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做趟栊门、制茶、雕刻脸谱……穗澳青年暑假玩转非遗

来源:金羊网 作者:马思泳、陈秋明 发表时间:2023-08-07 23:32
金羊网  作者:马思泳、陈秋明  2023-08-07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暑假如何潮玩非遗?8月7日,由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澳门粤剧曲艺总会主办,粤剧艺术博物馆、荔湾区非遗中心承办的“探寻匠心 携手成长”——穗澳青少年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在珠江钢琴创梦园荔湾非遗集聚区正式启动。50名广州学生和30名澳门学生齐聚荔湾非遗集聚区,亲手体验荔湾多项非遗制作技艺。

学生们齐聚珠江钢琴创梦园,体验荔湾多项非遗

牙雕、木雕、广彩、广绣、广府茶艺……在荔湾非遗集聚区,20家非遗大师工作室在此汇聚,非遗生产、展示、体验、培训、研发、交流活动等在荔湾非遗集聚区集中呈现。

精美的非遗展品吸引孩子们

“沉浸式”的体验,拉近了两地青少年与非遗的距离。

“咚……咚……咚……”在木雕制作技艺体验区,广州木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唐锦全正带领学生利用榫卯结构组装微型木雕工艺品《西关趟栊门》。

唐锦全介绍,西关大屋的门由三道门组成:“第一道是屏风门,像两面窗扇,能挡住了外面路人的视线,这道门比较轻巧,方便开关;最具特色的是第二道门,叫趟栊门,一个大木框,中间横架着十几根圆木;第三道门才是真正的大门。”

孩子们动手体验制作西关大屋的趟栊门

今年11岁的邹品璁从小在广州长大,第一次接触木雕,“平时在街上能经常看到西关大屋的门,但不知道它是怎么构成的。通过亲手制作,能了解西关大屋的门原来是由三道门组成,而且利用榫卯结构组装,发现制作木雕可以不用一颗钉子。”

在广府茶艺传承基地,数名来自澳门的学生和家长一起了解炒茶、泡茶的知识。广府茶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中华开启炒茶专用的炉具,亲自演示炒茶手法。

“茶叶长这个样子”,孩子们体验茶艺

马中华将茶叶从锅底沿锅壁缓缓向外推,“炒茶需要用300度高温,至少要炒10分钟。炒茶是制茶的重要工序之一,通过高温翻炒鲜叶,能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茶多酚等酶促氧化,同时能散发鲜叶的青臭味。”

孩子们亲身体验制茶

一搓一揉,数位澳门学生戴上手套体验炒茶。今年10岁的陈诺恩在澳门长大,第一次来广州游玩,也是第一次参与非遗研学活动。“在炉上炒茶没有想象中那么烫手,而且十分有趣,原来我们喝的茶叶是要经过炒茶这一工序。另外,看到多个非遗项目集聚在一个区域,十分震撼。”

粤剧脸谱可以在脸上绘画、可以在纸上绘画,也可以用象牙果雕刻。在象牙雕刻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麦珠妹的工作室,麦珠妹正在教学生们雕刻《玉皇登殿》的天将脸谱。麦珠妹说:“得知同学们这次有机会体验粤剧,特意安排他们雕刻脸谱。同学们要先用铅笔在象牙果画出脸谱的花纹,然后用雕刻笔慢慢雕刻,最后上色,制作过程不算太难,但需要花一些心思。”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牙雕脸谱”

有趣的非遗文创产品吸引孩子们眼球

8月8日,穗澳两地学生将到粤剧艺术博物馆参观,了解粤剧文化传承发展的概况,感受南国红豆蓬勃发展的活力。粤剧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邵红介绍,穗澳两地学生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各种与粤剧相关的项目,包括粤剧妆造体验、粤剧脸谱创作等。

澳门粤剧曲艺总会会长陈美仪表示:“粤剧是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的文化瑰宝,粤剧知识包含多个方面,涉及舞台、灯光、妆造、音乐等。澳门师资有限,有必要让澳门学生走出来,多到广州交流。借助广州的粤剧文化资源,让澳门学生了解、学习粤剧知识。”

编辑:吴方舟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