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丨绘素凝世——广东青年女画家中国画人物专题展

来源:020艺术观察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6-17 00:25
020艺术观察  作者:  2023-06-17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省女画家协会、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

策 展 人:李周卫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图书馆一楼展厅

座谈会时间:2023年6月18日16:00

参展艺术家:李周卫、赵珊、骆靖、罗小颜、陈文苑、魏艳、全莉、肖洒、申畅、谢涵、周文瑶、冯昕、钟黄玲、陈思思、谢少玲、黄璟、柯源源、马钰涵、朱梦珍

视觉设计:谢天豪、方壮荣、马钰涵

展览时间:2023年6月18日至7月1日(周一到周五8:30-12:00,14:30-17:30;周末及端午假期9:00-17:30)


前 言

作为“绘素凝世”展览的发起人,唯一的一位七零后,我策划这个展览的初心,是为了凝聚和展示广东省青年女画家在中国画人物方向的探索力量。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难度指数相对较高的画科。长期以来,女性不仅在人物画领域,在中国美术史的长河中,也普遍处于低语或失语的边缘状态。自上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画家挣脱传统观念的羁绊,开始觉醒并走向自觉,中国画坛上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女画家。虽然,要成为艺术大家并非易事,但所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每个人都可以相对自我审慎,用个体的视角去观察和表现这个世界,所以我将展览的主题定格为“绘素凝世”。

参展的这十九位女画家,大多毕业或曾经求学于广州美术学院。除了我,有7位是八零后,11位是九零后,最小的一位还在攻读硕士学位。这些画家中的近一半我素未谋面,另外的一些也接触不多。见画如见人,虽未相识,却似乎已然了解。她们中的大部分人毕业后一边忙于工作、生存,一边抽出时间画画;另有一部分人在组建家庭后,身兼社会、家庭赋予的多重角色,往往要等一天的工作、家务忙完,孩子、家人都入睡后,才能抓住一点点时间进行创作。要想和男画家一样并驾齐驱,其中付出的艰辛努力,或许只有女性艺术家之间才能深深理解。她们在日常超负荷的生活压力下,凭借自己天生的韧性以及对生活、时代的敏感,与男画家一样成为建构艺术文化新框架的组成部分。

细细品读她们的作品,我看到生命的倔强和坚韧,看到缓慢隐忍的生长,悲悯入世的关切,冷静机警的批判,苦涩执着的追求,严谨扎实的磨练,时尚文化的借鉴,生命成长的陪伴,乡土生活的讴歌,市井烟火的捕捉,女性角色的内省,青葱岁月的呢喃,民族民生的考察,热血温情的浪漫,生命河流的穿越,悠长内敛的哲思,社会景观的隐喻,灵动俏皮的幻想,良知正义的觉醒,细腻饱满的情绪……这19朵盛开在艺苑的小花,以独特的气质凝视、聆听、触摸、表述着这个世界,这无疑是女性在新时代中,自觉、自信的独立精神被自我不断唤醒和超越的表现。

济慈说:世上的鲜花会相继盛开,壮丽而不朽的事物很快就会接踵而来……

愿未来的路上,她们一路芬芳,不断创造奇迹!

谨以此为序言,感谢生命旅途中遇到的每一位“你”。

李周卫

2023年6月10日



走向世界是不能脱离走向自己深处的

如果说,文化是一片生态,艺术是一片生态,那么在这片物种丰富、形态纷繁的艺术生态里,我们应如何找寻个体一份子的自我价值呢?这里展示的是70、80、90后的19个“她”——从中我们感受到的“她”,紧随当下,勃勃生长,以特有的女性视角观察生活,敏感着人间万象;更是“她”,思想跃动,勤学勤习,以多元的绘画语言呈现审美意象,诉说着独特的“我”。

乐黛云女士在《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序》中说到,“走向世界是不能脱离走向自己深处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走向自己深处。”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应以时代的、历史的眼光整体考量,否则将无从看清自己深处的内涵与意义,但更重要的一方面,只有真正地走入自己的最深处,呈现属于自己的、个性的、极至的内涵所在,并使之与整体相联,才有可能使这一局部具共性范畴的大意义,为现代世界作出独特的“我”的贡献。

