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年岁,无悔芳华
奔走日月,代序春秋
茫茫宇宙,艺术何为
且走且寻,无用大用
天地兼顾,万物相融
山花遍野,枝头吟唱
松柏长青,木棉花开,岁月之中流动着春意。岭南墨色在纸本上铺开,艺术本色慢慢显现,天地之心在生机里跳动着,似与观者讲述天地岁月间的遥遥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洞穴里,在泥泞中,在石器上,未有艺术之名时便有艺术之实体。风云变幻,岁月淘洗,多少繁华,多少悲怆,艺术作品得以重见天日时,或残损破旧,但熠熠生光。历史的记录,历史的痕迹,从不会被掩盖。
2023年,羊城晚报走过六十六载芳华春秋。这一路,与时代同行,与艺术相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征集具有时代价值的艺术作品,让艺术为时代记录,为时代而歌。
今特别策划推出“艺术为寿:中国艺术的致贺传统与个案评论——羊城晚报珍藏艺术作品网络展”。此次网络展览,展出羊城晚报珍藏艺术作品。百家精粹,万象清英,在此汇集,由此生发。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艺术,愿见证与记录时代变迁,恒以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山花遍野,枝头吟唱,大地焕然新色,盎然生机。
艺 术 为 寿
中国艺术的致贺传统与个案评论
高妃
致贺艺术,书画为大。
正因每段生命都来之不易,人类才会祝贺寿命的增长,而书画因文心长存而不朽,成为古人记录祝福愿望的珍贵视觉载体。
书画者,纸寿千年,墨韵不改:直至今日,我们仍能一窥宋代刘松年《瑶池献寿图》内的皇家祝寿景象;元代倪瓒《容膝斋图》里的友人清谊;明代沈周《庐山高图》的桃李深恩。至清代,乾隆皇帝亲手为崇庆皇太后绘制《多禄图》,还在母亲六旬、七旬、八旬寿辰时,命画师画万寿图,定格庆生的祥乐场面。或许致贺书画的魅力,更在于创造一个永恒的吉祥时空,包罗受赠者及种种祝福意象,于艺术世界中长续凡俗心愿。
致贺书画是中国绘画中重要的世俗题材和“社交性艺术”[1]。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日常生活的交际等需求,致贺书画出现繁荣之势。中国艺术史学家柯律格在所著的《雅债:文征明的社交性艺术》中,拆解了文征明作品在不同人际圈层下的社交情境。其中,致贺书画的受赠范畴涵盖家族姻亲、师长、同侪、官场、地缘社交、顾客和弟子。另一边,新兴的市民阶层购买能力提高,并学习士绅阶层和上层官员的优雅做派购买致贺书画,“不是追求纯粹的视觉上的审美欣赏,而是为了在特定的场合如春节、寿辰时悬挂出来。”[2]
社会各阶层对致贺书画需求的增加,影响了职业画家的绘画风格。鬻画维生的扬州八怪在文人画内加入世情烟火和吉祥寓意,如罗聘《一本万利》、黄慎《渔翁得利》等作品;为加快创作速度,扬州八怪整体风格上减少了工笔、细笔的部分,汪士慎、黄慎等人由工入写、多取挥毫。近代海上画派从市民欣赏趣味、市场变化为出发点,兼取中西绘画元素。海派早期代表赵之谦融金石学入书画创作;任伯年为代表的中期画家,将民间艺术融汇诸家之长,同时吸收了西方绘画的速写、设色等,形成海派绘画的典型画风;鼎盛时期代表吴昌硕大写意画法一枝独秀,带浓郁金石气,将色彩浓重的民间审美文人化,形成生机朴茂、古拙典雅的风格,在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带有致贺色彩的画作如《神仙富贵图》《清贡图》《岁朝图》。而受其影响颇深的齐白石,风格更鲜活通俗,有《丹桂双兔》《长年大贵》《教子加官》等雅俗共赏的致贺作品。
为了提高作品销售,书画家们开始借助媒体的力量。清末,已形成了以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组成的中国近代报刊格局。铜板印刷画报的风行给予书画家更多展示可能。如辛亥年间,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在上海创办《真相画报》,一为宣传和实践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合古今”的“艺术革命”主张;二以绘画、摄影等美术手段,充当辛亥期间革命党人的喉舌 [3]。随后的二三十年代,一大批以艺术为题材的上海画报兴盛,为书画艺术从业者提供了不少宣传的机会。
民国时期,全国报纸多达数百家,曾出现过短暂繁荣的“报界黄金时代”。书画家多以报刊广告发布书画润例,仅上海《申报》一例中的润例刊登就有数百例之多(1912-1937年之间)。
一些有实力的书画家善于利用大众媒体打造个人品牌。以徐悲鸿为例,他在1926年-1941年的15年间,借助报纸照片,树立了一个戴大黑领结“克拉凡脱”(cravate)的学院派艺术精英形象。他与宣传自己最多的报纸之一《北洋画报》的创办人冯武越亦师亦友,冯武越常在宣传上以“大画家”“名画家”为开头,为徐悲鸿卖座,如《中国大画家徐悲鸿君自绘像》《名画家徐悲鸿君得意作品之一》,甚至还自己下场写文章:“余尝告人曰:中国今后之大画家,当推徐悲鸿氏……”许多得了徐悲鸿应酬画的人,会主动赠刊作品照片以见报端,增加了徐悲鸿作品在媒体中的传播[4]。
