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让老馆焕青春:一座40余年老馆的升级 一次城市体育的蝶变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7-19 15:58
新华社  作者:  2023-07-19

新华社成都7月18日电(记者董小红 陈地)“现在这个场馆太漂亮了!又想起了年轻时在这儿打球的时光……”走进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城北体育馆,71岁的李渝生老人忍不住这儿看看、那儿摸摸,满脸笑容,眼神都在发光。

市民李渝生在焕然一新的城北体育馆里,回忆年轻时的岁月。彭欣雨摄

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成都开幕,城北体育馆作为大运会武术项目的比赛场馆,可能将产生本届大运会的首枚金牌。大运会这样世界级的体育赛事能在家门口的体育馆举办,让李渝生这些住在附近几十年的老街坊非常激动。“我打算到时候带着家人一起来看比赛,见证家门口的高光时刻。”李渝生说,他家离城北体育馆一街之隔,自己见证了这座40余年老馆的“重生”。

20世纪80年代初城北体育馆封顶后航拍图(体育馆供图)

在成都大运会筹备期间,成都市对36座现有场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在这些场馆中,城北体育馆十分独特,它曾经是成都市建成最早的综合性体育馆,承载着几代老成都人的“体育记忆”,却因时代变迁一度没落,大运会又让这座老馆焕发新生。

始建于1973年的城北体育馆最早是一片露天灯光球场,直到1980年才改建为体育馆,很多老成都人都在这儿打过篮球。“那时,我家就住附近,每天下班后很多朋友都约着去城北体育馆打球。在这儿打球,是当时很多成都年轻人的时髦活动呢。”李渝生回忆说,那时的城北体育馆洋气又敞亮,来打球散步的人络绎不绝。

城北体育馆老照片(体育馆供图)

当时的城北体育馆还承办各种演出和比赛。在附近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胡艳芳告诉记者:“当年能买到票进来看一场演出,那是相当荣幸了。曾经,费翔还在这里唱过《冬天里的一把火》呢,现场非常火爆。”

当年在城北体育馆举行了很多赛事和活动(体育馆供图)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曾经闪光耀眼的城北体育馆一度没落。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浪潮兴起,城北体育馆被改造成了电器市场,篮球架拆了,看台座椅也搬走了,空旷的篮球场上搭建起两层楼,隔成一间间小店铺,卖各种电器。在这儿来来往往的人,不再沉浸在运动的快乐中,而忙碌于一桩桩买卖里。城北体育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只存在于一些老成都人茶余饭后的聊天回忆中。

看到多年陪伴的城北体育馆“消失”,李渝生这群老街坊内心很落寞。他们经常来附近散步,怀念那段尽情运动、挥洒汗水的时光。

城北体育馆一度成为电器商场(体育馆供图)

随着经济社会水平不断提升,成都对城市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积极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过程中,成都也注重城市整体运动氛围的营造,体育公园、社区运动角、绿道健身新空间等得到充分扩充。目前,成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4平方米。

城北体育馆也迎来了升级。2014年7月,城北体育馆开始逐渐恢复体育功能;2016年,城北体育馆内的电器商家全部搬离,体育馆回归了。

在成都大运会筹备过程中,城北体育馆按照国际A级标准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改造。一座40余年体育馆的升级,也体现了成都城市运动“硬”基础和“软”环境的蝶变。

在城北体育馆所在的金牛区,在新金牛公园、天府艺术公园,甚至是街边的“坝坝”广场里,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老人和孩子正在运动中挥洒汗水。深厚的体育运动土壤及浓厚的运动氛围,让城市“动力十足”。

如今的城北体育馆内部。新华社记者董小红摄

今年4月,成都市体育局发布的成都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578.6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4%;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720.6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0%;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重达9.4%。

如今,升级后的城北体育馆焕然一新。整个体育馆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有比赛、热身和训练场地。外观改成了“飞碟”形状,配上橙红色的外立面,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犹如“凤凰涅槃”一般,在大运会期间,将向全世界散发耀眼光芒。

城北体育馆新貌(体育馆供图)

成都大运会的脚步逐渐临近,刘凌琳负责在场馆内紧锣密鼓地巡查赛事筹备情况,平均一天至少要走2万多步。看着城北体育馆的变化,干练爽利的刘凌琳难掩激动。她既是城北体育馆的老员工,如今又是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竞赛助理。“城北体育馆就像我们的一位老朋友,看到老朋友又有了活力,我们也很欣慰。”

现在,刘凌琳每天都带着同事一丝不苟地进行筹备的最后冲刺工作。“每天都是千头万绪的小事,把一件件小事干好,全力以赴做好大运会筹备工作,是我们成都体育人的责任。”

老馆焕青春。一座有着40余年历史的老旧场馆,如今成为城市新地标。成都大运会后,城北体育馆将向市民开放,必将引领城市新一轮运动风潮。

视频制作:张可凡 蒋燕

编辑:刘嘉文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