而作为“她”的我们,一直在实实在在努力的还是,不断地通过内在的掘进去完善自我,往新、往高里走都需要长久的量的努力,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到达那最深处的“我”的质变吧!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林蓝





超越外表的内在的力量和想象

欣赏十九位女画家的作品,心里恰有炎夏步入林荫的感觉。女画家们以独特的理想触觉,把人物形象与水墨语言完美结合,呈现出一种东方梦境的美丽。艺术创作贵在以诗意的表达或哲理的揭示。以感情基础为核心的匠心运用,必能超越外表的直觉而产生内在的力量和想象。由此我想起了周思聪先生的作品,无论是《矿工图》的激情交响,还是《墨荷》系列的怡情小调,皆摄入了人性的灵魂,表现了生命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谨此与“绘素凝世”作者们共勉,并祝展览圆满成功!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蔡拥华




不同的心灵世界

2022年,广东省女画家协会成立。协会的建立宗旨是为了发展并团结全省女性艺术家,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导向,以女性独特的艺术视觉和艺术表现形式更好地投身到全省文化艺术事业中去,推动当代女性文化整体发展,为女艺术家营造一个艺术创作、艺术评论和作品展示交流的平台。今天,我欣喜的看到,在协会的推动下,“绘素凝世”展览即将在广州美术学院成功举行。

这次展览是由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主任李周卫发起和组织的。这19位画家中,有12位是人物画艺委会委员,分别是:李周卫、赵珊、骆靖、陈文苑、罗小颜、魏艳、全莉、肖洒、申畅、谢涵、周文瑶、冯昕。另外7位是特邀画家:钟黄玲、陈思思、谢少玲、黄璟、柯源源、马钰涵、朱梦珍。她们具有相同的美术学院教育背景,其中有的已经毕业多年成为高校教师,有的则还在校园求学。她们全部致力于中国画人物画方向研究,体现出一定的专业学术素养。因年龄、气质的差异,作品呈现出多元丰富的面貌。关于她们的作品,我无庸赘述。如果你愿意静静走入她们的画面,你将会捕捉到不同的心灵世界。

祝贺展览顺利举行,也祝贺这19位画家在艺术之途中硕果累累!

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主席 孙洪敏





只要远方还有“梦”

“绘素凝世——广东青年女画家中国画人物专题展”,来自十九位女画家的手笔,她们从事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状态,展出画面大小、风格也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之出发点,大都先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本科、研究生。学院式的中国画专业理念培养和技法训练,让她们先后掌握国画各种技法的表现。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是女画家们用国画技法的各种方式来表述她们所凝望的世界……

一般来说,女性画家大都有与男性不同的情感和表现方式,她们的想象力、表达力长期定格在温柔、娇美、谦逊的框架中。然而,我们从这十九位女画家作品中,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表述方式和形式语言。

如:李周卫的作品,从“俯瞰尘寰”的角度去观察世界,用提练概括的笔墨语言去表现复杂的社会人群,表达自己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赵珊的小品,是从现实生活中捕抓到有趣的人物细节,来表达自己审美的内涵。陈文苑作品,用各种图像重新篡改和拼凑尝试,画中带有某种形态和视觉的“社会景观”。骆靖作品,用水墨语言塑造一群现代求学男女青年的“状态”,试图找到自我的价值和存在感。魏艳的作品,则站在女性角度思考,用细致工笔法描绘塑造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全莉作品,围绕自己转化母亲后日常观察的记录,描绘自己与亲人朋友间成长的痕迹。罗小颜作品,是通过具象、与装饰的工笔画法表现各种不同特征的人物头像。肖洒的作品,通过农村采风写生,用厚重的笔墨表现乡村老人朴实无华、内心愉悦祥和的生活状态。申畅作品,描绘南方冬日的市井生活,那份慵懒、自在,让习惯繁忙都市的她驻足留恋。

