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致力于探索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持续邀请艺术家前往翁城进行艺术创作。郭青老师是受邀的艺术家之一。
8月9日下午,郭青老师刚到达翁城,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农业公园总部,沿途采风并思考在地创作的形式。当天下午,郭老师绕了5.6公里长的农业公园骑行道一圈,并走访了定南村等村庄。
此后几天,郭青老师或在农业公园采风,或在1号粮仓创作,或在废品站“寻宝”,忙碌的身影活跃在各处。覆满灰尘的旧木板、旧楼梯,锈迹斑斑的旧窗子,被郭老师从粮仓角落翻出来,冲洗、焊接、上漆……各种工艺轮番上阵。
8月12号,1号粮仓迎来了一群学习诗歌的小朋友,欢声笑语溢满整座粮仓,五颜六色的笔下流淌出诗歌。郭老师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在旧楼梯和已经变成跷跷板的旧木板上写下了他们关于粮仓,关于梦想的诗歌。
旧窗子挂在墙上,是梦想飞向外面世界的通道。谈及来翁城进行艺术创作的看法与思考。“在翁城孩子们的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郭青老师如此说。
和孩子们的共同创作现场
对话郭青
问:您第一次来翁城有什么感受?
郭青:第一感觉是小镇人很多,有活力,又非常安静。你说它很繁华,也不算,但是它很有生活气息,像一个理想乡村的状态,非常宜居。
问:您觉得在这里创作和平时创作有什么区别?
郭青: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一个陌生的地方会给人带来一些新的刺激和新的灵感,而且本身当地的人文架构不同,所以要做一个与当地相关的作品,我会有很多新的思路。同时也多了一种可能性,在创作过程中可以用到原来没有想过或者没有尝试过的手法。
问:您对公共艺术有什么看法?
郭青:公共艺术应该是作者与观众相互交流的一个途径,那么观众应该是作品的一部分,作品会因为关注而产生更大的可能性和延伸性,这是我理解的公共艺术。
问:可以分享您的创作理念吗?
郭青:第一次来到1号粮仓的时候,我希望能找到和1号粮仓或者当地生活产生链接的一种状态。旧物件会跟所在场地产生互动,所以我借用了粮仓原有的物件来进行创作,比如说废弃的旧木板、楼梯和窗子,它们与生产活动有相关性,与翁城的场地也有很大的相关性。
另外我发现翁城的小朋友们非常热爱写诗歌,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我们这一代人接触诗歌的时间比较晚,一般都是上了初中或者高中才开始,但翁城的小孩年纪很小就已经开始学习诗歌创作,所以这次我邀请小朋友们把他们关于粮仓、关于梦想的诗歌写到了旧木板和楼梯上面,通过以旧物件和小朋友的诗歌为素材进行创作,在小朋友们的心里种下艺术的种子,也让前人与年轻一代之间产生交融。同时我发现翁城是一个产竹的地方,所以用了四只熊猫,和当地产生联系。
旧窗子挂在墙上,窗外是我们的向往,希望一代又一代人带着自己的梦想,既能够走出去,看见外面的世界,也能够回到本地,这是每一代人应有的状态。所以这件作品叫作“梦想”。
问:您觉得来翁城进行艺术创作可以给这里带来什么?
郭青:作品能给当地带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其实是模糊的。我们希望能改变当地人对一种观念的追求,有时候是有难度的,艺术作品也好,文化也好,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次在1号粮仓举行的《天大地大:翁城公共艺术展第一回》在我理解里是带来一个新的契机,一个新的开端,一种新的选择。
郭青作品
《金属实验》北京
《维特鲁威·空+》广州塔
《维特鲁威·新生》
《维特鲁威·蜕变》
《绿水青山》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特邀作品
《我们·时光》中国·英国·印度
《哲思·若谷》中国·英国·印度
《哲思·涉川》中国·英国·印度
艺术家简介
郭青,艺术家、策展人。广州水墨村美术馆馆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花鸟画/山水画艺委会委员。
致力于水墨、油画、雕塑、装置、公共艺术、行为艺术、影像、潮玩、戏剧、音乐、科学、医学等复合艺术创作。
作品:
当代水墨作品《陵乎游》、《纯粹》,公共雕塑作品《金属实验》,油画作品《镜禅:众生》,装置艺术作品《1390·熊猫》、《生·灵》 、《天使》 、《年》 ,行为艺术《发生在先生之间·墨》、《维特鲁威·新生》, 原创性舞剧作品《先生》 ,跨界艺术·水墨·音乐《勿忘》、《在水一方》 ,影像实验《符号:天边那一抹彩虹》系列 ,公共艺术作品《大猫小猫》,系列公共艺术作品《维特鲁威》于广州塔、广州艺术博物院、高德置地冬广场。
系列作品:
《折叠山水》、《符号语言》、《飞鸟》、《众生》、《纯粹》、《维特鲁威》等
最新创作:
中、英、印三国科学馆联动的复合·公共艺术作品《我们》、《哲思》 于广东科学中心
潮玩艺术家联名《星际熊×郭青》
作品被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编辑/程升、萧兴邦、吴枫萍(实习生)
摄影/阳琰
审校/赵旭虹
核发/张演钦
来源 | 金羊网
责编 | 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