在艺术社会学家阿诺德·豪泽尔(Hauser Arnold)看来:“真正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表达,而且是传播。”[5]艺术一方面是文化信息本身,具有被解读和传播的属性;另一方面,艺术植根于艺术世界的生态之中,只有通过中介传播,才能被传递到观众眼前,并对艺术家形成有效的社会反馈。
作为艺术生产者的书画家和传播媒介的大众媒体,二者之间的合作愈发密切,赠画成为书画家与媒体良性互动的证明。早在1931年5月,徐悲鸿曾率中央大学学生北上参观过津时到访北洋画报社,其间为报社友人作画,并与刘老芝、黄二南为报社创办5周年合作画纪念。当时新闻经常围绕“佳话”展开此次社庆的报道,并陆续刊登活动中产生的应酬作品[6]。
五十一年后,徐悲鸿的关门弟子刘勃舒先生,为贺羊城晚报复刊五周年而精心创作了国画《奔马》,祝愿其发展如骎骎骁骥。同一时期,还有王个簃、李可染、孙其峰、朱屺瞻、刘海粟、陆俨少、吴冠中、刘开渠、侯一民、钱松嵒、黄永玉、刘国松、赖少其、程十发、关山月、黎雄才、王肇民等大家,以赠画形式致贺羊城晚报的生日。
羊城晚报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张大型综合性晚报,自创立以来,它高举文化大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成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艺术的高地。数十年来坚持对文化艺术界生态的热点、痛点进行深入报道和舆论引导,记录了近现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大量珍贵史迹与思想变迁,同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传播窗口和成长平台。
比如,上世纪50年代,每逢广州有重要的文艺演出,羊城晚报就会把第一排的演出票送给杨之光老师,让他能从最佳角度画出当晚的舞台速写,然后次日见报。杨之光老师曾感慨,创作舞蹈人物画之所以成为自己的强项,都源于当年羊城晚报社给的机会。羊城晚报50周年社庆,杨老师撰写“半个世纪功名就,羊城不可无此君”诗句赠羊晚,表达知遇之恩。
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钦松也曾受邀为羊城晚报创作了不少插画,并在羊城晚报上发表过多篇文章。他说,自己的成名离不开这张报纸的宣传报道。
2014年,羊城晚报创办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通过这一平台加强晚报和文化艺术界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强化羊城晚报对艺术新闻的采编、策划。
2022年是羊城晚报创刊六十五周年,纵观羊城晚报多年来收到数量庞大的致贺藏画,其主题元素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吉祥寓意。有赖少其《益信此山高》、刘国松《剑门》、陈金章《山水》、梁世雄《高原春色》、刘海粟《纵横郁勃》、王个簃《月季花开》、李可染《清秋图》、黎雄才 《冬岭苍松》、郭莽园《红毛丹》、方楚雄《枝繁叶茂》、林蓝《山竹》等。
二、地域特色。取岭南风物入画,如吴冠中《榕树》、钱松嵒《南国春回》、陈子毅《红棉双雀》、陈永锵《春歌》、梁如洁《岭南春》等。
三、以羊城晚报为画眼。如华君武的《夜读》、董辰生《秉烛达旦图》、张绍城的《佳音传天涯》等。
致贺作品种类还包含油画、版画、水彩、漫画、书法、雕塑等。
针对这批致贺藏画,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推出了《羊城晚报珍藏书画鉴赏》栏目,对精选赠画进行个案解读,从作品鉴赏入手,梳理艺术家的学养体系、折射其背后的时代精神,这批作品整体呈现的,也是现当代中国致贺书画艺术语言的多元聚合。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自《礼记》以来的2500余年,往来互惠仍是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底色。千百年来,作为社交性艺术的致贺书画,承载着对诚敬和美好向往的精神内核从来未变。笔底之情“想顷如常”,其间藏匿的幽微思绪,总是衔接着观者,“世总为情”。然世总为变,致贺书画的风格一直随着时代和审美的变化而变化。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摧枯拉朽的力量碾压而来的今天,作为人类情感文化符号的艺术,作为在农耕文明孕育起来的致贺书画,作为与时代共舞的媒体,它们的关系将如何被重塑,它们的发展又将会有怎样的逻辑,命题已出,答案在求。
[1]“社交性艺术”一词出自柯律格.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M].刘宇珍,邱士华,胡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9-30.