又如:谢涵作品,透过对自身的审视,敏感细腻感知当下女性普遍存在的矛盾和焦虑,意图转化为内在的归属感和平静感。周文瑶的作品,描写画面人物细腻、婉约而温馨。冯昕作品,描绘采风日记与帕米尔高原人群,生动而朴实。钟黄玲作品,革命先烈纯真爱情故事让她感动,表现的画面充满敬意。陈思思作品,试图通过图像表现生命浪漫周而复始之生灭,以及生命的体验和互相倾听。谢少玲作品,用自己摄影作品,运用挖补方式连接场景绘画,表现逝去的“孩童时光”。黄璟作品,表现时代青年学生的生活、情节生动、构图新颖,别出心裁。柯源源作品,喜欢有趣搞怪,一有想法迸发出来,就马上记录并把它完善起来。马钰涵作品,运用笔墨去描绘无性征的身体、每个个体情绪化的体验或群体之社会体验,图象有象征意义。朱梦珍作品,以枝叶环绕花朵为背景,截取人像局部以特写。

总的来看,这十九位女画家各有特色,她们所表现的画面语言丰富多采,尽管有个别技法探索还不大成熟,但贵在情感真挚,心地纯善。她们探索运用的国画技法,或严谨、或潇洒,工笔、没骨、写意、俯视、平视、仰视、现代构成、中西融合,都为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心中之梦,这种创作来之不易,这份情怀弥足珍贵!望观者通过她们的展示,能感受到女性画家创造心灵的“美好”而热爱生活、热爱我们脚下的土地……

作为同是女性画家的笔者,祝愿“绘素凝世——广东青年女画家中国画人物展”展览成功!“路漫漫其修远兮”,祝愿妳们在漫长艺术道路中,无论前路多辛难,只要远方还有“梦”,美好的追求不停步,愿与妳们共勉。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梁如洁





女性另类的眼光

我颇为惊异地看到眼下这十九位女性艺术家的水墨人物,除了我们通常所熟悉的诸如笔墨、意境、造型等技巧外,我更多的是看到了她们的个性。显然,出于一种天生的敏感,出于同样属于天生的对于生活细节的投入,画作均各有特别,甚至相当地感性。

在艺术圈内部,行内人都知道,所谓风格,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设计,是一种基于经验、基于知识、基于现场而有心建构起来的描绘方式,然后,随着展览的增多,风格就会有所固定,并与某人的描绘方式建立起视觉上的联系。于是我们就指称此人、此画有了风格。批评家再把这一风格与时尚挂钩,与地域挂钩,与族群挂钩,与历史挂钩,某种风格的上下文就此完成,艺术家的地位也因此而得到了张扬。这一套行内的操作颇为成功,可惜的是个性在这一操作中多少地遗失了。而且,这样一种上下文越是占据人心,个性就越是从中逃逸,因为没有希望。

我一直在呼吁艺术中的个性,一直认为艺术的价值首先不是上下文,而是通过艺术实践所获得的情感解放。或许女性本来就颇为个性,习惯于在宏大叙事的周边游走,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消闲自在。因此,她们一旦把艺术作为生活,不仅轻易地让生活艺术化,更重要的是把艺术个性化,按照自己的直觉经营自己的天地,而多少会不太顾及主流的严肃规范。

祝贺这一个女性艺术家群展,她们的创作激发了我的感慨,也让我对于通过艺术张扬个性有了更多的信心。

中山大学教授 杨小彦




使平常变得不平常

当今广东画坛,以中国画人物为专题的展览颇为少见,以青年女画家为创作主体的参展形式更是少有。所以我认为这个展览非常值得关注,并为展览的成功举办而感到高兴!

