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 记者聂粤报道:6月13日,“‘粤’升湾区阔 潮涌看中国”线下走访活动在广东正式启动,走访团的第一站来到了广州港南沙港区。
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的南沙港,它既是我国能源、原材料物资运输和南北商品交流的交通枢纽,也是畅通珠三角地区货物国际远航之路的重要航道。
万吨货轮停靠在码头边,巨大的桥吊呼啸往返,将各色集装箱精准快速抓取,放置在一辆辆导引车上……记者在广州港南沙港区南沙二期码头的作业区看见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广州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劲红表示,广州港集团在南沙港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智慧港口建设和绿色港口建设方面颇有成效。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方面,配合海关实施“提前申报,船边分流”措施,按照客户选择,码头可进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作业模式;推动“湾区一港通”等物流新模式;推进南沙港区进出口无纸化。
为加快货物通关速度,南沙港集装箱码头积极配合海关推行进口货物“提前申报、船边分流”措施。码头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船边直提”作业,如进口水果集装箱完成提前申报后,可提前获取货物的机检、人工查验或者直接放行等指令,码头根据不同指令做好操作准备,进口水果集装箱卸船时,按照指令直接移机检、人工查验或者由港外拖车直接提离码头,有效提升货物通关的时效性。
并且南沙港利用EDI技术实现了100%出口无纸化。在进口方面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进口无纸化放货,保障跨境电商等进口货物在港操作顺畅。今年1-5月,累计无纸化放货达约13万标箱。
同时,南沙港正深入实施“湾区一港通”“货物南沙集拼、中欧班列出口”“内陆货物海铁联运出口”等物流新模式,全力支持企业运用小型船舶、铁路、海运货轮等多种运输路径将货物集聚南沙,推动形成以广州南沙为中心,辐射整个大湾区的“海陆空铁”立体贸易物流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南沙港已建成并投产全国最大的临港仓库群—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是全国最大的临港仓库群。物流中心位置优越,紧邻南沙港区和南沙港铁路南站货场,可以实现“海路-铁路-公路”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物流中心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以冷链为主,北区以物流为主,总建设面积为95万平方米,总体仓容71.2万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物流枢纽,这里每日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多式联运的优势在于提供多样性的选择,让企业能进一步压缩运输成本。”广州港物流有限公司多式联运部总经理程成向记者介绍,例如广东中山的奥马冰箱此前选择从公路运输产品到南沙港出口到国外。如今伴随着“海路-铁路-公路”多式联运的开通。现在直接通过铁路,从广州黄埔运输到南沙港,它的运输成本缩减20%左右。
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作为华南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运航线最多的港口之一,据程成介绍,南沙港目前已开通150多条国际航线,覆盖了欧美、日韩、东盟国家、中东红海、澳新以及非洲的主要港口。为充分运用南沙高质量航运物流枢纽的优势,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在提升货物周转效率上效果非常明显。眼下正是榴莲进口的旺季,以进口榴莲为例,目前南沙港已开通部分国家直航的榴莲专线,榴莲等进口鲜果从泰国等国外港运至南沙港仅需4天,水果集装箱从南沙港运至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仅需两小时,实现了从国外农场到国内市场的一站式快捷冷链运输。
据了解,南沙港目前建成有一二三四期集装箱专用码头,其中的四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投入运行。而南沙港五期、国际通用码头、海铁联运码头等也在筹建。
南沙港目前已开通国际班轮航线超150条,其中“一带一路”方向超120条,运行珠江驳运支线70多条,南沙港铁路常态化开行省际、城际和中欧(亚)班列,港区铁路直通华南、中南、西南等地30多个内陆无水港、办事处,形成航运物流大枢纽、大通道,构建立足南沙、协同湾区、联通全球的港口综合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