[2]James Cahill, Picture for Use and Pleasure——Vernacular Painting in High Qing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0:4
[3]陈滢.岭南1368-1949花鸟画流变[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20.
[4] [6] 季海洋.艺术家形象的建构、传播与消费——徐悲鸿在民国报纸中的公众形象考略[J].美术观察,2021(08):49-54.
[5]〔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134.
本期艺术家
苏小华
《秋声赋》 苏小华 刘思东 区广安138cmx69cm 2022年(羊城晚报藏)
《石斛兰》 45*38厘米2023年
《猪茏草》 45*38厘米2023年
《百合》 45*38厘米2023年
《郁金香》45*38厘米2023年
《石斛兰之二》 45*38厘米2022年
《石斛兰之三》 45*38厘米2022年
《兜兰》 45*38厘米2022年
《卡特兰》 45*38厘米2022年
《蝴蝶兰》 45*38厘米2023年
《百合之二》 45*38厘米2022年
半身工笔淡彩 1980年
春乎 秋乎 120X80CM 1984年
春日和煦 2018年
春日融融 2016年
美的旋律 1979年
清风过庭时带香 2016年
水上乐园 150X105CM 2010年
苏小华 童年,暮年 2009年 190X105CM
午后时光 100X98CM 2006年
一花一石一世界 2018年
苏小华画品
陈夏
最近苏小华送我一本她新近出版的书,名为《拾叶观音山》,封面设计得很古朴,书中有一些插图、照片,还有她的一些写生画。一直很忙没有时间拜读,一天稍有闲空,信手拿起随意翻阅,无意中被书中一些零星短篇文章所吸引,也许我跟她是同龄人,她书中写的一些事情,与我的经历很相像,读到有趣之处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跟着文章的描述进入了小华的生活世界。
我最欣赏她其中的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文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文章总共才二百来字,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苏小华对艺术的独到见地和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她说:“经过许多耕耘和收获之后,我发现人生的最佳状态就在不问收获的耕耘过程中。”多么朴实而又充满人生哲理的语言。一个人如果不是努力地、踏踏实实地耕耘,而是以一种浮躁的心态,一味追求收获而不惜剽窃他人果实、甚至出卖灵魂、违法乱纪,不劳而获,他们是无法品味到耕耘过程中的乐趣的。耕耘与收获原本就是相互依托的母子关系,“只要你努力地去耕耘,就自然会有收获的。”这是苏小华父亲给她的人生忠告,令她受益匪浅。她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正是她努力耕耘的结果。
苏小华对绘画写生的执着,从她的一篇“与君一席谈”的文章中可以窥见一斑。近年来她发现艺术离生活越来越远的时候,当不了贵族,当个艺术“傻瓜”也满足。她觉得,画画好玩,笔墨涂抹时的那种快感,至今未发现有别种活动可以代替,想画的时候就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她认为,一个人无论怎样走,也不过是几十年的光景,何不给自己的内心和行动以最大的自由呢?正是这种自由自在,无所顾忌的心态,她很容易发现美的东西,也很容易被美的东西所感动。在她眼里,大自然的景色最美。她家住在越秀山上,她跟我说,闲暇时她常常会伫立在窗口,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她能感受到阴雨连绵、暮气缭绕的美,她能体会到夕阳余晖透过树林,斜落进大地的美,她能品味到小鸟的歌唱,花儿的欢欣。她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滋润,大自然又激发了她的灵感。她在大自然中扑捉美,又把大自然的美融入她的画中。所以,她的画是那样地清新婉约,恬静淡雅,她的技法又是那样地稳健老道,就像她本人的性格。
有道说“三分聪明七分勤奋”,苏小华却是既聪明又勤奋。开会学习时,我经常看她纸笔不离手,一心两用,她耳朵听着,手上画着。到讨论问题发言时她又侃侃而谈,颇有见地。一次院里开会,她正好坐在我对面,看她在本子上写着什么,还不时抬头看我两眼,我当时想,小华还挺认真的,政治学习还作笔记?难得呀。散会后,她把本子递给我看,哇,这不就是我刚才开会时的表情吗?画的真像。这会儿我才知道,平常开会学习,她并不是在作笔记,而是在画画。功夫不负有心人,聪明和勤奋本来就如孪生兄弟。也正因为她的聪明加勤奋,刚四十出头的她在广东美术界就小有名气了。
