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游”提振中国文旅新动能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6-04 09:07
新华网  作者:  2023-06-04

新华社天津6月2日电题:“沉浸游”提振中国文旅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宋瑞

在搭载了VR、3D等技术的博物馆、影院化身“景中人”沉浸式游览,到主题乐园、个性化餐厅感受互动式消费魅力……夏日来临,“沉浸游”成为中国文旅业的一个热词,这种新型体验方式越发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

驱车来到位于京杭大运河天津西青段沿岸的杨柳青古镇里,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吸人眼球。走进西青区旅游集散中心领取一份标注有古镇各色景点的“通关文牒”,便可开启“打卡”模式,沉浸式享受既新潮、又民俗的文旅体验。

5月2日,游客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民俗文化馆游览。新华社发

独具特色的四合连套式清代民宅石家大院里,古朴戏楼、长廊与花厅别有一番风味;踩着青砖穿过街巷,“玉成号”年画坊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杨柳青年画制作技艺;运河岸边,一排排历史影像图片展示了古镇的“前世今生”……游客在行进式游览中,品味古镇魅力。

杨柳青古镇因杨柳青年画而闻名。杨柳青年画又名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代,曾经兴旺的漕运给这个津门小镇带来丰富的年画题材,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鼎盛时,“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年画作坊星罗棋布。时至今日,不少游客寻年画而来。

游览结束,一群在天津上学的大学生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盖满红戳的“通关文牒”。“‘打卡’能带来一种成就感,收获别样的旅游体验。古镇景区将传统民俗文化和新潮体验方式结合得很好,我们很喜欢。”

“打卡”只是“沉浸游”的一种方式。当前,中国不少旅游景区充分挖掘自身建筑、产业、文化等资源,为消费者打造多方位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重庆市璧山区秀湖公园内的九门仙侠小镇推出古风沉浸剧本体验项目,游客更换着装、挑选剧本后进入景区,以“剧中人”完成任务的方式在景区游览;陕西华清宫景区举办花神海选、“我在唐朝的一天”“我在唐宫赶大集”等活动,营造沉浸式唐宫节庆氛围……

“在沉浸式体验中,游客旅行记忆更深、体验更佳,更愿意为新颖模式买单。这越来越成为文旅市场的需求热点和相关文旅产品转型升级的指向,对刺激内需、扩大消费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说。

除旅游景区外,越来越多博物馆、文艺院团、文娱消费场所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让游客深度介入,参与互动体验。

向日葵花海“随风摇曳”,星月夜“风云变幻”。踏入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荷兰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画作动态呈现在巨型沉浸区,观众仿佛“站在画里看画”。“在沉浸区看久了会产生轻微的眩晕感,观众可以体验和想象梵高后期创作的状态,身临其境感受其艺术作品的魅力。”该馆讲解员黄丽洁说。

5月16日,观众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参观“梵高的世界”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馆长金鹏认为,对经典艺术作品沉浸式呈现可以使数字艺术走近普通观众,为大众带来全新体验。

天津市民刘女士近期带着9岁的女儿开启了一场“奇妙旅程”。“孩子在馆内的数字交互绘画室自由创作,现场就能转化为数字作品,激发了孩子对艺术创作的好奇心。”刘女士说。

为顺应人民群众沉浸式文旅消费体验新需求,今年以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在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促进5G+VR/AR沉浸式旅游等应用场景规模发展。今年3月,中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荐遴选暨培育试点工作也已开启。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2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3年发展预测》显示,预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

“今年以来,中国文旅复苏势头亮眼,这与日益多元的文旅体验场景、更丰富的消费选择分不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沉浸式旅游满足了客群探新求异的需求,更体现出中国城乡居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

戴斌、徐虹等专家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沉浸式文旅场景营造创造了条件,但深挖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建设以内容为主要特色的文旅综合体,让游客从心灵上、思想上有所感、有所悟,才更是未来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编辑:邓豪杰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