一般认为女性画家的作品,往往围绕作者个人的生活境遇展开,观看展示的画面,我发现她们的作品所涉及的题材是如此的广泛。可以说作品中透露出明显的时代感悟和现实关怀,并且女性画家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审美眼光,使平常变得不那么平常了。当然,这与她们在绘画语言上的探索分不开。不同创作主体的自由选择以及综合能力的展现,更加凸显出其各自作品的个性价值,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和可读性。就我个人而言,这个展览让人产生更多的遐想和某种希望。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王大鹏





新的审美范式

画好中国画不容易,传统画论中所强调的“笔墨精神”,包括“风骨”"气韵生动”等等在画理上均是相通的,之所以说笔墨当随时代,是因为艺术家所面对的服务对象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而变化着,中国画是传统艺术,必然承载着薪火相传的责任,传承着不断革新的世代努力与探索精神,在范围内生变化,从规矩中出个性,如何把握住时机的脉搏创新出新的审美范式可以说是青年画家的历史担当,从“绘素凝世一广东青年女画家人物画专题展”展示出来的作品中,我嗅觉出一股清新的时代气息;春天的脚步已经迎面而来。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林霖




体验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小学生的状态

当下的美术圈,有一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其中有一类人,全盘接受主流权威的有益、无益的指引,走着走着,他们的志向会慢慢趋同,喜乐安详地走上“康庄大道”……这类人显然是大多数。在一个绘画繁荣的假象上,似乎大家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普遍没有问题。

也有另一类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恰巧遇到了,他们共同面对相同的问题,走着走着,志向也会慢慢趋同,在共同的困境中寻找着各自的路径……参加“绘素凝世——广东省青年女画家中国画人物专题展”的画家们属于这“另一类人”。

我认为,面对汹涌的信息大潮,重要的不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是面对信息的过滤、筛选和归纳!只有有价值的信息才可以为特殊的我所用!

透过这些女画家的作品,我感受到一种生命力的气场,一种活力,一种朝气,一种阳光,这种力量比按部就班的练好技术重要的多!高级的多!在这个时候,再去谈形式、技术是没有意义的。

在艺术的道路上,随波逐流很容易,逆流而上非常难!让我们一直走在前行的路上,一同体验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小学生的状态,谨以此短文与“绘素凝世”的画家们共勉!

广东画院创作室主任 黄国武





保持自然天性和充沛的创造力

女性艺术家一般会更感性,她们直觉敏锐而情感更细腻。翻看19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我被作品背后那些有趣的灵魂和蓬勃的生命力而吸引。她们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运用宣纸、墨这些中国传统文化里最古老的、具有东方韵味的材料,表达当代的个人情感、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因心而生的力量寂静而丰盛。我始终认为,水墨作为一种秩序,是连接生活和创作的媒介,是画者心灵再现的形式语言。保持自然天性和充沛的创造力,这是女性艺术家生命中最好的状态,人生很短,长长的艺术之路要慢慢走,愿你们脚下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祝愿“绘素凝世———广东省青年女画家中国画人物专题展”圆满成功!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何枫





寻找那个未知数

绘画创作的道路充满艰辛,因为未来是个未知数。对于工笔画,也许有人会误以为可以先设定程序,沉下心来兢兢业业,按照整套程序制作下来,就是一幅作品。然而事实往往并不尽然,过程中会有无数的意外,有时候甚至看着自己的半成品充满期待转而万念俱灰——这是我最害怕的。因此画画的时候我总要提醒自己;勇敢,不要懒惰。思考与克服、寻找那个未知数,困惑的过程也许就是创作的魅力所在。请问你是否和我一样困惑?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于理





艺术只相信创造

晋卫夫人《笔阵图》有云:“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青睐“筋书”,可见中国知识女性自古以来智识与气度便不输男性。当今岭南画坛,优秀的女性画家更如雨后春笋卓然而立,气质犀锐而不失时尚,个性独特而不失优雅,实在不必在意于抱团所取之暖,女性艺术自有其不可替代性。从本质意义上说,艺术只相信创造,无视性别。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陈朋





