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

来源:求是网 作者:是说新语 发表时间:2023-08-07 21:25
求是网  作者:是说新语  2023-08-07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随着科技创新深入发展,基础研究中科学问题的复杂性、系统性越来越高,科学目标的导向性、计划性越来越强,科研活动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产出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力、影响力越来越大。

2023年2月21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围绕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站在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要深刻认识基础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特征,遵循客观规律,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利用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图为这一发现的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供图

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持续解决重大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难题

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主要聚焦人类可持续发展与国家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以科学规划、明确可行的战略目标为牵引,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大兵团”体系化协同作战方式联合攻关。

比如,旨在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由中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七方共同实施,组织数千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再如,氦气广泛应用于制冷、半导体、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科学院组织数十家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在几十年持续积累基础上突破一系列基础原理和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工业级氦液化器,贯通了从天然气源到高纯氦气再到液氦的全流程,实现“国产气源、国产装备、国产液氦”,为保障相关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探索方向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平台集成、学科交叉与基础设施等优势,以开放协同、灵活多样的科研组织方式,力求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引领性突破,为人类认识自然不断开拓新领域、拓展新视野。

比如,我国天文学家利用“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对57颗毫秒脉冲星进行长期系统性监测,成功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为理解宇宙结构的起源提供了重要支撑。

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瞄准重大产业技术背后的基础性、关键性原理问题,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组织方式灵活的优势,协同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开展集成创新,快速迭代推广创新成果,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

比如,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基于“合成气高选择性转化制低碳烯烃”原创性成果,与国内相关企业合作,建成世界首套低耗水煤基合成气装置,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中试放大、工业化生产的全链条,开创了一条煤炭清洁利用的全新技术路线。

编辑:束孟卿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