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杭莹 莫谨榕
开栏语
在北交所宣布设立两周年之际,《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重磅出炉,新一轮改革拉开序幕。高质量建设北交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探索。两年来,北交所平稳运行,改革步伐蹄疾步稳,聚焦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有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借助北交所的资本赋能,广东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大有可为。
站在北交所改革的新起点上,即日起,羊城晚报推出《资本市场观潮·逐浪北交所》系列报道,聚焦北交所高质量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走访监管部门、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各方,探索广东企业抢抓北交所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敬请垂注。(莫谨榕 杭莹)
“深改19条”落地,广东企业竞逐北交所的势头只增不减。
9月1日,在北交所宣布设立两周年之际,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即“深改19条”),围绕稳步推进市场改革创新、全面优化市场发展基础和环境等各方面推出19条改革措施,为北交所送上政策“大礼包”。
两年来,北交所持续深化改革,积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成效显著。如今,广东企业已经成为北交所上市主力军。截至9月5日,记者从广东证监局获悉,广东累计26家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占全国217家的11.98%,位居全国第二。截至8月31日,北交所在审企业中,广东有14家,占全国116家的12.07%,仅次于浙江、江苏位居全国第三。
据悉,今年以来,广东步履不停,通过调研、培训会、流动工作站等形式为粤企和北交所牵线搭桥。广东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落实证监会高质量建设北交所有关工作部署,加强与工信、金融等部门协作,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北交所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市值全国第一 上市粤企成色十足
实现高质量的企业供给,是当前北交所高质量建设的基石,“深改19条”其中重要一条便是“要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17家,约为开市时的近3倍,目前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623亿元。
广东一直是北交所上市企业的主力军。观总量,据广东证监局数据,截至9月5日,广东累计26家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占全国217家的11.98%,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累计募集资金58.41亿元,占全国436.09亿元的13.39%,位居全国第二。
比增速,2022年,广东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累计募集资金25.11亿元,较2021年的12亿元翻一番,领先于江苏省的22.61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看市值,截至9月5日,广东省北交所上市公司市值总计456.14亿元,领先于江苏省的376.41亿元、北京市的343.36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从IPO粤企的数量和规模上看,广东企业冲刺北交所的热度逐年提升。2020年,北交所粤企的IPO数量为2家,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8家和13家,融资总规模也从2020年的17.0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5.1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上市粤企整体经营稳健、创新属性突出,与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相匹配。目前,广东2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50.76亿元,同比增长71.98%。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7.51亿元,同比增长20.05%。26家上市公司2022年全部实现盈利,其中净利润最高的贝特瑞,在全国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排名首位。
北交所副总经理孙立表示,当前,北交所已进入规模攻坚、功能提升的关键时期,这将为推动广东省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助力广东省上市规模保持领先提供重大机遇。
“小巨人”规模庞大 后备力量优势凸显
已经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不断发力,后备广东力量不遑多让。广东拥有全国最多新三板挂牌公司及专精特新企业,上市“预备队”规模庞大。
面对新发展格局,若要发挥产业链的资本效力,首先要做好产业自身优化升级,而作为延链补链强链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企业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截至9月1日,北交所共有217家上市公司,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47%,高于创业板整体。
专精特新企业也是广东“逐梦”北交所的坚强后盾。公开资料显示,今年7月发布的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广东企业有658家(辖区348家、深圳310家)。完成公示后,广东前五批“小巨人”企业累计达1526家(辖区773家、深圳753家),位居全国第一。
如果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是北交所的后备军,那么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就是北交所增值扩容的活水源头。去年,广东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200亿元,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以广州为例,目前广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过1.2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85家、市级5597家。
从行业来看,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汽车、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领域。市值占比上,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和基础化工占比较高。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在《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意见》中提到,北交所两大产业链占比较高,一是新能源产业链,二是汽车产业链。尤其是新能源产业链(风/光/锂/储),在公司数量和市值上都占优势。
新能源和汽车产业,同样是广东的优势支柱产业。广东省工信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8.74%,规模居全国第一。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离不开完备的产业链,当前广东在新能源和汽车领域集聚效应明显,涌现出一批优质中小企业。
一组组数据,证实了广东拥有培育上市公司的丰厚底蕴。
全方位提供服务 粤企上市更有信心
刚过去的8月份,广东很忙。先是广东29家重点后备上市企业在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带领下走进北交所,现场答疑解惑。后是北交所副总经理孙立带队将“三服务”(开门服务、精准服务、直达服务)送上门。
除了答疑解惑的“推一把”,广东也通过各种方式将企业“扶上马”。8月29日,北交所“三服务”广东行启动仪式暨专精特新企业挂牌上市培训会在广州举行。近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更是与广东证监局联合“三所一中心”建立资本市场服务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流动工作站机制,推动更多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直接融资比重。
据了解,沪深北交易所驻穗机构和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共建流动工作站,结合各地企业特点和需求,常态化开展资本市场服务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工作。目前,流动工作站举办了“资本市场服务梅州行”首场活动,梅州20余家上市后备企业参加。
广州发布新一轮“领头羊”助力产业领跑行动计划、东莞推出“鲲鹏”计划、江门推出“金种子”计划……广东各地市也结合自身特色,助推企业北交所上市,展示了广东全方位推动粤企“逐梦”北交所的决心与信心。
广东证监局表示,将认真落实证监会高质量建设北交所有关工作部署,加强与工信、金融等部门协作,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北交所实现高质量发展,按照“重点地市逐城推动、重点企业逐家引导”的思路,引导推动珠三角各地市符合条件的企业紧抓北交所上市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