这样的浪潮像黎明一般绚丽

绘画是对我们身处世界的重新发现。当艺术家运用专业素养讲述自己的精神游历,心灵与语言就交织出神奇的语境。游弋在艺术涌流中的女艺术家,她们是航行,也是河流的本身。这朝向大海的浪潮像黎明一般绚丽。李周卫、赵珊、陈文苑、骆靖、罗小颜、魏艳、全莉、肖洒、申畅、谢涵、周文瑶、冯昕、钟黄玲、陈思思、谢少玲、黄璟、柯源源、马钰涵、朱梦珍,十九位画家因为某种契机,共同参与“绘素凝世——广东省青年女画家中国画人物专题展”。我认为,不是所有的画展都需要达成共识才集结为前进的号角。她们的个性、差异性、多样性反而形成开放的未来图景。摆脱一些概念性的束缚,她们观察社会、体验人生、经历世事,不受限于性别,而是服从自我的热情导向,作为时代的花朵,将在精神的边缘之处结出芳香的果实。

大道至简,李周卫的人物画简洁而不简单,她悲悯入世的关切,尘埃般的人群表现是对社会景观中人物生存状态的观察和思考;疫情其间的一些小场景令赵珊动心,她平静的勾画眼前的生活,实际上也是心灵自我的安顿;篡改、组合、拼贴、混搭,观念产生图像,陈文苑试图触摸虚构后面的真实;骆靖关注生活里的人,无论是青年人还是少数民族写生都体现了她学院教育背景下所具备的水墨人物塑造能力,这点难能可贵;罗小颜笔下的工笔人物,在人物面部曲曲折折山峦一样的皱褶里,可以看到她埋藏着的柔韧坚定的内心;幻象系列和丽莎的故事系列就像魏艳的并蒂莲,各有各的绽放与逍遥;世界在边缘内被重新编织,“网”作为符号,让全莉“网”住生活,“网“住岁月的年轮;肖洒的乡村人物系列是她的存在之书,洒脱爽快的笔墨里透着她湖南女孩的“倔”和“辣”;绘画始终离不开生活,“饮早茶”这么有烟火气的南方生活画面,体现了申畅对日常百姓生活的敏锐观察;谢涵透过对自身的审视,将白日梦意化为内在的归属感和平静感;周文瑶的画面实际是自己的青春之歌,她惬意轻松的吟唱,就像夏日里一首动听的歌谣;冯盺的创作《渔港日记》《帕米尔》,素材横跨中国地域上千里,这爬山涉水所搜集的素材,折射出冯昕一直的奔跑状态;生命之光点燃了钟黄玲,她的英雄书写,是对先烈事迹浪漫浑厚的致敬;时间是一个漂流的状态,陈思思站在时间的长河里倾听自我,关照人生;谢少玲探寻死亡、情感、味道,她运用多重技术,使不同材质发生了神奇的时空对话效应;黄璟的《上下下上》,人物上上下下,浮浮沉沉,用象征和隐喻在反思当下社会的真实现状;在年纪较小的柯源源这儿,画面的沉重感忽然消失了,天马行空的《乐园系列》是年青姑娘的奇幻梦境;马钰涵的《成长日记》和《路过一个游乐场》,在看似愉悦轻松的表达背后隐含着对人生、社会的独特思考;朱梦珍的画面里夸张的造型背后可以明显看到东西方绘画观念的相互渗透,这多元开放的观念,交织、映照出一个温柔细腻、敏感多思的内心世界。

时代、地域、教育背景的大同小异,使得有着相似背景的艺术家在创作上容易变得同质化。而透过”绘素凝世——广东省青年女画家中国画人物专题展”,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绘画群体所爆发出的艺术创作生命活力。这提醒着我们,艺术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动词,保持奔跑的状态,勇敢前行,始终保持好奇心。愿我们就像黎明时分奔向大海的浪潮,在时代的浪潮中一起奔向远方,奔向辽阔。

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获得者、诗人 黄礼孩





别样的共同体

十几位心性相投的青年女画家聚在一起办一个展览,取了一个雅致的名字,叫“绘素凝世”。“绘素”即在白色底子上绘画,“凝世”则表明将世间所见所闻凝结定格。显然,她们希望通过绘画来表达对于周遭事物的看法,这种看法带有其质朴的品格和心声。

