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林锐锐
在“中国医师节”到来前,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三位女医生,听她们分享从业多年的心得体会。她们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出诊、面对连续长时间的工作,她们敢拼体力;面对病情的复杂和不确定,她们敢作决断;看尽人间疾苦,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和韧性为病患带去希望与温暖。
心细如发揪出眼疾“蛛丝马迹”
8月16日,上午门诊坐诊,中午进行手术,下午参加会议,这是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鲍炯琳普通的一天。“有时回家后一句话都不想说,所有的力气都在白天用尽了。”她说。
鲍炯琳每天很忙碌,但患者对她的普遍印象是“细心”。也因为她心细如发,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让很多患者隐蔽的眼疾得到及时治疗。
鲍炯琳刚工作不久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当时该患者因结膜炎就医,鲍炯琳为他检查时却发现他的前房有些浅。鲍炯琳没有放过这个细节,又为这名患者测量了眼压,眼压提示异常,最后这名患者被确诊为原发性慢性闭角性青光眼。因为发现得早、治疗及时,患者避免了失明风险。
“做眼科医生虽然累,但特别有成就感,尤其是帮助患者重见光明的那一刻。”鲍炯琳说。此前,一位来自河南的患者姜阿姨到医院就诊时已经看不清路,心态消极。入院后经过检查,初步确诊为“双眼增生晚期糖尿病型视网膜病变”。在血糖控制平稳后,鲍炯琳先后为她进行了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的右眼、左眼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当眼垫拆除的那一刻,姜阿姨眼泪夺眶而出,很是激动。
据悉,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从1980年的1%上升到现在的11.2%,意味着我国目前有超过1.4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最可怕之处就是并发症,仅发生于眼部的致盲性并发症就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等,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健康。
“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像姜阿姨那么幸运,有些患者来得太晚,已经错失手术机会。”鲍炯琳说,这也是她利用一切机会做科普宣教的原因,希望糖尿病患者重视眼部并发症,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定期随访。
与死神赛跑的产科女超人
一头短发、走路带风、语速飞快……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陶莹,有着西北人特有的爽朗,常常是人未到声先至。“一听到陶姐姐的声音,我们心里就特别踏实。”病区里的患者,无论老幼都亲切地称她为“陶姐姐”。
陶莹从医31年里从未离开临床一线,妇产科工作苦、累、险,加班加点是常态。凌晨的产房、深夜的手术室、假日的病房走廊,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一天早上,她起床后正在洗漱,手机响了,家人一看是科室电话便立刻递给她。电话那头值班医生着急地说:“有名产妇突发脐带脱垂,胎儿随时有生命危险。”当时正值上班高峰期,陶莹抓起手机冲出家门,一路狂奔到医院,甚至来不及等电梯,一口气跑到六楼冲进产房。
“当时也不知哪里来的体力,只想着能快一秒是一秒。”陶莹回忆说,她冲到产房,看到婴儿的身体已经出来,但头还卡在妈妈体内,情况紧急。她马上做好准备,与同事默契配合,成功将婴儿娩出。当孩子发出清脆哭声那一刻,她才感觉到自己口干难耐,衣服从上到下已全部被汗水浸湿,她一口气灌了三大杯水才缓过来。
30多年身经百战,陶莹练就了“秒出门”“随时进入应战状态”“临危不乱”的超人特质。陶莹说,近几年高危妊娠比例增加,对产科医护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孕期的管理要更精细,整个产程的监测要更严密。
广东人有生孩子吃猪脚姜、孩子满月送红鸡蛋的习俗。许多产妇出院后,家人特意送鸡蛋、姜醋来病区,分享他们添丁的喜悦,更是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把中医典籍当小说来读
工作中的女人最有魅力。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洪敏外表柔弱、说话轻声细语,然而一旦切换到工作状态,她就像换了一个人,目光坚定有神,手指轻搭于患者腕处,得脉后凝神静气,感受脉象浮沉,显得冷静而沉着。
洪敏每周出诊三次。由于每次患者都很多,她经常加班加点才能看完。因为疗效颇好,洪敏有很多“铁粉”患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广州市外。
“把经典理论吃透,掌握辨证的核心,就得到了解决疑难杂症的钥匙。”从学生时代起,洪敏就喜欢读中医典籍,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看书是学习,也是享受。看得有滋有味,就像年轻人看小说一样。”洪敏说,她不爱逛街、不看电视,看书占据了大部分业余生活。
“要趁年轻记忆力好时,多看书。”洪敏也经常劝勉年轻人,并把读书的好习惯带到了科室。她每周组织全科室一起学习,鼓励大家拥有属于自己的中医典籍。同时,她收集筛选各种学习资讯、培训机会,鼓励年轻医生多出去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
今年3月,洪敏获评“广东省名中医”,此前她还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等荣誉。强将手下无弱兵,她所带领的团队获评为国家卫健委表彰的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中医科连续两届被评为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西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