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艳辉
领导带头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创新开展“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化常态化……
一段时间以来,“浦江经验”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往矛盾“窝”里钻。
什么是“浦江经验”?何以历久弥新?
准确把握“浦江经验”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对于当下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把时钟拨回20年前——信访老户多、越级上访多、缠访闹访多,让浦江被封为“浙江信访第一大县”,群众意见很大。
2003年9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到金华市浦江县下访接待群众,当日省、市、县三级100多名领导干部,分别在14个接待室接待了436批667人次群众,当场解决了91个问题。
习近平同志共接待9批20余名来访群众,现场解决包括省道拓宽改造、学前楼拆迁安置、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久拖未决的民生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在浙江工作时主导创立、身体力行的实践经验,就是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
二
时隔20年,“浦江经验”何以历久弥新?
这离不开当地“一任接着一任干”、二十年如一日的传承弘扬,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浦江经验”是人民所需、现实所需、时代所需。
这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内在要求。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信访突出问题,既有新动向,也有老难题,但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只有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担当,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才能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这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必然途径。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矛盾发现不了、问题解决不好、风险防控不住等突出问题。要想处理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必然之举。
这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只有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才能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三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新形势下践行“浦江经验”,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有力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持续推动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工作,与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专项行动、“千名信访干部千镇行解民忧”活动结合起来,坚持依法依规,注重分门别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要把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与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结合起来,形成注重源头治理的基层治理闭环,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要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五级书记抓信访”责任体系,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加快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
要着力提高信访干部能力素质,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
四
从群众上访到领导下访,其实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一种工作思路的创新、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
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运用好“浦江经验”,到基层一线去,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