我并不是太想强调这些女画家的性别因素,而更希望从一个个独立艺术家的角度去看她们的世界。但以女性群体的方式集结,本身就透露出社会性别机制的某些奥秘。实际上,她们笔下的题材和面貌多种多样。有影影绰绰的密集的行客;有布满历史尘埃的古迹;有妆容精致、闲淡慵懒的都市丽人;有苍拙旷达的异域风光与族群;有亦真亦幻的冥想空间……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都可以透示出一个鲜活的个体切入艺术和事物的路径及方式。我想,这种连接的作用,也许就在于将那一颗颗散落的异彩纷呈的“珍珠”串成一条项链,使其更加光彩夺目。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胡斌



参展艺术家


李周卫

籍贯河南省。199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200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创作概述

《佛经》中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可见诸相皆非真,巨细可相容。《菜根谭》有言:“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以短暂微小的生命探索追寻宇宙万千的造化神奇,正是“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


赵珊

生于广东肇庆。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3年获文学学士,2006年获文学硕士。泰国西那瓦大学在读哲学博士。法国巴黎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澳门中国画研究生创研会副监事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员、广东省女画家协会理事。现职岭南画派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兼助理研究员。

◎创作概述

每次我执笔,总觉有千斤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并非逸事,“牵肠挂肚”的不过是些柴米油盐。但是,一旦把笔拿起来,我便抛下一切,偷学梵天创世之术,思维如黑天般多情而专一,笔端又如锡瓦沉浸在舞中不能自拔。世间万物没有不可入画的,我记录的,不过长河一粒沙。


陈文苑

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2021年中山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讲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四届广东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广东省青年美协人物画艺委会会员。

◎创作概述

《秘境》这个系列,是对各种图像重新篡改和拼凑的尝试,带有讽刺性的暗示,而另一方面也可能包含理想化的成分。生成的图像是一种赤裸裸的真实,也是绝对的虚构。被表现者可能是从一定的距离用不同的态度被观察的,因此,画面中的图像是一种被捏造出来的观念,是带有某种形态和视觉意义的“社会景观”。


骆靖

2012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广州。

◎创作概述

《状态》系列作品的人物形象皆来自于身边熟悉的人,塑造了一群经历了热情洋溢的青春年华、刻苦钻研求学蜕变,即将成为社会群体一部分的青年男女的状态。时而沉静、时而暴躁、时而理性、时而感性,由学生状态到成人状态,势必要学会承担和承受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呢?是自我觉察、是人情世故的通透、是自我觉醒、是对待事实的不逃避、是面对真相的接纳。痛苦煎熬也罢、幸福快乐也好,唯有找到自我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人生的美妙才真正开始。绘制过程中采用了去空间化,揉进了光影和平面构成的等处理方法,也是作者对水墨语言的一点探索。


罗小颜

在读博士,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女画家协会理事,佛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学员,第四届广东画院青年画院画家,第一期广东青苗画家。

◎创作概述

《新娘系列》是一组由10张中国画工笔作品组成的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的特点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细的描绘,表现了不同状态的新娘的头像和表情。

每一张作品都以新娘的头像为主题,通过精心构图和细腻的绘画技法,展现出她们独特的美丽和情感。无论是欢愉、紧张、害羞还是忐忑,每张画都通过细腻的表情和眼神准确地捕捉到了新娘们内心的情感变化。

在技法上,采用了中国画工笔的传统技法,注重细节的描绘和颜色的层次感。通过运用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创造出真实而生动的形象。

这组作品旨在通过细腻的绘画技巧和情感表达,展示新娘们在婚礼前后不同状态下的心理变化和情感体验。观者可以从画面中感受到新娘们内心的喜悦、紧张、期待和希望等情感。

通过《新娘系列》,艺术家希望向观者展示新娘们美丽的容颜和内心的丰富情感,同时也希望触动观者对婚礼与爱情的思考和共鸣。


魏艳

1987年出生于湖南临湘,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澳门城市大学艺术学在读博士,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广东省青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青年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副秘书长。

