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官身着苗族少女服饰泡茶侍茶、推荐官一一解码古茶风味、茶艺师们带来古茶茶艺表演……9月17日,“太极古茶·黔韵粤香”品牌推介会在广州举行。记者从推介会上获悉,广州市协作办将以围绕一个发展目标、建立一套整合机制、制定一套古茶标准、发布一套技术规程、培养一批制茶工匠、建设一个生产基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打通一个销售体系、推出一个形象店面、打造一个知名品牌的“十个一”发展计划,推动七星关区太极古茶高质量发展。
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七星关区太极古茶产自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茶叶核心产区——太极村。据介绍,七星关区产茶历史悠久,茶树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早在清朝时期所产制的“太极茶”曾为“贡茶”。然而,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七星关区的古茶树藏在深山,世人所知甚少。
近年来,随着粤黔协作助力,专家们走进七星关区,对这片自然古茶树资源区进行了保护性开发。“经实地考证,七星关区现有100年以上古茶树30余万株,部分古茶树树龄超过800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广州市协作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广州工作组组长黄焕葆说。
黄焕葆介绍,2021年,天河区结对帮扶七星关区以来,采取“资金帮扶,技术帮持,人才帮培”措施,围绕古茶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助力七星关区太极古茶走向市场。如今太极古茶销售范围遍布20余个省市区。“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太极古茶已形成四大系列近30款产品,年产量5万多斤,辐射带动2万多名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七星关区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黄焕葆表示,下一步将以围绕一个发展目标、建立一套整合机制、制定一套古茶标准、发布一套技术规程、培养一批制茶工匠、建设一个生产基地、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打通一个销售体系、推出一个形象店面、打造一个知名品牌的“十个一”发展计划,推动七星关区太极古茶高质量发展。
七星关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海刚表示,以茶为媒,欢迎大家到七星关区搭建经济、文化、旅游、商贸、交通的沟通平台。
推介会现场还进行了七星关区太极古茶推广框架协议签署暨网络发布仪式。
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图 主办方提供