可能是画家职业使然,苏小华的洞察力很强,对社会生活有着独特的见解。我很欣赏著名画家林庸对苏小华评价的那四句话,“冷眼看人,冷耳听话,冷心思理,冷情当感”,真是入木三分。她没有艺术家的偏激个性,却有艺术家的豪爽性情。她对人对事的分析、评价总是以一种客观、明朗的态度,从不人云亦云、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更没有世俗偏见、无病呻吟。有一段时间,据说有领导看中她的才华,有意让她出来担任广州艺术博物院副院长一职,苏小华却无意再陷官场沉浮,为了为官之道而劳神劳力,她婉言拒绝了这个七品芝麻官的“衔头”,继续走她的艺术人生。她一句“真正的艺术与时尚无关”,道出了她与当前一些浮躁艺术家志不同道不合的心声。
苏小华的画委婉简约,浓墨淡写,清新自然,又很大气,有行云流水的感觉,你可以从她的画中窥见女性温柔、率真、恬静的阴柔美。在美术馆上班时,每每沿着楼梯上办公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苏小华画的题名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水墨画,画面简约清新,线条坚毅流畅,画意充满田园风情。每当我看见这幅画,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还有一种很励志的感觉。我曾跟她聊起这幅画的画意,她说,这是因果关系,种瓜只能得瓜,绝对长不出大豆大米来。一个学艺术的人,不沉下心来研究艺术,总想着当官,捞取不义之财,最终只能是鸡飞蛋打。苏小华的画既有画又有意,就跟她的人一样既感性又理性。
苏小华的文章,总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很真实也很亲切,不生搬硬套,不堆砌史料,对古画的评价也敢褒贬兼有,完全以个人的见解来评论画的优劣。哪怕你是名家,哪怕是专家已作定论的古画,她也照评不误。比如评任伯年的画,她就敢斗胆说任伯年的字没画好。在美术馆收藏的大批藏画中,也只有她够胆评论哪幅画是赝品,哪幅画不值得收藏。她的评价不是无穴来风,她句句说得有板有眼,合情合理,不容置否。没有一定的学识,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她敢说吗?
与苏小华在一起工作时间不多,在电话里也多是聊聊几句工作上的事情便匆匆挂了电话,真正的交谈聊天也不过几次,但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办事从容不迫,处理问题不急不躁,为人处事谦恭而不卑曲,是非面前爱憎分明。她是很典型的双重性格,既浪漫又很理智,工作中她细致严谨,社交场合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生活中她是一个乐天派,高兴起来忘乎所以,手舞足蹈。特别是模仿人的行为表情,栩栩如生,充满喜感,很是可爱。她爽朗的笑声很有感染力,跟她在一起,你可以和她一起肆无忌惮、无拘无束、全身心放松地大笑一场。
一次,我们单位一行10人出差到南京、上海参观考察,下榻在扬子饭店,由于饭店的住房比较紧张,只能安排四人挤住一个房间。我作为领队,出于让大家能尽快洗尽疲惫,并有一个宽松舒适的居住环境休息的心理,提议换到旁边另一家酒店居住。苏小华当即提出反对意见,她说这样搬来搬去更折腾人,更累人。当时我被她那毫不留情面的强硬态度楞着了,虽然我采纳了她的意见,心里着实觉得不是滋味。但在后来的接触中,我又被她耿直、爽朗的性格感动了。说实话,我很喜欢她的为人,她处事果断,不拖泥带水,没有那么多的照顾情绪,只要不违反大原则,想做就做,不唯唯诺诺,瞻前顾后,很有大将风度。
生活中苏小华很爱美,她的穿衣打扮比较倾向色彩斑斓,标新立异。平常购物,看中了,喜欢了,就毫不犹豫地一式几种颜色买回来,然后就搭配着穿,竟也穿出潇洒大方的时尚风格。然而,她却极少化妆,一脸素面,一脸清纯。但她又很懂得保养皮肤。有一次我与她一起出差,坐在空调冷气十足的火车上,皮肤都干得起皱了,只见她从包里拿出一瓶润肤露,用食指挑出少许轻轻地涂在脸上,然后从额头到脸颊再到下巴,慢慢地按摩着,直到润肤露被皮肤全部吸收。难怪,都已经是步入中年妇女的年龄了,脸上的光泽依旧,舒展的眉宇给人以慈祥善良的感觉,即使大笑,也不见她的眼睛有鱼尾纹。岁月似乎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多少痕迹,也许这跟她与世无争的心态,心志淡然、无忧无虑的性格有关吧。
艺术家简介
苏小华198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一级美术师、广州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广州美术馆馆长、广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广州画院副院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副主席、广州市第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常委。
撰文/王绮彤、高妃
海报设计/罗亨楷、萧兴邦、程升、林新龙
审校/赵旭虹
核发/张演钦
来源 | 金羊网
责编 | 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