◎创作概述

这几年我一直尝试站在女性的角度上思考一些问题,试图以中国画传统的绘画语言来表达一种凄美的意境,追寻一种淡淡的忧伤。于是就有了幻象系列和丽莎的故事系列(丽莎的玩伴、优雅的丽莎、夜来香、丽莎的捧花、丽莎的游泳计划、骑着羊的丽莎、正在卸妆的丽莎、沉睡的丽莎,等等),丽莎是作品的女主人公,可以是女性,也有可能是其他性别的综合体,让丽莎和玩偶、娃娃、羊这几个元素之间和谐默契地相处,让他们有时在同一个时空,有时又不在同一个时空,混乱却有调理地被安排着。主人公丽莎在整个过程中参与并且积极地摆弄、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小世界,每个停止的瞬间都渗透着他们淡淡的忧伤。


全莉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广东省女画家协会理事、广州国家青苗计划四期画家。

◎创作概述

我近几年的创作主题主要是围绕自己每日的日常观察所展开,随着年龄与身份的变化,发现观看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简单而又坚定,每天陪伴着一个小生命的成长,也让我也真实的“触碰”到自己的童年,这种“触碰”治愈了我成人后的叛逆、挣扎与不安。我开始真正去关注每日的一餐一食、天气变换和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试图用最简单、直接的笔墨,去记录下我与“我们”之间生命成长的痕迹。

肖洒

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委员,广州国家青苗计划助理专家。

◎创作概述

我所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去农村采风、写生,虔诚地去感受生活。照片再美,也不及自然的多姿,摄影技术再高,也难以用镜头拢尽自然的震撼。我喜欢表现乡村生活,喜欢那种朴实无华。我的乡村系列作品,描绘的都是村子里的老人们,他们或在聊天,或在劳作,虽然听不到他们聊天的内容,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愉悦和祥和,从他们布满皱纹的脸和长满老茧的手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淳朴和厚重,从他们惬意的状态中能够感受到他们虔诚地热爱着自己的生活。


申畅

生于1993年,河南郑州人。广州商学院教师、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聘教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广东省女画家协会委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委会委员、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画家、中国国家画院方土导师高研班画家。

◎创作概述

南方的冬日里,五点来钟的早晨裹着潮湿的凉意,昏暗的晨光中早起的老人们围坐在桌旁聊天、读报、饮茶,凑够了人再组个牌局,丝丝冷风便在这热闹里迎着朝阳慢慢消散。这一份慵懒、自在,让习惯了繁忙都市的我驻足留恋,有时想要在忙碌的生活中轻敲一下暂停键,感受一下这座城,体会一下慢生活,拾起被快节奏忽略的细节,慢慢体味和消化……


谢涵

1993年10月生。201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本科,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广州国家青苗计划三期画家、广东省女画家协理事人物画艺委会会员。

◎创作概述

《白日梦》《枕边梦》系列,两个女孩或躺或仰,将女性作为主体加以凝视,当下女性普遍存在的潜意识矛盾和焦虑,透过对自身的审视,敏感细腻,既柔软又坚强,尝试去感知,去理解,去走近。同时意化成内在的归属感和平静感。


周文瑶

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2015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8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在读博士。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外聘教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国家画院青苗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广东省女画家协会理事。

◎创作概述

作品《览眠》是同系列组画中的一张,表现了画家想象出的女性日常生活中舒适的理想状态。是一幅放松状态下创作出的轻松的小品画。


冯昕

1993年生于惠州,2020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现为广东省女画家协会理事、人物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教师,青苗四期画家。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东画院大型系列主题集体创作献礼工程《南粤先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作品特邀艺术家。

◎创作概述

我对于“人”所展开的议题颇感兴趣,因此在创作上大多以人为主题。用画作记录日常,记录人与事,记录所得感受。借用他者反观自身。


钟黄玲

1988年生于广东湛江。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本科壁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人物专业,获硕士学位。广州国家青苗第二期培养计划画家,现为关山月中国画学院教师。

◎创作概述

《永生》是根据周文雍与陈铁军的爱情故事和革命精神进行创作。他们面对敌人死亡威胁的那种从容不迫、英勇就义的精神和纯真高尚的爱情,都使我深受感动,故作此画以表达我对他们最崇高的敬意!


