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小公园:潮汕华侨记忆最深刻的符号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来源:金羊网 作者:李钢 钟振彬 陈晓楠 发表时间:2023-06-14 21:04
金羊网  作者:李钢 钟振彬 陈晓楠  2023-06-14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陈晓楠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6月14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团来到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小公园开埠区”)。小公园开埠区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城市开埠区之一,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是20世纪20至30年代汕头经济繁荣和“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

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

“小公园狭义是指街区建于1934年的核心建筑中山纪念亭及街心公园,它是潮汕华侨记忆最深刻的符号。”金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张耀辉说。小公园开埠区以中山纪念亭为核心,呈“聚心向海”扇形放射环状分布,包含骑楼街道18条,传统历史内街巷道(含街、巷、横、里及其他)147条。

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

街区内建筑融合潮汕传统建筑、南洋建筑和欧洲折中主义等建筑风格,呈现出鲜明的中西合璧与多元复合化特点。街区范围内有众多历史建筑和革命文化遗址,目前共有各级文保单位建筑25处、市级历史建筑36处、有历史价值建筑约2741座。

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

image.png

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

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纪俊杰表示,小公园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下阶段的工作重点将以历史文化传承为导向,通过深度挖掘潮汕“非遗文化”,构建文化要素集聚的高水平交流载体,打造“潮汕文化”展示窗口;打造独具特色的汕头文旅品牌矩阵,通过完善文旅服务设施、丰富升级文旅业态,打造“开埠文化”文旅体验中心;以历史文化保护为导向,加大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力度,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走进小公园国平路北段,这里有独具匠心的“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一间间非遗工作室星罗棋布,精工细作、各有春秋的非遗作品让人流连忘返。

大吴泥塑

据介绍,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于2019年9月启用,设立王芝文(陶瓷微书)、陈建全(微雕)、黄荣浩(玉雕)、何汉林(木雕)、陈树泽(抽纱)、许遵英(剪纸)、许少雄(嵌瓷)、佘燕璇(潮绣)、陈茂辉(陶塑)、章海元(手拉壶)、吴克煌(大吴泥塑)等11个大师工作室、汕头中国画院交流馆以及潮汕文艺人才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1864平米,集中展示了汕头、潮州、揭阳三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丰硕成就和深厚底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芝文

“我们在建设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的时候,除了想要把它打造为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的标杆以及潮汕传统文化对外展示交流的平台之外,我们还想要努力把‘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建设成为优质的人才服务基地。”汕头市金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晓洁说。

王晓洁介绍,为此,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设立了潮汕文艺人才交流中心和市人才驿站金平分站,共4层,集培训、展览、会客、食宿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不定期举办文艺沙龙、人才培训班和文艺作品展览,逐步成为人才工作的枢纽工程和重要抓手,从而达到集聚人才、凝聚智力、服务发展的目的。

编辑:邓豪杰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