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玉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主题教育,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广州不少老旧小区,有着具有烟火气和文化底蕴的背街小巷,这些小巷大都属于非市政道路,街巷狭窄、走向弯曲。近年来城市发展变化大,人口增速快,行人越来越多,背街小巷夜间缺少照明的矛盾日益突出。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市住建局”)对有效解决市民出行最后100米照明需求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据此持续开展“背街小巷亮灯专项行动”,通过强化路灯服务管理、动态清零背街小巷照明黑点、出台背街小巷照明设计指引、构建智慧照明管控平台多措并举,解决广州背街小巷因历史原因造成的照明不足问题,让现代化照明设施活化老旧街巷,切实保障居民夜间出行安全。
老旧小区照明不足
居民呼吁加装路灯
5月6日晚上7时,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基建新村三街,每条人行道都已经亮灯。海珠区翠城社区党委副书记、基建新村党支部书记、基建新村消防通道管理小组组长黄健成一边热情地介绍社区情况,一边强调“非常感谢广州市照明中心(市住建局直属事业单位)、路灯管理所,群众利益无小事,他们一直把服务放在第一位”。
实际上,今年4月13日之前,基建新村的一街一巷至四巷、三街一巷至五巷等9条背街小巷并无路灯。社区居民赵女士说,此前这些小巷一到入夜时分就很暗,加上有些道路不平整,老人和小孩出行很不方便且比较危险,“所以我们一直希望能加装路灯。”
市照明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收到群众反映加装路灯的诉求后,中心立即会同维护单位前往现场踏勘,发现情况属实。“根据市住建局主编的《广州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年)》背街小巷及居住区道路照明相关要求,以及市照明中心主编的《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背街小巷照明设计指引》,维护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加灯方案,计划在这9条背街小巷共加装50盏附墙支架灯。”
在灯具、线缆等主材备料后,维护单位于4月11日进场安装,4月13日顺利完成通电亮灯。
提升照明治理能力
持续开展“专项行动”
虽然是小小的路灯,也会涉及加装、维修、养护等问题,“一盏路灯,提升的不仅是市民出行的便利度,更有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小路灯里照出的是大民生。”市照明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此类照明问题的治理,市住建局一方面通过积极调研巡查主动发现问题,一方面则通过多种热线和渠道听取市民诉求。“除了规范照明管理,我们还健全了巡查队伍,督促建立区、镇街、村社三级照明管理和联络机制,落实属地网格化巡查管理机制。同时重视民生信访,建立反馈机制,市级照明管理机构将路灯诉求、投诉处理工作设为班子会常设议题,督办重复件、不满意件,推进解决疑难工单。”基建新村9条小巷的加灯诉求短时间内顺利解决,就是市住建局坚持民生无小事的体现之一。
未来,动态清零背街小巷照明黑点,确保市民群众安全方便出行仍是市住建局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会持续优化加灯设计方案,因地制宜利用电力电杆、临街无窗户墙面等可利用点作为安装路灯的支撑点,安装LED灯或附墙灯,在提升照明效果的同时避免眩光影响住户。此次基建新村加装的路灯,采用的就是附墙支架灯,尽可能减少对路面的影响。同时,会创新道路零星加灯模式,把道路路灯零星加灯纳入日常维护专项工作中,加灯周期由原来2年缩短至2个月以内,有效提升加灯工单办理时效。”
“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我们将联合各基层单位努力不断点亮市民回家的路。”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