陈思思

201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术硕士学位。2017年前往韩国诚信女子大学交换学习东洋画课程;201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第一届“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杰青画家;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青年美协人物画艺委会会员。

◎创作概述

《透视》:周而复始的生灭也是极致浪漫的诠释。《时间漂流》:生命的长河里,我们遮蔽,我们坦诚,我们流入无尽的生命体验的长河里互相倾听。


谢少玲

200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2013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5年前往台北艺术大学交换学习,主修当代艺术课程。2016年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创作概述

《最令人悲伤的是,时间让记忆变得模糊 》系列组画,我用自己的摄影作品,运用挖补的方式,连接场景的绘画,朝向潜在的可能,朝向即将描绘的事物。两种材质、两种时空的对话。观看的方式是流动的,于是在画中便产生了时间性。

画面的挖补堆叠来自于世界万物存在飘忽不定的感受,习惯性用放大镜的方式观看生活中事情的发生,死亡、情感、味道等等,都是生命的片段。不断地想着生命中的许多事物的逝去,到底在关注的是什么?一次次发出思考,每一个瞬间都是生命的片刻。时间只是经过,留在了这里,而终将会使我们的记忆变得模糊。


黄璟

2015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8 年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交换留学, 2019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现为肇庆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创作概述

我乐于观察社会推动下前行的过程,以及人们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内心转变,将自己置于其中去反思。也常将现实和理想,内心和外界并置,用象征和隐喻来表达面临的挑战和矛盾,探讨对真实、价值和目标的固有认知。反思、接纳生活中的无常和多元性,从而更深层次地自我定位,与自我对话。

柯源源

1992年生于广东阳江201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专业,获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美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创作概述

我喜欢有趣搞怪的东西,有时候突然有个想法迸发出来,就马上记录并把它完善起来。这张构图就是从一张搞怪的图片启发的,再把现实不成立的东西填进来,再喷些云雾“糊弄”一下,整张画就出来了。


马钰涵

笔名马七比。本科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专业,现居广州。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会员、广州国家青苗计划四期画家。

◎创作概述

通常会运用笔墨去描绘无性征的身体、每个个体情绪化的体验或者一个群体的社会体验。作品多关注当下情绪的变化,在社交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生活中的敏感体验。


朱梦珍

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会员;广州画院青苗计划三期画家;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现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导师陈朋教授。

◎创作概述

在创作中,我常常把图像的美感作为第一考虑要素,视觉呈现之外的其他,却是极少去考量的。对于我而言,画什么、为什么画不是首要的,绘画的行为和图像的呈现才是第一位,这也是我认为的架上绘画的魅力所在,绘画的过程和结果,足已解答所有。


后 记

这次展览得以顺利举行,衷心感谢前辈、专家、教授们在这次展览没有任何资金扶持的困境中,慷慨地伸出了温暖的大手,关切地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温馨的寄语和热忱的期望。老师们用心关爱和扶持这些后生力量,可谓师恩如海!这种言传身教的榜样,令人如沐春风并深深敬佩!祈愿大学的师道精神如薪火代代相传……

因场地有限和其他原因,这次展览并不能囊括广东省其他优秀的中国画人物专业青年女画家。个别画家的代表作因尺幅巨大也无法在现场展出。但我们依然认真挑选作品,希望透过这个展览,观众能管中窥豹,看到近些年来广东省青年女画家在中国画人物方向做出的可贵探索!

我们诚挚地欢迎每一位观者留下您宝贵的批评意见。谢谢!

李周卫

2023年6月10日


来源 | 金羊网
责编 | 王绮彤

编辑:张演钦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