108讲,特意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所所长李汴生,作《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的科普讲座。
益生菌可以抑制体内有害微生物
李汴生首先介绍说,从“益生菌”这一名称就可以看出,指的是那些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能起到益于健康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越发关注,益生菌已成为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益生菌的“身影”。最为常见的,就是酸奶。在牛奶中加入益生菌,经过一定的时间就可以形成酸奶。“科学家们发现,如果酸奶进入人体后,同样可以起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作用,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李汴生说。
为了更便利地发酵食物,人们还发明了酵母粉。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酵母就像一个椭圆的球,在顶部有很多小疙瘩,那是酵母在繁殖下一代,也叫作出芽分裂。酵母粉中的一个微小颗粒中就可以有上亿个酵母。
李汴生说,在酒类产品的生产中,酵母粉是常用的原料。传统的啤酒要经过加热,将酵母灭活,阻止它不停发酵。但是经过加热的啤酒就缺失了新鲜感。因此,广州的珠啤发明了孔径只有零点几微米的过滤材料,从而无须加热灭活,通过筛网便可将酵母去除,保证了啤酒生鲜的味道。
李汴生说,有一种真核生物叫霉菌,在潮湿环境中特别容易生长,而香港脚(脚气)就是由霉菌引起的。但是,霉菌并非没有益处。科学家发现,霉菌中的有些物质可以抑制其他致病菌的生产,并因此而发明了抗生素。
但是有一种霉菌需要给予很高的警惕——黄曲霉。黄曲霉可谓是米曲霉的兄弟,两者有着非常接近的亲缘关系。黄曲霉素会产生一种世界上最毒的物质——黄曲霉毒素,毒性甚至超过了砒霜。可怕的是,黄曲霉在生活中经常陪伴着我们,譬如那些没有好好保存的花生就很容易产生黄曲霉,而且即使高温都很难杀灭黄曲霉。
“所以,现在很多牛奶产品都要检测其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是否超标。因为有可能牛吃了发霉的饲料后,黄曲霉毒素就进入了牛体内。”李汴生说。
提倡自然分娩:让胎儿首先“感受”母体的微生物环境
李汴生还介绍了人类发现、研究微生物的历史。1667年,列文·虎克首次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100多年后,路易斯·巴斯德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奠定了现代微生物学的基础,并且发现了通过加热可以杀死微生物,并因此而创建了巴氏杀菌法。
“人类是无法和微生物分离的,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能找到微生物,而且有些地方微生物的积存特别多。”李汴生说,在科研中,如果要研究人的双手上有多少微生物,需要将手按在培养基上,经过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就会发现培养基中长出一些“东西”来。
李汴生说,在人体内部,肠胃、女性生殖器官中微生物的量非常大。而且,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对人体的健康作用非常之大。
一些女性会得妇科病,其原因可能就是体内的微生物平衡被打破了,从而导致患病。
李汴生还说道,我们还提倡女性的自然分娩,而不是剖宫生产。为什么?因为胎儿在母体中的时候,是处于一个无菌的环境。分娩的时候,胎儿经过母亲的生殖器官,会被母体的健康的微生物环境所影响。而如果是剖宫生产,胎儿首先接触的是空气,其中就很可能会有致病的病菌,所以剖宫产儿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而在人体的肠道中,微生物数量最高可以达到10的14次方之巨,甚至可能超过了人体细胞的数量。
粪菌群移植可以改善肠道健康
“如果肠道中存在着有害的微生物,那么就会产生有害的代谢物质,或严重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可以从一个人的脸色上看出来。”
李汴生强调,肠道内微生物非常重要,也有科学家专门研究肠道微生物。目前发现,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类可能有数万种之多,其中既有有益的,也有有害的,也有中性的。
随着人的成长,从婴儿期、幼儿期、成年期,再到衰老期,科学家们发现,人的肠道微生物会发现变化,其中有一种叫作双歧杆菌的益生菌会出现明显的减少,而通过补充双歧杆菌,则可以起到一定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发现,肠道微生物还会影响大脑,并将其称为“脑肠轴”。
李汴生说,譬如腹泻这种免疫反应,并不是由肠道指挥自己进行的,而是通过神经传递信息到大脑,大脑反馈后指挥肠道,分泌一些黏液物质,将有害的细菌包裹起来,然后尽快将其从肠道中排泄出去。所以,如果腹泻,会发现排泄物往往是黏黏糊糊的。
“所以说,肠道和大脑之间是有神经联系的,这种联系就被称为‘脑肠轴’。也有人因此将肠道称为‘人的第二大脑’。如果你吃了一些益生菌,大脑也能够感受得到,并因此带来一系列的健康反应。所以,现在关于‘脑肠轴’的研究是一大热点。”
李汴生还介绍说,目前有一项技术是从健康人的排泄物中提取有益微生物,然后再移植给那些肠道不太健康的人,从而达到改善肠道内环境的目的。经过实践,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粪菌群”移植法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