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奋力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5-26 10:05
金羊网  作者:  2023-05-26
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湛江新篇章

文/袁增伟 湛新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成为国家战略联动与融合发展的重要连接点和支撑点,步入了发展“快车道”,走到了国家舞台“聚光灯”下。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湛江视察,是湛江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湛江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市上下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增干劲。”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表示。湛江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感恩爱戴之情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坚决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奋力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湛江新篇章。

坚定扛起使命担当

全力推进与海南相向而行

湛江与海南一衣带水,地缘相近、历史相融、人文相亲。近年来,湛江坚定扛起“与海南相向而行”的使命担当,有效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两大国家战略,扎实推进多项与海南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努力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中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交通是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桥梁”,也是两地群众共同关切的问题。湛江全力打造对接服务海南的海陆空现代化综合性交通枢纽,全面推进陆海空铁建设,不断提高两地互联互通水平。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2020年9月26日,全球最大客货滚装码头徐闻港正式开港。从这里出发,徐闻与海口两地海上航程可缩短一半,到海南仅需1个多小时。2022年3月,湛江吴川机场投入试运行,与海口、三亚等海南中心城市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此外,湛徐高速徐闻港支线、徐闻港进港公路、雷州半岛环岛一级公路南线那涧至大塘段同步开通,琼州海峡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在公共服务方面,湛江深入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率先完成琼州海峡北岸港航资源整合工作,并积极配合做好琼州海峡港航资源一体化各项工作。同时,拓展水运中转和内外贸同船运输业务,开通至海南集装箱航线7条,形成两地集装箱运输“天天班”格局,畅通湛琼物流通道。

为积极响应全国“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粤桂琼三省(区)包括湛江、海口在内的七市建立起应急联动体系,在突发事件信息共享、应急处置资源支援、相关事件共同处置等方面有效协调联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下一步,湛江将持续推进与海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畅通海南联通大陆的综合运输通道,加强两地电网、油气管网的对接;推进产业体系协作互补,推动两地在先进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等领域深度协作,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产业支撑;推进对外开放协同共进,携手全面对接RCEP,建设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共同打造高水平经贸合作平台;推进绿色生态联防共治,共筑琼州海峡生态屏障,打造绿色海峡;推进区域发展共商共建,加强公共服务标准和制度衔接,共同打造平安海峡、便利海峡、文化海峡。

坚持制造业当家

构建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

夏日下的东海岛,机器运转忙碌,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三大“巨无霸”带动配套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实体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当前,湛江正大力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加快构建具有湛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锻造制造业这根“顶梁柱”,离不开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

近年来,湛江坚持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深度融合理念,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搭建制造业的“四梁八柱”,以宝钢湛江钢铁为龙头,一个世界级大型精品钢和绿色碳钢生产基地正在形成;以中科炼化、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为龙头,一个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基地正在加快打造……

随着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廉江核电等一系列重大项目陆续开工或建成投产,湛江全力发展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等支柱产业,构建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链,打造三大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

同时,湛江加快临港产业数字化发展,引进智慧化和绿色生产技术,构建创新驱动、生态循环的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

依托石化智云、采用“数据+平台+应用”模式建设信息化系统,中科炼化各装置接入传感设备超20万点,信息平台上线39项业务应用,成为中国石化系统内首家全面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工厂,实现数出一源、令出一家、功能复用、效率提升。

宝钢湛江钢铁建成炼铁五大工序控制中心、热轧智能车间、冷轧智能车间、智慧铁水运输系统、全厂水系集控中心等一批亮丽的智能产线与智控“大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高新技术推动钢铁智造生产,引领行业深刻变革。

接下来,湛江将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快推动宝钢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廉江核电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同时,依托大型产业集聚区,高起点规划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协同推进东海岛、奋勇、乌石片区工业发展,支持各县(市、区)推动县域产业园区提质增效。

打造“红树林之城”

以高水平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晴空万里,海水如碧。湛江麻章区世乔村海域上,成群的白鹭、红嘴鸥等水鸟在红树林中嬉戏,与倒映水中的绿林相映成趣,好一幅夏日美景!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2021年12月30日,湛江吹响打造“红树林之城”号角,充分挖掘红树林的生态、经济、科研、文化价值,启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以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抓手,湛江进一步健全巡护和执法等制度,全面加强红树林湿地保护,不断加大红树林修复投入。在全球红树林面积递减的背景下,湛江红树林面积逐年增长,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

建设“红树林之城”,正是湛江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湛江不断探索,持续写好“绿色发展”文章,在重大工业项目相继投产、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等压力下,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

今年1月1日至5月10日,湛江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1,全省排名第二;空气质量优良率(AQI达标率)为98.3%,全省排名第三;六项主要污染物继续保持全面达标,继续擦亮“湛江蓝”名片。

成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工作专班、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状况进行实时遥感监管监测、深化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水质加密监测和水华预警监测、组织各行业环保专项执法行动、提升环境监管执法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项项探索与实践,让湛江以高水平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实。

下一步,湛江将持续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健全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实施绿美湛江生态建设“七大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湛江市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和集中连片修复,努力把湛江红树林打造成生态文明新名片、绿美广东新亮点。同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九洲江—鹤地水库、小东江、鉴江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半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

在雷州市流沙湾海域,“海威2号”智能养殖平台进入涂装阶段,即将竣工投产,单个养殖周期可收获超100万斤优质海鱼,建成后将是湛江首个三万立方米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

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广阔,是广东发展海洋牧场、打造“蓝色粮仓”的天然主战场。近年来,湛江大力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水产产业发展新路,先后被授予“中国对虾之都”“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2022年水产总产量125.5万吨,总产值274.6亿元,连续20多年居全省首位。

经过多年沉淀发展,湛江水产产业链年产值700多亿元,产业链从业人员100多万人,水产养殖、水产种业、水产品流通加工、装备制造、进出口贸易、饲料辅料、配套服务等七大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养殖致富的支柱产业。

耕海牧渔,数字铸魂。近年来,湛江依托湛江湾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科研单位,加快探索实现养殖转型升级,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渔业信息资源,用科技推动海水养殖向深蓝挺进,进军精准、高效、绿色养殖赛道,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市现有深水网箱3500个、桁架式养殖平台1个、在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

今年来,湛江已启动第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项目13个,在建90米周长深水网箱238个,在建3万立方米的桁架式平台1个,并搭载数字传感器;在建人工鱼礁区1个,建造礁体3.8049万立方米,覆盖海域面积1.5平方千米。

接下来,湛江将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坚持向海洋要粮食,充分发挥资源、产业与科研等优势,合理制定海洋牧场未来10年的阶段目标,优化空间布局,在湛江湾和雷州半岛东岸、西岸、南岸发展海洋牧场群,持续深耕海上粮仓、唱响海洋牧歌,全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力争5年内建成6000个重力式深水网箱、30个桁架式养殖平台、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编辑:束孟卿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