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朱伊琳 通讯员 华轩
三 月三,拜轩辕。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黄帝故里举行。全新开放的黄帝故里园区旌旗招展、庄严肃穆,众多来自海内外的华夏儿女汇聚在这里,共拜轩辕黄帝,祈福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世界和平和睦。
记者了解到,黄帝故里园区提升工程于2020年5月全面启动,其中园区的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奖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领衔团队完成,致力于将黄帝故里打造成“全球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七大景观开启“寻根之旅”
全新的黄帝故里园区占地40公顷,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从南到北分为七大景区,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元素与概念的建筑细节随处可见,每一处景致都是对“根”的探寻。
其中,故里广场作为黄帝老家的“前客厅”,以黄河“几”字弯水景造型为主线,黄帝宝鼎、牌坊中轴布局,展示新郑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变迁,唤起人们对老城生活的美好回忆。
寻根门作为千家百姓归宗之门,是海内外华人前来故里园区拜祖的第一站。何镜堂表示,寻根门并没有使用常见的斗拱,而是从传统牌坊中提取意象,使用685根椽子交叠,象征了华夏儿女团结一体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同心广场内圆外方,蕴含中国传统理念,中心积石起坛,礼天拜祖,正中铺设天心石,环砌九块石板,以九九之数向外每环增加九块,合计九环表最高尊崇。
故里祠为国家文保单位,始建于汉,修葺于明清时期,如今在完整保护并展示明代轩辕桥的基础上加以新建。
拜祖广场的轩辕殿即为初祖圣地,中央金顶反映了黄帝降生时的灿烂星象,拜祖长廊共有56间,象征五十六个民族的血脉相连。
轩辕丘以背靠轩辕殿的39米主峰为枕山,以一主四从的山势环抱轩辕殿。
黄帝文化花园区以五行万物的种植理念,与轩辕丘一道形成山环水抱的总体景观布局,体现中华文明所追求的“生生不息,自然和谐”之美。
据介绍,近年来,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影响下,海内外中华儿女每年都会在“三月三”期间自发举办活动,表达华人对“根脉所系、魂魄所依”的黄帝故里的挂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福。
传统建筑与当代建筑融汇并蓄
《史记》中曾经出现“黄帝采首山铜”及“轩辕有土德之瑞”的历史记载。何镜堂介绍,为了体现历史的延续传承,黄帝故里园区主体建筑主要使用了紫铜、黄色花岗岩两种材料。
“越是简单的材料,越能体现厚重感、历史感和古朴感。园区改造所使用的材料很简单,没有太多复杂的设计。”何镜堂表示,园区以“大巧若拙、自然成器”为设计理念,使用铜和黄色花岗岩这类厚重材料,是为了体现建筑的永恒性、纪念性、神圣性,创造出千年永固、永世流传的经典中国式殿堂建筑,凸显黄帝故里是中华民族神圣的拜祖圣地。
据统计,黄帝故里园区整个提升工程共使用了超过10万平方米的紫铜板和超过10万吨的黄色花岗岩。
“我们希望大家在园区的每一个空间,都能心怀同根同源的崇敬感,并自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何镜堂进一步表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靠的是文化,而黄帝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头之一。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核心概念,比如,从黄帝开始的‘自立自强、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概念。建筑应该体现这种精神,通过空间序列把文化的张力凸显出来。”
何镜堂院士团队成员陈子坚介绍:“黄帝故里园区位于旧城中心,有很多历史文化遗存,例如,故里祠、接旨亭、古轩辕桥等。同时,在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又陆续发现很多从东周到明清各个时期的文物,比如,东周的车马坑、北宋的官窑、明清的县尉署等。团队对这些文物与遗迹均做了原址保留和展示设计。”
据了解,黄帝故里园区建筑并不呈现某一具体朝代的风格,而是将中国传统建筑与当代建筑融汇并蓄。“我们根据对中华文化的感受和理解,让每一部分建筑设计都体现古代与现代的结合。总的来说,可以用‘中国气派、文明力量、时代格局’12个字来概括。”何镜堂说。
在何镜堂看来,建筑的重大任务之一是记录时代,建筑需符合“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体系框架,即建筑设计要有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无论是黄帝故里园区,还是其之前的代表作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澳门大学横琴岛新校区、南海会馆、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广州海心桥等均体现了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